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钊,冯军成
(西华师范大学 物理与空间科学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讲好中国故事承担着传播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的重任。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研究整体上已进入新阶段,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要突出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时代特色、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路径特色、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创新特色、一元与多元相统一的发展特色、国内与国外相统一的视野特色。
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是从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角度去思考的。理解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的时代特色,要从中国故事的概念、内容和载体三个方面去把握。
第一,中国故事的概念尽管表述不尽相同,但核心思想相同。李云雷指出,所谓“中国故事”,是指凝聚了中国人共同经验与情感的故事,在其中可以看到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性、命运与希望[2]。王一川指出:“故事,作为人类个体、群体的叙述或叙事行为的结果,是人类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及其过程的记录形式。中国故事,恰是中华民族这个多族群共同体生活中的事件及其过程的记录形式,它可以表现为神话、传说、音乐、舞蹈、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绘画等多种不同的艺术类型。”[3]在全国政协召开的“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提出,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故事是最好的载体。故事是直接经验的文化描述,承载着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4]。中国故事的概念尽管表述不尽相同,但核心思想是相同的。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故事的概念。首先,中国故事的性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其次,中国故事的内容基本上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再次,中国故事是相对于外国故事而言的。最后,讲述中国故事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本质要求。
第二,中国故事的内容尽管门类庞杂,但范畴可具体化。故事是孕育、承载、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利用故事独特的传播优势、情感优势和行动优势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突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维限制,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空间[5]。中国故事的概念在表述上是准确的,但未必是全面的。这是因为中国故事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形式,它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然有真善美的故事和假恶丑的故事。今天的“中国故事”是承接了中国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寓言故事的内容,吸收了西方故事的精华,借鉴西方故事的叙事手法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中国故事。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深层内涵,并借助一定的载体将中国故事相关的内容具体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活动。简言之,就是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要求自觉寻找历史中相对应的故事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当前的文化生活中。
第三,虽然中国故事的载体碎片化分布,但讲好中国故事的保障要一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生活网络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发生着变化。在这种条件下,国人对信息的接收在量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在质上令人担忧。中国故事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但它又具有自己的子载体。中国故事的子载体即电影、小说、音乐等形式,它们依附于网络进行碎片化传播。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相关监管部门联合发力提供保障是很有必要的。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的正式实施就是通过整顿文化市场,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它促进中国故事朝着良性化方向发展。
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去思考的。理解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的路径特色,要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方面去把握。前者体现在方向引领、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上,后者体现在视域扩宽、渠道扩展、主体扩大上。
1.方向引领。中国故事从本质上来讲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它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社会发生较大变革后,社会意识中必然或多或少带有旧思想的残余。毛泽东曾指出:“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为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6]这里强调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对于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具有一定的方向引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7]。一般而言,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但也存在外国人讲中国故事的可能。我们要向他们讲清楚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向和根本目的,对存在有争议的问题的探讨都要以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为前提。
2.思想引领。中国故事是承载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形式,其思想引领作用更为突出。马克思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8]中国故事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更具感染力。这种感染力体现在故事塑造的人物形象上,体现在故事内容传播途径的选择上。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正是中国故事本身具有的感染力对内对外展示的最好方式。众所周知,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讲好中国故事除了靠文本传播信息之外,还要靠生动的、直观的、具体的语言去加工,让信息接收者不易产生“逆反”情绪,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国故事蕴藏的魅力。简言之,讲好中国故事是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的较好方式,是把握时代潮流、运用正确思想方法解决我国突出问题的重要手段。
3.价值引领。在对内对外讲述中国故事过程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至关重要。首先,明确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外进行所谓的文化“渗透”。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是为了向国外真实地反映中国实际,减少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其次,把握讲好中国故事的规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显著成就,归根到底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的结果。最后,厘清讲好中国故事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系。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最终都要以世情、国情、党情、民情、舆情为依据,这是我们在对外界主动认识后所作出的重要价值抉择。
1.视域扩宽。视域扩宽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故事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中国故事属于文化软实力的范畴,它既包含价值观念,也包含思维方法。它与软实力范畴内的军事力、科技力和经济力相比,往往难以量化。除此之外,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以社会意识形式存在,在一定时期内它本身具有的特殊独立性难以发生改变。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求国人认清中国故事的现状,着眼历史,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寻找可解决的方案,不断扩大中国故事的影响力。
2.渠道扩展。中国故事千百年来多以文学的形式传播,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国人起到了感染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故事不仅要在国内传播,而且还要对外传播。尽管中国人与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受历史传统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适应于全世界。这一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指向是明确的,因而以此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是有可能的。当下,我们讲好中国故事要在立足本土优势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主流媒体传播信息的先进经验,更好地与世界接轨。
