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工学院体育学院 江苏连云港 222000)
通过调查法,对我市12家羽毛球俱乐部156名中青年羽毛球爱好者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据调查发现,中青年运动者一般工作压力较大,参加羽毛球运动可缓解其工作压力,也可以丰富业余生活,强身健体。实际上该项目是损伤高发运动,对羽毛球业余爱好者在运动中出现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让广大球友具备相应的预防羽毛球运动损伤能力和对策,旨在减少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在运动中损伤,科学健身。[1]
1.上肢部位损伤
上肢关节部位损伤主要有手腕关节损伤、肘关节损伤、肩袖损伤。156名羽毛球爱好者中,腕关节有损伤者98名,占总人数的62.8%;肘关节有损伤者147名,占总人数的94.2%;肩袖有损伤者118名,占总人数的75.6%。腕关节损伤原因多因屈伸的错误动作导致,肘关节损伤多为反手抬肘不够导致,肩部损伤则与该部位韧带和紧张所致。上肢关节损伤中肘关节情况最为严重,走访分析发现,由于羽毛球的旋转击球和反手技术,对肘关节的合理伸展提出了很高要求,由于错误动作较多,导致上肢关节尤其是肘关节损伤严重。[2]
2.躯干部位损伤
调查发现,躯干部位损伤主要是腰肌损伤。共有108名爱好者出现竖脊肌单侧或者腰椎的损伤,占到总人数的69.2%。走访统计表明,爱好者腰部处于不断过屈,如侧身击球、弓步击球、跨步接、搓网前球。过伸运动中,比如被动反手、杀球,击后场高球。在重复做这些动作中,腰很容易受到损伤。[3]
3.下肢部位损伤
膝关节损伤。122名爱好者有同侧膝关节髌骨和前十字的损伤,79名爱好者有异侧外侧副韧带损伤。在羽毛球运动中,两腿经常出现瞬间的变向、侧身前屈、后伸、起跳及跨步,使膝关节不断承受剧烈拉力。一旦某个动作不协调、过度用力或过度疲劳,就会引发膝关节损伤。特别是网前跨步支撑技术错误导致的损伤最多。
踝关节及跟腱损伤。走访发现,踝关节扭伤共有55人,跟腱断裂或者撕裂人数共有28人,由于羽毛球运动中起跳和迅速的急停,特别是网前跨步放球,或变向的腿部动作过多,尤其是跳起后着地,后腿支撑或做蹬地动作时,踝关节和跟腱周围的肌腱韧带很容易受伤。[4]
1.掌握正确的理论和技术
羽毛球运动理论包括解破学、训练学、运动医学等内容,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有助于损伤的避免和正确技术的学习。而技术动作合理、准确,不但有助于技术的发挥和提高,也会对运动项目的持续热爱和运动寿命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以学习规范的羽毛球动作和正确的移动步法为重点,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和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准备活动和放松
准备活动的意义是消除肌肉粘滞性,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度,拉伸关节和韧带,逐步适应大强度或者大运动量,其价值非常大。但调查发现,进入场地后无准备活动的直接大力拉高远球的有103人,占到总人数的66%。在开始进行羽毛球运动前,应做一些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如慢跑,然后是身体自上而下各关节的活动,包括绕环、拉伸。然后要进行一些专项准备活动,如挥拍活动、起动步法及前后左右各方向的步法跑动练习。然后是网前小球和轻拉高远球练习,再进行平抽挡练习,待身体觉得发热、微出汗为最佳。最为显著的一项数据表明,133人没有运动后的放松习惯,占到总人数的85.2%。这也为损伤埋下了隐患。
3.运动量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一次运动时间超出2小时的占总人数的70.6%,虽然该时间段并非一直单打或者双打,但是运动负荷是由运动时间和负荷强度两大因素决定的。因此,在运动过程中,广大爱好者应自我诊断疲劳情况,如发现精确度明显下降,警觉性和注意力减退,反应迟钝,这些都是疲劳症状,也是引起运动损伤的诱因。一般建议运动总量以时间为准控制在1.5小时为宜。
4.加强专项力量等素质训练
人体有六大素质,分别是力量、速度、柔韧、灵敏、耐力和协调。羽毛球为轻器械项目,但是对专项力量素质要求很高。力量是一切运动的基础。肌肉力量差、协调性、伸展性不好是致伤的一大诱因。对于运动时易出现损伤、力量又相对较弱的身体部位,应注意强化其能力,注重协调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其中协调性可以通过基础步法的反复练习得以强化,这是避免损伤最为有效的手段。
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肘关节和膝关节。要充分全面认识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要按照正确的技术和科学的规律进行羽毛球教学和训练。加强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加强膝、踝、腕、肘、腰等易伤部位的专项力量练习。重视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重视准备活动和放松,全面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和理论,这样才可以减少损伤,让羽毛球成为快乐的健身项目。
[1]余长青、石鸿冰.羽毛球运动所引起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S1)
[2]宁业梅.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体育科技,2005(4):51~52
[3]王凤英、姜霞.运动损伤的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54~55
[4]吴瑞红,张宏磊.对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衡水师专学报.2009.6(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