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高考阅卷对教学工作的几点反思

2018-02-23 15:3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通性通法基础知识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第二中学 安徽安庆 246200)

今年,我有幸作为一线毕业班教师参加高考阅卷,深感使命光荣和责任重大,这次高考阅卷的经历是一次难得学习机会,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参与本次高考阅卷所见,结合日常高中教学实际情况,有了一些感悟和反思:[1]

正视高考,消除畏难心理

高考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选拔性考试,承载着众多家长和社会的关注。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竞争激烈,曾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说法。现行高考制度是一考定终身,关乎考生命运,加之家长、老师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刻意放大高考的困难程度,导致部分学生畏高考如虎,在日常学习中失去信心。但事实是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考录取率逐年提升。从2018年安徽省高考来看,高考报名人数为49.9万人,但前期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确认、应用型本科对口招生共录取8万人,实际参加统一高考人数为41.9万。2018年安徽省省外本科计划达到54598名、省属高校本科执行计划总量16.8万,比2017年增加7700余名,本科录取率超过50%。从笔者所在的学校看:本科达线率98.7%,其中一本达线率76.3%,学生录取比例有较大提高。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既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更要给学生分析高考的录取情况,给学生减压,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能够轻装上阵。[2]

重视课堂,夯实基础知识

高考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高中阶段的教学都是围绕高考展开。近些年,存在部分学生甚至老师大搞题海战术,脱离教学实际,在学生基础知识没有吃透的情况下,研究一些偏、难知识点等超出高中教学实际的现象,人为加大了学生负担,导致学生高考失分率较高。从今年的高考试题及学生得分情况来看:评分标准中提供的方法多半是通性通法,在阅卷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有些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通性通法的掌握非常薄弱。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重要场所。用好用活课堂,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一个人群激奋的良好课堂氛围,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的成功经验。高考题目许多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在平日教学中要重视对课本例题、习题的讲解、引申、利用和升华。所以我们在平日教学中要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教学、在于抓好方法的总结与升华,强化对基础知识、通性通法的训练,在备考复习过程中不要片面地追求技巧和创新方法。

强化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高考是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高质量地完成答题,需要在平日教学中要重视对审题能力的培养、要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快速寻找题目的突破口。要认识一个误区:答题并不是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抓住各个得分点,所谓得分点,就是题目中没有明确给我们的条件和结论,需要我们去得出的往往就是得分点.关键的得分点一定要写出来,过程不能太跳跃.据.以我所批改的理科19题为例,是解析几何题,满分12分。评分专家给出的几种解法中的每一种解法的分值都是细化成一个点一分,所以老师在阅卷时需要找12个得分点。可以看出高考阅卷,比起平时老师阅卷,更加强调知识点的把握,更加客观公正,评分本着“给一分有理,扣一分有据”的原则。寻找得分点,通过“见点得分”,上下不受牵连。

因此,在平时练习考试中要求学生字迹清楚、书写认真规范,版面布局设计要合理,同时也应强调学生,要帮助学生明确题目的得分点,哪些步骤可省的,哪些是不可省的,在平时练习时,要求学生尽量按得分点、按步骤书写,严格训练。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求每一步思路清晰,有理有据。如果中间环节的证明有误或空缺,可以跳过去往下演算,写出结论,这样后面部分仍可得分。以今年理科数学全国卷第20题为例,即使第一问不会答,但第二小题的数学期望值还是比较容易求出的,从而这一得分点还是可以得到的。所以,我们平时训练时,就应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题目再难,每个题目中的条件总是可以推导出结论的,你哪怕是只推导出其中一个结论,也可能是得分点,实在不行,写出题中应该用到的公式,你也是可能有得分点的。另外,运算能力是制约高考考生得高分的重要因素,而学生计算能力和运算技巧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在平日练习中有意识地持之以恒地强化渗透和训练。

缓解压力,做好心理辅导

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承受着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压力,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进步的内驱力,但如果心理压力过大,就容易引起神经的抑制,出现发挥失常现象,所以缓解学生过高的心理压力非常必要。高考题中较难题目也占有一定比例,当学生碰到难题时特别是多道难题时,容易慌张,严重影响答题的效率和准确率。因此在平日教学中特别是在高三模拟考试中应该让学生经历各种类型卷,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和应对策略。

通过参加高考阅卷和研究今年的高考试题,深刻的感受到高考的成败不仅仅在于高三的教学,而在于高中的每一节课、在于课本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例题、习题;在于计算能力和技巧的提高;在于平日里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在于通性解法的强化。高考并不神秘,达到高考的目标并不遥远。我们只要认真搞好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规范每一道题解答,认真做好每一次练习,努力过好每一天,就一定能够成功把握高考,超越高考。

猜你喜欢
通性通法基础知识
清律的基础知识
不为浮云遮望眼,更要身在最高层——例说向量中的“一题多解”与“通性通解”
向量问题中的通性通法
揭示思维过程 寻找通法通则
通性通法驾驭选考题
掌握基础知识
从特殊化、极限化到一般通法的思考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待定系数法:向量中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