3.主体扩大。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对讲好中国故事存在模糊认识。部分人认为中国故事是精英群体讲述的,普通人民群众没有资格讲述中国故事,这种看法过于片面。我们要明确,中国故事的形成离不开中国人,它的发展更需要中国人。简言之,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不限定于某一群体、某一阶层,对于它的讲述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实现讲述主体由精英群体向平民群体转变。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会有更多的人站在国际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目前,理论界对“文化自信”的热衷研究恰恰反映出部分人对文化的不自信心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体现的是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创新特色。之所以说是创新特色,是因为讲好中国故事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进行的具体行为。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概念上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丰富表达,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具体展现。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并不是指讲好概念层面的中国故事,而是指讲好可以展现中国人真实生活的故事。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原则上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决定了它在实现路径上坚持的原则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理论,其思想是抽象的,但它形成的基础是具体的实践。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变,在具体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我们讲中国故事才有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9]当前,在“四个自信”的大背景下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我们更有信心讲好中国故事。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践行上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价值映像,是社会实际精神状态的集中彰显[10]。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精神现象至少包括思想观念和心理活动两个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前者,但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还要包括后者。比如我们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程度或效果进行评估时,总需要一定的心理测评量表作支撑。总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较为理性的社会活动。
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体现的是一元与多元相统一的发展特色。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巩固国人思想基础、统一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国人力量的功能。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巩固国人思想基础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两个方面[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华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既有物质文明也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是人类文明所要求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能够有效连接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讲好中国故事指明了方向,具体化了涵盖的范围,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提供了条件。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统一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强基固本、凝魂聚力的工程。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人的精神生活却不是很理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概括起来至少包括:其一,国人的物化生存方式。所谓物化生存方式,就是人对物质的追逐大大超过了对自我精神生活的满足程度。其二,外国文化渗透方式隐性化。所谓隐性化是指文化渗透依附于文化产品当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充分认识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危害后作出的理性选择,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凝聚国人力量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层面凝聚国人力量。从国家层面来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要求。从社会层面来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指明了道德和法治的要求。从个人层面来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整合了个体和群体的利益。这“三个层面”既有价值目标、价值追求,也有价值准则,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具体要求。当前,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讲好这“三个层面”的具体故事。在利益多元化的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们一切行为的基本规范,整合着社会力量,凝聚着国人力量,引导着人们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了国内与国外相统一的视野特色。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之所以具有国内与国外相统一的视野特色,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实践指向、目的指向。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从个体发展角度来看,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就是指“教育者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人格及行为实践等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想结果”[1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民,其目标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四有”新人。培养“四有”新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培养人问题上的近期目标,长期目标最终指向的是共产主义。现实生活中,部分人对共产主义持怀疑态度,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其实不然,共产主义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它的实现需要一代代人的辛勤努力。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正是立足本土特色,放眼全世界所作出的理性抉择。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向。恩格斯曾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1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指向,更多的是人们的一种价值指向。一方面,人们通过满足个人生活的基本需要,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人们为了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奉献自我,实现社会价值。一般而言,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社会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自我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靠社会价值来衡量。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要更加注重国际交流,讲述国际范围内的中国故事。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就是一种文化渗透。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是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消除以往部分国家对我国的敌视。中国故事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本身也面临着学术体系创新、学科创新、话语创新等问题。要真正让外国人读懂中国历史,就要不断挖掘中华优秀文化,在话语表达技巧上多下功夫。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时代发展,它的目的指向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
[1]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8-21(1).
[2]李云雷.“何谓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民族特性、命运与希望[N].人民日报,2014-01-24(24).
[3]王一川.当今中国故事及其文化软实力[J].创作与评论,2015(24):22-26.
[4]全国政协召开“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专题协商会[N].人民日报,2017-05-24(1).
[5]杜敏,王学俭.以故事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6):21-24.
[6]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1.
[7]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0.
[9]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9.
[10]王学俭,李东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18-24.
[11]苗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研究综述[J].社科纵横,2016(11):29-33.
[12]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247.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