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探讨

2018-02-23 23:20郑东方张瑞娥
新乡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双语译者译文

郑东方,张瑞娥

(安徽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文化自信建设的核心是把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是指“通过话语所包含的符号、概念、价值观、意识形态等要素在国际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力、吸引力”[2]。

文化的输出与译介活动密不可分。井然有序的译介活动可减少资源配置不合理引起的浪费,而翻译资源的合理配置又与翻译主体密切相关。

一、文化自信建设中的译者主体性

原作者、译者和读者形成了翻译中的三元关系,三者并非“平起平坐”。关于谁是翻译主体,学者们见仁见智。许钧在文章中提到四种翻译主体观,分别主张译者,原作者与译者,译者与读者,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为翻译主体[3]。

笔者同意译者是翻译主体的观点。原因有三:首先,译者是读者与原作之间的桥梁,是翻译活动得以实现的保证。其次,如果将原作者、读者也纳入主体,那么是否也应该将原文的创作背景、译者和原作者各自的生活经历、读者的欣赏水平都纳入主体呢?我们既然都已承认了这些因素制约或影响着翻译的成败,但所谓主体或主者,只能二者择其一。最后,翻译过程中,从译者对文本的选取和理解,到翻译时的翻译策略,以及译后的校对总结,译者都始终是最活跃的因素,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翻译活动得以实现的保证。故笔者对翻译过程所作的陈述和分析都是以“译者是翻译主体”为基础的。另外,笔者并非反对其他相关翻译主体性研究。翻译主体性研究对象可分为四类:创作者(原作者)、策划者(出版商等)、翻译主体(译者)、接受者(读者或使用者)。这四类中除了译者外,其余三类虽然从广义上与翻译活动相关,对整个翻译过程都有影响,但未能直接参与翻译活动。查建明曾指出:译者不仅是翻译的主体,同时也是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但在中国文化系统中翻译主体遭受了长期遮蔽,导致译者主体地位的边缘化[4]。因此,传统翻译理论“一味地在译者标准的制定上分丝析缕地完善对译者的要求,满足一种唯主观的理想化译者的标准,忽略了译者作为主体的人与客体、与他人主体以及社会文化等构成的诸多张力”[5]。Venuti的“隐形论”认为好的译文应该像一块透明的玻璃,让读者感觉不到这是翻译作品[6]。近些年来,女性主义、生态翻译、建构论和阐释学等新的研究纷纷兴起,全方位进行翻译主体研究,试图打破传统的“文本中心论”,让译者重新登上舞台。

译介活动是文化输出的关键一步。译介活动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译前的准备工作。这个阶段很重要的工作是对译文的选取。选取译文时,应该充分了解并掌握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写作风格等。第二个阶段是翻译的操作过程。这是译者发挥主体性的关键一环,译者依据自己对双语的掌握、已有的知识储备以及译文受众的接受情况进行翻译。第三个阶段是译后的受众反馈。根据读者反馈或专业译评来及时修补或反思不足。第一阶段是译者自身的知识范围和赞助者的驱动所致,而第三阶段是译者与受众的互动过程,这两者都对译文有一定的影响。翻译的主要过程还是在第二阶段,译者通过自身主体性的发挥,对译文进行加工,来完成从源语言到目的语的转换。这里的“加工”和“转换”与译者主体性息息相关。译文最终的文体风格、语言特点以及感情色彩均由译者本人把控。那么译者是如何从心理层面来完成对译文的这种掌控的呢?

由学者Turner 和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是从心理空间研究得出的一种认知建构理论。 Turner在其撰写的专著中指出,所谓概念整合就是“(建立) 一个新的心理空间,内部包含了来自一个心理网络中不同心理空间的些许要件”[7]。

翻译操作过程则是生成译文的核心阶段,它经过了两次概念整合[8]。译者首先对文本属性、句法规则、语言形态、原文作者进行完整解读,这种解读与译者对这些解析对象的知识构建形成了一个层次完整的“解构”。这种解构是对原文的深层分解和认知,是翻译操作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之上,译入语的语法规则、文化制约和译入语读者的体验和认知等因素构成了第二步“建构”的“合成剂”,它促使第一步解构的层创结构得到组合、配对和完善,进而形成最终的“建构作品”,即译文。

对中国译者而言,中国文化输出中的第一次概念整合并无大碍,他们凭借对母语的耳濡目染可轻易完成上述活动的第一步。而第二步则是中国译者所要面临的问题,也是译者主体性发挥的价值所在。多数中国译者要么采用简单的“字句对等”来敷衍塞责,要么采用“归化”译法一味地迎合译入语读者的口味,这些读者读起来确实“朗朗上口”“似曾相识”,但文化输出的味道不强。长此以往,中国文化如何走得出去?中华文明何以传播海外?文化自信怎么建立?

