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杏林小学 辽宁大连 116600)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理解不仅要从数学家对数学本质的角度来理解,还要从数学活动的动手实践中理解;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仅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寻找数学与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新课程观的指导下,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远离浮躁。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绿色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和数学是密切相关的,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老师:在花朵盛开的季节里,小昆虫们在快乐地飞翔。看!它们飞到这里,但它们却只有一半。它们说,“如果你猜对了我们是谁,我们就会出现。”
老师:请猜猜是什么?
(出示课件:蝴蝶、七星瓢虫、蜻蜓的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虫的另一部分。)
老师:聪明的小朋友!那么当你仔细观察这些昆虫时,你会发现什么呢?
生:它们两边是一样的。
老师:就像这些昆虫的两侧是相同的,我们说它是对称的。
评析:从学生周围有趣的生活情境来看,寻找新知识的切入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们情不自禁地进入了一个非常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老师:是的,我们刚才看到的其实是生命中的轴对称现象。今天,同学们就要学习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1.结合剪纸作品,抽象概念
师:谁能快速地剪出一棵小树?
学生发挥想象,自己动手创作。(先把纸对折后再剪)。
老师从学生的作品中选了几个,贴在黑板上。
找出不同的剪法,让学生说出如何剪的。
老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图形,再比一比,你发现什么了?
生1:它们的形状不同。
生2:它们的大小也不同。
学生3:它们的两边完全相同。
生4:这些图形上有一条折痕。
现在你把你剪的图形重新折叠起来,你会发现什么?(两边完全重叠)是的,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呢?
学生回答他们理解的轴对称图。对折后的两面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那么这条折痕应该给它取个什么样的名字呢?(对称轴)
给同学们看了课前准备的作品。(灯笼、衣服等)。
2.组织活动——剪一剪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老师在这里为每一组准备一些纸,请你用剪刀剪出一个对称的图形?在操作之前,想想如何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试试看。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内合作,组织学生展示剪出的对称图案,并交流自己的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要剪出对称的图案,你可以把纸对折,然后剪,再剪完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
学生们了解对称轴,中间的这条折痕叫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用虚线来表示。
请用你的铅笔画出你剪的图案的对称轴。
3.动手折一折:让学生小组内折一折以下几何图形,并找一找它们分别有到几条对称轴?画出来。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4.小结:通过剪、画,同学们都已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现在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图形。
得出结论是: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被称为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评析: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观察、发现、总结、归纳,理解了轴对称图形其特点,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充分的思维空间,很形象地让学生理解,使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突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性,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培养愿意学习、善于思考的学习的科学态度,同时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老师: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发现,其实生活中很多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现在就来考考你,看看哪一个是轴对称图形,你能分辨出来吗?
(出示课件:树叶、脸谱、雪花、蛐蛐、音符、小提琴、天安门。)
老师: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标识。那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请同学们随同老师一起去银行看看?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人民银行(出示课件)。
老师:路上有各种各样的汽车在跑。你注意到吗?这些汽车的标志是什么?我这儿有一些汽车标志。你能判断出哪些车标是轴对称图形么?
大众、奔驰、中华、现代、丰田、马自达(出示课件)。
教师:轴对称图形以其独特的对称美给人们带来了和谐的美感。蜻蜓,小鸟有了对称的翅膀,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我们的衣服因为对称而显得优雅。在国内外,有许多著名的对称建筑。它们是多么神奇和美丽,令人向往。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这些对称的美。
(1)自然中的对称美。
(2)建筑中的对称美。
(3)中国剪纸。
评析:让学生感知学习数学可以给生活增添很多乐趣,也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是学生“自己的身边的数学”。引导学生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数学就从生活中来,必须回到生活去,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让整个课堂都显得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