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教学案例

2018-02-23 03:00:58王晓东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全诗西湖意图

王晓东

(兴山县实验小学 湖北 兴山 443711)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结合古诗这一独特文学形式,教学中以学生读为基本方法,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中披文入境,读中悟美,读中悟情。

文本简析:本诗是宋代诗人徐元杰的诗作,是一首春游西湖的诗。开头两句着力写出了湖上的风光,乱莺红树,白鹭青草,相映成趣,生意盎然。在风和日丽的艳阳天里,人们欣赏湖上风光,趁着夕阳余晖,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划着船儿尽兴而归,这气氛又是多么热烈。全诗语言清新流利,景物绚烂多姿,用音响和色彩绘出了一幅欢乐的湖上春游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

2、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对春天的赞美。

3、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悠闲自在的情感。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播放兴山的美丽景色图片,引导学生用语言说一说,并能用四字词语或者古诗概括性的总结。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山清水秀,风光独特,希望同学们有时间去看一看,走一走。接下来,老师要带大家再去一个地方,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更爱它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景物入手,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又为新课学习作好铺垫,营造阅读期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南宋诗人徐元杰游赏西湖后写的一首诗--《湖上》。

二、初读感知,读出“诗味”

教师过渡:自由朗读古诗,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师: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成果吧?

2、指名同学朗读,纠正字音。

3、分组读,进一步检查是否都读准字音。

师:读古诗,不光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儿,再读,你会读得更好。

4、画停顿线,指导读出韵味。

【设计意图:诗之美,美在语言优美,美在音律动听,读出诗句的节奏美、韵律美是古诗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安排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读准、读通诗句,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使学生在初读后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为品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研读感悟,悟出“诗画”

师:都说古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徐元杰的这首诗就像一幅画,让我们一起走到画中去。

1、自由朗读诗的前两句,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同桌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

教师就此引导:(预设)

A、你看到了那些花。主要引导说桃花,把你见到的桃花描述一下,桃花的香味会吸引什么?读着这句词,我还想到了一句写桃花的诗:引读学过的诗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湖水是什么样的?还有谁来读读这句诗?听了他的朗读,你还看见了什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C、白鹭鸟在怎样的飞?也许不是一只,还是一群,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这群白鹭鸟又让你想起了哪句古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能读读这个画面吗?让我们抬头看鸟,低头看水,读出这美丽的景致吧。)

D、谁能完整的给我们描述一下这个画面?(引导学生完整描述画面)师:读得真有韵味,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板书:风景优美)这还是一个( )的地方!( )的地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边想象边读,透过文字想象背后的画面,并复习以前学过的古诗句。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有广阔的想象空间,有了想象就有了意境,有了品味,就能把学生带进诗中描绘的意境之中。】

师:这里真是如诗如画,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这两句。指导学生读好这两句。

师:这美丽的景色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想去看看吗?跟我来。

E、教师朗诵,配上音乐、画面,学生进一步感受西湖的美丽。

感觉怎样?你想说点什么?再一次读前两句。

【设计意图:此处借课件图片,借旁白语言,借美妙音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西湖之美,更感悟到文字之传神。】

F、学习后两句。

师:如画美景,微风拂面,泛舟湖上,徐元杰感觉如何,他们又会做点什么?接着读后两句。

学生交流:徐元杰心情如何?在此理解“人意好”。他们会做点什么?(饮酒作诗、作画、听小曲、吹箫、打鼓……)

师:夕阳西下,不得不归,乘着船回家,心情怎样?(依依不舍、恋恋不舍、流连忘返……)读出你们的不舍,指导把这两句读好。

四、精读感悟,走进“诗境”

师:面对人间仙境,看到如此尽兴的游人,徐元杰深情吟诵道,女同学一起读。(全诗)

师:一边欣赏美景,一边饮酒作诗,的确是人生一大快事。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徐元杰,泛舟湖上,手捧酒杯,高声赞叹道,男同学一起读。(全诗)

师: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知道你们也被西湖的美景感染了。全诗仅28字,却给了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所在。把它记下来,永远留在脑海中吧。背诵古诗

师:古诗词意境深邃,绚丽多姿,像这样优美的诗文就要做到熟读成诵,把它永远留在脑海中,这就叫做积累。

【设计意图:此时,在此情此境中背诗,可谓“水到渠成”,这也就是我们孜孜以求的“语感”。从文字到画面,无处不在的对比让学生强烈感受到诗的魅力。这样的积累,既是显性的语言文字积累,又是隐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沉淀。】

五、总结拓展,感悟升华

师:刚才,我们跟随徐元杰欣赏了阳春三月的西湖,写来西湖的诗还有很多,而且同样精彩,你还会背吗?

1、《饮湖上初晴后雨》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设计意图:拓展两首写西湖的诗,带领学生领略西湖的别样美,加深理解。拓展能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借助课堂拓展延伸,大量阅读,让古诗教学洋溢鲜活魅力。】

猜你喜欢
全诗西湖意图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法律方法(2022年2期)2022-10-20 06:42:20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6:58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中国(韩文)(2020年6期)2020-11-18 12:02:59
劝学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柳树
本期主题:梅花
当西湖遇上雪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0:57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