“莫言热”的掀起与莫言获得诺奖息息相关。但试想,如果没有葛浩文等国外汉学家的努力,莫言作品今天能在海外畅销吗?如果说文学的例子过于片面,不足以代表整个中国文化的话,那么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Alexander Ziegler在2010年“中法文化之春”活动中的发言足以令我们深思。他说,“我们希望能给中国观众带来最新、最有代表意义和创新性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像文化遗产一样的节目”[9]。

二、译者在文化自信中的困惑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与吸纳西方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培养高度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10]。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人类全部文化的组成部分,都是在各种文化的相互碰撞、交汇中形成的。任何一种文化在建设和发展中,既不能夜郎自大、孤芳自赏,也不能自轻自贱、唯别人马首是瞻。所以我们在文化自信建设中要做到不卑不亢、取精弃糟、与时俱进。文化自信的建设,一方面要求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摒弃与时代脱节和不符的部分;另一方面,也要与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和交流,在“碰撞”中产生代表先进生产力和时代精神的“火花”。译者主体性在中国文化输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中西方文化的沟通和融合至关重要。所以,译者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应该扮演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使者的角色。但在现实的译介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发挥存在以下困惑。

(一)译者的双语文化能力不足

翻译并非简单的字面语义转换,而是跨文化交流。译者的双语文化能力是指译者在跨文化交流中对源语言和目的语的把握和领悟程度,以及对语言符号所蕴含深层文化含义的敏感程度和理解运用能力[11]。它是一种译者的主观性能力,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解决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冲突和文化空白的能力。

当下国内译者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双语文化能力的不平衡。国内确实有双语文化能力突出的学者,例如杨宪益和戴乃迭,其共译的《红楼梦》英文版在海外受到追捧,皆因译者驾驭中英双语的能力不凡。但是这样高水平的译者还不多见。中国文化输出时译者双语文化的缺乏,导致中国文化未能很好地被传播出去。《熊猫丛书》等的失败,原因之一就是国内缺乏学贯中西的译者。

(二)价值导向失衡

过于强调译入语读者的接受能力,一味考虑自己的译文能否被西方人接受、是否符合西方价值观,这是当下国内译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内译介活动被西方文艺理论过多“干扰”导致译者的价值导向失衡,一切学术唯西方“马首是瞻”导致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发挥有所失衡,这样译者在“建构”文本的过程中就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带来的结果就是中国文化未能完好地、原汁原味地“走出去”,文化自信建设步履维艰。

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国内相关学术研究的滞后和空缺,其次是西方“文化霸权”及其秉持的“文化优越性”和对中国的敌视态度,最后是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得中国文化很难被西方人接受。

三、译者主体性在文化自信中的整合思路

(一)提升译者双语文化能力

中国文化走出去不能单靠几个国外的汉学家。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如果只是被动地依靠外援,终将行之不远。本土译者需从自身出发,将国外文化欠缺的短板弥补上。

译介活动应打破译者双语文化能力的不平衡,将中西方文化置于同等地位,这也是当前文化自信建设的任务之一。而对译者的第一要求即是具有合格的双语文化能力。“合格”一词很难界定,当前也无相关规范标准,但双语文化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要拉近本土译者与原文作者之间的距离。译者不仅要了解和掌握原作者的本意,更要掌握中国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其次,应加大本土译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通过互联网建立相关平台机制,不仅可以实现译者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相互借鉴,还可以保证资深译者将更多的经验传递给年轻译者。最后,在本土译者内部交流的同时,实现本土译者与国外译者以及汉学家的对接。引进国外的高端翻译专家以及先进的翻译手段和设备,增强本土译者的翻译能力。

(二)恪守客观、自信的文化立场

译者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有些国内译者一味崇洋媚外,将原文中的“中国元素”全部抹杀,这是十分不可取的。同时,译者的“文化自信”过度,甚至到了“自负”的程度,会忽视读者的感受,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样不可取。文化自信的程度决定译者的不同翻译策略。译者如果缺乏文化自信,则会从译入语的文化立场出发,多用归化翻译。译者如果文化自信过度,就会从原语的文化立场出发,多用异化翻译。前者的翻译手法有利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但不能充分推动两种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后者的翻译手段表达了原文意图,但没有一定文化积累和学识的读者未必能读懂和理解,故做不到“达”。因此,从文化传播立场的角度考虑,译者应避免使用单一的翻译手法,而是要结合文化自信,以理性去判断和选择合理的翻译手法[12]。

根据当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形势,中国文化的自信要占据译者文化立场的主导地位。译者在翻译汉语作品时,要尽可能地多采用异化法,将“中国特色”原汁原味地介绍给外国读者,进而达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

四、结语

中国文化自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发挥又涉及诸多主客观因素。如果我们过分强调葛浩文等人的成功,将中国文化的输出寄托在国外汉学家身上,中国文化能否走出去就成了问题,文化自信建设也是纸上谈兵。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合理发挥,将有助于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不断树立文化自信,形成良性循环;同样,文化自信建设也给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宽广的舞台,指明了方向。

[1]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4-8.

[2]陈金龙.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的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2015(3):6-9.

[3]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构建[J].中国翻译,2003(1): 6-11.

[4]查建明,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19-24.

[5]葛校琴.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8.

[6]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Roudedge,1995: 41-42.

[7]TURNER M.The origin of ideas:blending,creativity, and the human spark[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4: 6.

[8]金胜昔,林正军.译者主体性建构的概念整合机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1):116-121.

[9]曹辛. 万万不要再局限于杂技和熊猫了:法国官员谈如何向海外推广[N].南方周末,2010-06-23(8).

[10]刘芳.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J].专题讨论:思想理论教育,2012(1):8-13.

[11]仲伟合,周静.译者的极限与底限:试论译者主体性和译者的天职[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42-46.

[12]刘国兵.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外语教学,2011(5):97-100.

猜你喜欢
双语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