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南充 637009)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随后,各大高校纷纷学习十九大精神,并着重探讨如何将十九大精神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堂。高校思想政治课是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等问题的主要课堂,与党的十九大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契合。结合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十九大精神指导,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加强教学反思,不断夯实大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1]
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党的十九大得出“中国社会已经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在新形势下,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要不忘革命传统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牢记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实现人生价值。思政教师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要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重要专题展开教学,并将此教学目标贯穿到思想政治课堂的始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专业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另外,作为社会主义高校,各高校在顶层设计中也应将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牢牢地确定为所有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事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教学内容中丰富党的十九大的内容,并以党的十九大引领课程教学。[2]
十九大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党和国家取得伟大历史成就,并不断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理论正确、体系完备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应将十九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监察委员会、新《党章》等新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师要结合十九大内容,整合教材、调整教学重难点,在引导学生专业学习、思想成熟两条腿走路上发挥主导作用,避免大学生陷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尴尬局面。[3]
另外,原有的集体教学、纯理论教学已经不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需求,适当开拓第二课堂、渗透案例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趋势。例如,前往革命圣地交流学习,了解老一辈革命党人的革命精神,结合先进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进而理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榜样》《领袖》等微视频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书籍,加持向榜样学习,直观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学习和工作经历,鼓舞大学生积极向习近平总书记靠拢。[4]
同时,加强军训、军事理论课与素质拓展的教学,不断稳固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创新教学形式也成为激发大学生创新学习的重要方面。例如,将习近平强军思想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尤其是军训中,单独设置军事理论课程,委派专业教师进行授课。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传承自古至今从未中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了100多个春秋,革命者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精神影响了一批又一批人。在大思政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坚持文化自信、如何促进十九大精神有效进课堂等问题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急需反思的焦点。[5]
具体而言,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机构,以独立挂牌或形成研究室的形式,成立专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模块,保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不退色;二是思政教师积极开展集体教研活动,根据各学校特色,积极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得了、留得下、传得开的创新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入脑入心,从理论说教中解放出来,把思想、意识形态和理论根植于大学生头脑中;三是树立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心,相信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强大后,必能再次重现中华民族原有的繁荣与兴盛,发动学生党员、共青团学生和群众的作用,引导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影响和感染身边的学生,以稳固的同伴关系,促进十九大精神进思想政治课堂取得更好的实效。[6]
大学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大、学习能力强,同时具有成熟性和幼稚性。引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既是对高校教书育人的总体考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学习十九大精神的一次检验,更是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次历练。因此,我们认为,要调整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不断完善教学目标、内容和形式,在反思中提升大学生对党的十九大精神领悟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