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分析

2018-02-23 09:3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40期
关键词:课题班级课堂

(常德市西洞庭一中 湖南常德 415137)

在初中阶段,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地理以探究自然和人文现象为主,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学生对地球上某些地理环境以及变化特征有正确的认识,包括某些自然现象。教师需要站在素质教育角度,科学探究、分析并解决地理教学问题,打造高效的地理教学课堂,在衔接课内、课外过程中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全面素质。[1]

一、优化课堂导入环节,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高效教学联系密切,而良好课堂导入是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提升的重要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课堂导入问题,优化完善的同时在具体化教学情境中实时导入地理新课题,顺利展开课堂教学。以“世界的海陆分布”为例,在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世界的海陆分布”等地图,整合相关的历史知识点,在多媒体技术作用下,利用图片、短片等,优化课堂导入环节,引领班级学生观看的同时设置一些和“世界的海陆分布”课题知识联系密切的简单化问题,让学生在思考、探索、解决基于新课题问题的过程中参与到课堂中,顺利导入“世界的海陆分布”新课题。在讲解课题知识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问题的科学设置,比如,在分析地图的基础上说说世界海陆分布的特征,将问题、地图、课题知识三者有机融合,科学导入“世界的海陆分布”基础知识、重难点知识的同时促使学生在解决课堂问题中不断参与到各环节教学中,顺利提高地理课堂参与程度以及兴趣度。教师可以在课题问题解决中多方面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世界的海陆分布”课题知识,提高课题课堂教学效率。[2]

二、采用图文结合方法,提升学生地理知识层次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中课题文字、图像等,将图文结合方法应用其中,让学生在看图、读图、用图过程中准确理解地理课题文字内容,日渐积累丰富的地理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地理知识层次。以“中国的地形”为例,在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班级学生阅读“中国的地形”相关的地图,在解读过程中找出我国几大高原、盆地以及平原,包括我国重要的山脉,说出对应的名称。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回答,综合把握其对“中国的地形”图解读情况,以问题为出发点,结合课题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整合课前安排的教学内容。在讲解课“中国的地形”课题知识中,教师可以联系我国地势,将“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等引入到课堂中,和课题文字内容有机联系,指导学生读图的同时说说我国地形整体分布情况,在地图作用下,准确理解课题中与之对应的文字内容。随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图文结合的方法作用下,准确把握我国地势分布、河流流向之间的关系,进而,突破“中国的地形”课题教学重难点,在获取地理知识经验中,顺利提升地理知识结构层次,为解决实际地理问题埋下伏笔。同时,在图文结合方法应用中,也能有效培养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地图阅读能力。

三、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下,对初中地理实践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将其科学融入到理论教学环节,合理设置课堂教学问题,引领学生在探究、解决中更好地进行不同层次地理实践,提升地理实践能力。以“世界的地形”为例,在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课堂实践,可以和班级学生共同制作“世界的地形”轮廓图,将其正确粘贴在黑板上的经纬网地图上。教师可以在其中融入“世界的地形”课题知识,促使理论与实践两大环节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抽象化的课题内容,也能提升地理实践能力。比如,在“中国的河流”课题下“长江”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向学生动态绘制“长江”枝干结构图,再将一些关键性的支流按照顺序穿插其中,比如,金沙江、大渡河、汉江,包括长江沿线主要城市,比如,武汉、宜宾。在动态绘制、演示中,教师可以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描图“长江”结构图,在理论、实践作用下,深化理解课题知识,更好地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与之对应的实际问题,在课堂内外作用下,提高地理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与素养。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素质教育方面入手,以班级学生为中心,科学转变地理传统教学方向,将信息化、生活化等元素融入到地理课堂,具体、生动呈现抽象而复杂的地理知识,在图文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在内化、整合、利用地理知识过程中塑造健全人格,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更好地成长成才。[3]

猜你喜欢
课题班级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班级“四小怪”
美在课堂花开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