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研究

2018-02-23 15:31:2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信息化

(徐州机电技师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0)

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能有效维护学校教学环境、稳定学生管理,提高教学效率,端正校风校规。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应当适应时代要求,重新审视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在需求,提供更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推动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质量和效率。[1]

一、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1.管理理念落后

当前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仍然延续传统的管理方式,以理论说教为主,惩戒监督为辅,忽略对学生思想道德和情感体验的挖掘引导。部分院校沿用长期积累的管理经验,缺乏灵活性和变动性,没有考虑学生成长背景复杂,个性鲜明,爱好广泛的特点,忽视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针对性,长期采用一刀切的管理手段,导致学生对学校管理产生敷衍和抵触情绪。[2]

2.管理专业水平不足

针对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分析可知,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人员不足、专业化水平不够和部门权责不明等一系列问题。在部分院校中,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并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甚至是由其他岗位工作人员兼任,在长期而单调的管理工作中安于现状,忽视自我进步,不管时代如何进步,依然沿用老一套的管理方式以不变应万变,导致管理体系和时代严重脱节,管理工作严重滞后,管理质量堪忧。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下,学生管理者对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较低,对相关的网络文化特点、网络管理、高科技管理手段一无所知,在学生管理方面缺乏前瞻性和预警性。[3]

3.对网络环境冲击应对不足

职业院校的学生成分比较复杂,而随着我国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网络用户群体中学生群体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根据对职业院校的统计,大部分在读学生对网络有较强的依赖性,他们的网络活动主要包括获取新闻信息,了解天下大事,网络交友,打游戏和网络学习等。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成长必然要受到网络文化、网络信息的影响,同时网络也为学生提供了和现实迥然不同的虚拟世界,其中不仅包含正面积极的网络信息,也包括黄赌毒等黑色污染。因此对当代学生的管理也应当充分考虑网络文化的冲击。

二、网络环境下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1.根据办校特点创建信息化管理体系

当前虽然部分职业院校应用了数字化管理软件对学生加强管理,但大部分数字化系统功能是由软件单位开发的,其功能单一、方式保守、同质化严重,只能满足最基本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不能根据各个院校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管理。因此职业院校应当立足学校自身特点开发信息化管理系统。首先,学校可以开设专业的信息化网络管理部门,由专业人员对校园网络进行实时监督更新,设计一套为学校量身打造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校园网内信息快速流通、真实准确、办事高效、言论自由的目标,方便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学生信息,掌握在读学生的思想情况,并根据学生普遍反应的问题进行改进。

其次,职业院校是以培养综合性实用人才为主的,其学生管理和普通高中大学应当有所区别,尤其在教学设置上应当以促进就业为核心。在对学生实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普遍关心的就业问题进行重点安排,如,在信息化管理体系中创建学生交流网站,学校派专人及时更新专业发展前景、市场就业前景和专业技能发展方向等信息,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提供第一手的信息资源。

2.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功能

在职业院校的学生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传统的管理理念主要以监督为主,根据网络环境下学生的性格特点,职业院校应当及时转变管理理念,采取管理和服务并重的原则对学生加以引导,注重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思想道德和情感需求,以人性化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

如,在对校园网络实行网络监管的时候,适当放宽政策,允许学生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自由发表言论,确保学生隐私。学校可以设专人获取学生反馈信息,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建言建议做出应对,同时对网络上的过激言论进行引导和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安全知识教育,规范学生网络行为。[5]

3.在全校范围内打造信息文化氛围

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信息化建构需要建立在合适的校园环境上,打造浓厚的网络文化氛围有助于提升管理人员和广大师生的信息管理意识,提升自身的信息文化修养。首先,学校应当从管理人员入手,增强信息化管理理念,为管理人员提供专业的职业技术和职业道德培训。一方面提高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网络的操作技能,一方面深化信息化意识,提高管理层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度。

其次,在校园文化构建中纳入信息文化板块,在全校师生范围内打造信息文化制度和体系。如,在学校课程设置方面,增加网上选课模块、后勤数字化管理模块。学生可以根据现代信息技术自主选课,参考网络提供的授课教师、学科发展等情况巩固选课自主权,让教学更加透明公开快速。在后勤管理方面,提高后勤管理的技术含量,在包括门禁卡、校园卡方面不断改进技术措施,推动校园一卡通,根据学生校园卡使用情况掌握学生个性和习惯,建立学生后勤档案,通过信息管理创建互相监督、互相进步的学习环境。

总之,在网络发展的大环境下,职业院校应当改变学生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通过建设科学规范的学生管理信息化体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工作,稳定学校教学秩序,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约束学生公共言论,同时通过各种网上选课、备课和后勤管理板块,加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高后勤管理效率和质量,为全校师生提供快捷高效、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信息化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信息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