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强
明代文学评论家胡应麟在其代表作 《诗薮》中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这句话道出了写景状物言情之于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意义。古代诗人笔下的景物,大多用来渲染氛围、抒发感情,所以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中感慨 “一切景语皆情语”。把握这一特征,是古典诗歌赏读教学的关键步骤之一。然而复杂的是,古典诗歌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这其中有常见的正衬关系,如用乐景衬乐情,以哀景表哀情。也有精妙的反衬关系,如利用抑郁愁苦的心情与良辰美景之间的矛盾,以乐景写哀情,有时会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基于此,本教学设计尝试用一种全新的诗歌赏读方法,来引导学生准确判断古诗中出现的 “以乐景写哀情”的写作技巧,准确把握其表达效果,提升古典诗歌的赏读水平。
这首诗是杜牧在宣州团练判官任上所作。这位晚唐著名诗人,少有大志,读书时 “留心治乱兴亡之迹,财赋甲兵之事”,拥有挽救衰颓唐王朝的政治理想。但是事与愿违,到了34岁,他依然在宣州担任低微的判官,内心的伤感惆怅可想而知。宣州是江南大郡,物丰产富、景色优美。尤其是宛溪两岸,人烟稠密、风景秀丽,李白就曾经称赞宣州 “如画里”。面对如画环境,杜牧通过赞叹宣州的秀美富庶,衬托对个人际遇与国家前途的伤感和惆怅。学习此诗,要深入体会诗人 “以乐景写哀情”的创作意图,进而感悟其丰富的精神世界。
多数学生对 “以乐景写哀情”手法有何特征,是如何产生的,往往会在什么背景下运用,知之甚少。这一学情导致他们在赏读古典诗歌时面对乐景无法准确判断作者的真实情感,更无法精准把握诗歌的主旨,无法进入诗人的精神世界。所以,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用 “时空相拗鉴赏法”这一新方法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探究诗歌主旨,最终实现与诗人的精神晤对。
以乐景写哀情,这一文学表现手法,是明末思想家王夫之首先提出来的。王夫之在 《姜斋诗话》中点评 《诗经·小雅·采薇》时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以乐景写哀”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表现手法,源于一种集体心理基础和共同文化背景。它事实上正是中国传统社会 “乐少苦多”的严酷人生境况以及传统文人浓重悲剧心理的反映,它与传统文人 “由乐转悲、盛极而衰、乐极悲来”的文化思维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人生涯中的不如意、缺憾和艰难太多,久而久之就会转化为无尽的悲愁沉淀在心灵的深处,落笔成文后又相互影响,渐渐就发展成为普遍性的悲剧心态。当文人戴着愁苦的 “眼镜”去观察周围的一切时,哀景自然会触发悲愁,而乐景也会转化为忧思。因为过于浓重的悲愁很难被乐景排遣,反而同化了乐景,使它成为比哀景更强烈的一种刺激,在作品本已深重的凄苦底色中添上更为浓郁的一笔。
同时,从哲学角度来审视,以哀景写哀情是相辅相成;而以乐景写哀情是相反相成。相反相成是老子辩证思维的核心,老子在 《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他强调对立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和相反相成。老子的这种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古代诗人的创作实践中,“以乐景写哀”比 “以哀景写哀”更能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且景越乐越能衬出哀情。用章祖安先生的话来讲,这就是 “美之高度随反向强化而又相互渗透的程度递进”。
