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入研究*

2018-02-23 20:47:39
关键词:跨文化英语课堂英语教学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公共教学部 山东烟台 264100)

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缺失,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脱离了文化的语言学习有如无源之水。美国语言学家 Edward Sapir(2002)曾经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跨文化交际服务,为实现这一目的,学生既需要学习西方文化,也需要学习本国文化,培养用英语介绍和解释本国文化的能力。[1]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高职院校的学生获得了更多涉外工作的机会。作为民族希望的新一代,他们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因此,在对外交流中,运用英语这门语言工具,向外国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他们的使命。[2]

然而,在当前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为减少文化障碍,西方文化被广泛引入课堂,学生学习西方的历史、政治、风俗、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在英语课堂上,无论是听力、词汇、语法还是阅读、翻译、写作,教师都会适当引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词汇背后的故事,谚语的起源,英语本族语者的写作习惯等。于是,经过多年的学习,我们的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接受程度相当高了,甚至在有些方面,西方人的语言行为习惯已经潜移默化,改变了我们,例如当受到恭维或赞扬时,传统的中国人会表示谦逊,而现如今很多年轻人会如同西方人一样直接回答“Thank you!”与之相反,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上反而丢失了一席之地。学生所接受的中西方文化内容上的失衡,导致了他们对西方文化格外熟悉,却在用英语表达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能力欠佳,甚至不能表达本国文化,具有文化交流障碍,于是出现了令人悲哀的“中国文化失语症”(从丛,2000)。[3]

一、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缺失的原因

1.科研导向的偏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我国英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广大英语从业者逐渐认识到文化对语言的重要意义,跨文化交际理论对外语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部门很快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写入课程标准,可惜文化的培养单方面侧重目的语文化,过度强调西方文化的积极意义,甚至为了减少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负迁移”作用,主张减少母语的输入。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教师们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英语学习的正向引导意义,因此,中国文化在英语课堂上渐渐失去了踪迹。

2.教材编写的偏向

教材是语言知识的载体,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当前全国高职院校采用的教材以外教社《大学英语(精读)》为代表,教材编写者为了呈现原汁原味的英美语言风格和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语言表达,着重从英美报刊书籍中选取材料,这些材料以展现英美文化为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少之又少。在《大学英语(精读)》64篇课文中,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只有一篇,仅占全部课文的1.56%。这样的教材限定了教学以传播西方文化为主要方向,学生很少在英语课堂上接触本国文化,不能将中西方文化对比学习,难以满足实用的实际需要。

3.英语教师文化意识不够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文化意识取决于其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主动积极性(徐小容,2007)。高职院校有些教师因为自身知识储备有限或表达能力不足等原因绕开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话题或内容。还有的教师对“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大纲要求理解存在偏差,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只需要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和应试技巧,缺乏文化导入的主动积极性。

二、文化渗入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不但要树立“知彼”的文化观,更要培养“知己”的文化意识。(刘喜琴,2011)

1.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需要

王宗炎(1998)先生曾告诫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语言和人家的文化、语言该怎么看待,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强国或强大民族倾向于自高自大,认为人家什么东西都不如自己,这是民族中心主义,弱国或弱小民族自卑,认为人家什么东西都比自己好,这是惧外心理。”习书记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面对着西方文化在英语课堂内外逐渐反客为主的情况,为了我们民族的复兴,作为英语教育一线工作者的我们务必要担负起向青年学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4]

2.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的需要

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对年轻人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方面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地位稳步提高,中国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然而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却没有相应的提高。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渗入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5]

3.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

从交际层面出发,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交流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本国人,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充足的机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在从事涉外工作时,不能只会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应在理解对方的同时传播本国文化。“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是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刘佳,2016)在英语课堂上渗入传统文化、加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关注两种文化之间的联系,有助于他们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同时将我国的文化介绍出去。

4.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的需要

从知识传播的角度出发,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对于文化的学习兴趣远高于基础知识,介绍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目的语背景文化的输入,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有话说、有兴趣,可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

三、文化渗入的可行性

何其莘(2012)教授曾说,21世纪外语教师应肩负起向世界推介中华文化的重任,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祖国,了解中华文化,让学生谈起祖国文化时有话可讲,有能力用准确和地道的语言承担起传播中的重任。

对于英语学习而言,中西方文化有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跨文化交际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如何掌握一个度,既提供相应的西方文化做背景知识,同时又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使二者达到平衡,需要我们英语从业者思考。

1.教育部门的改革

现行的《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自颁发距今已有17年,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教育部门应结合现状,从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有助于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传统文化的理念。这样,才能从宏观上指导教师增加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分量,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2.教材的编写

教材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教学要素之一,编写者应具备广阔的视野,选取的内容不仅要涵盖文化的方方面面,还要注意提高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所占的比例,增加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内容,增加相关的文章、材料和单词,权衡好西方文化输入和中国文化输出的度。

3.教师的文化意识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转变只重视语言技能的观念,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文化知识储存,才能在课堂内外与学生交流或指导学生时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我国的传统文化。

4.媒体的引导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媒体对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途径激发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近几年《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类节目的热播表明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有很大吸引力,大众媒体应该做更多的高质量节目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结语

语言不只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应做一名文化的传播者,将优秀的中华文明传递给其他民族的人,当自己的民族文化遭到误解时能站出来弘扬真正的中国文化。只有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入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文化教学和西方文化教学并举,才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实现平等的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Sapir, E.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徐小容.对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中本土文化教学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3]刘喜琴.英语专业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输入的研究[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11.

[4]王宗炎.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5]刘佳.高校英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的渗透和本族语文化的回归研[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115-118.

猜你喜欢
跨文化英语课堂英语教学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52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34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4:00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6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