基于这一基础,教师在设计古诗教学时就必须抓住最佳鉴赏方法巧妙用力,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古典诗歌中纷繁的景物与丰富的情感,明确诗人写了什么及怎样写的,进而对诗作展开个性化审美。
由于写景状物言情的古诗有一个共性特征,那就是景物多见而情感深藏。因此,让学生直接从诗歌中搜索景物和情感,往往会出现所找到的表现景物的词汇很多而表情词汇很少的现象,再加上缺乏对诗歌的整体感知,学生面对提取出来的诸多景物,仍然不能把握诗人内在的情感脉络。教师通过传授时空相拗鉴赏法,就能解决这一问题。
时空相拗鉴赏法的传授,不能灌输,而应通过主问题的引领,让学生自主生成。主问题的设计围绕整体感知诗歌中的时间词与空间词展开,空间词对应的是诗人创作时看到的或想到的景物,时间词对应的是诗人彼时彼刻的情感。学生将大空间内的景物一一归类,就能发现整首诗中的所有景物大体呈现出怎样的共性特征;而结合当时诗人的人生境遇以及用典意图,也能揣摩出诗人的感情基调,这样学生就能轻易地判断出诗人究竟是在以乐景写乐,还是在以乐景写哀,抑或以哀景写哀了。经过实践学生可以发现,直接寻找诗中的景物、情感往往比较片面,且关注点在表面;而寻找时空词,揣摩时间上古今如何对照,空间上景物如何搭配,能引发对诗人创作背景以及用典的关注,由表及里,多维度揣摩诗人的情感,更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古诗的内蕴。
学生感知并掌握时空相拗鉴赏法后,再安排向课外拓展迁移训练,就能帮助他们巩固这一全新的古诗鉴赏方法。在今后的学习生涯及审美生涯中,重视学习方法及审美方法的提炼与总结,就能不断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与审美情趣,进而提升人生品位。
1.导入新课。中国古典诗歌就像一颗珍珠,欣赏它要经过琢磨。通过舌头、牙齿、嘴唇的互动,像蚌壳一样慢慢地磨,入心地磨,最后才能磨出其内容与形式的华美。
磨是要讲究方法的。“四两拨千斤”是太极功夫中的一种方法,意思是用很小的力量,拨动很重的东西,其中的诀窍当然是 “巧”字。抓住最佳位置,巧妙用力;抓住最佳时机,巧妙拨动,自然可以将本来很难对付的东西,轻易地解决。今天老师要传授的“磨”的方法就是 “时空相拗鉴赏法”。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杜牧的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熟练掌握这一全新的方法。
学生齐读杜牧的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2.感知 “时空相拗鉴赏法”。通过 “主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感知 “时空相拗鉴赏法”的操作步骤。
教师出示本次教学活动主问题:
①你能在杜牧的诗中分别找出表示时间、空间的词或短语吗?请在诗句旁做好标注。
②请探究表示空间的词句彰显了景物的哪些特点?表示时间的词句有隐含了哪些诗人的情感?
③将时空进行对照,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根据主问题①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思考,并自主在诗句旁作标注,然后与组内同伴合作学习,生成共同认可的答案:
六朝文物 (时)草连空 (空),天淡云闲 (空)今古同 (时)。鸟去鸟来山色里 (空),人歌人哭水声中 (时)。深秋 (时)帘幕千家雨 (空),落日 (时)楼台一笛风 (空)。惆怅无日见范蠡 (时),参差烟树五湖东 (空)。
主问题②由师生通过对话互动逐一解决。
学生进行空间归类,分析表示空间的词句彰显了景物什么特点:
草连空——小草丰茂的特点;天淡云闲——天空恬静、白云悠闲的特点;鸟去鸟来山色里——山鸟自由自在的特点;帘幕千家雨——雨帘清亮连绵的特点;楼台一笛风——楼台笛声悠扬的特点;参差烟树五湖东——烟树起伏之美。
教师追问:这些景物的特点整体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学生答:美丽、恬静、辽远、悠然……。都属于“乐景”。
接着师生共议 “表示时间的词句又隐含了诗人的哪些情感”,得出结论:
六朝文物——繁华落尽之感慨;今古同、人歌人哭——自然永恒、人生短暂之悲哀;深秋、落日——大唐王朝衰颓之痛惜;惆怅无日见范蠡——壮志难酬之惆怅。
教师追问:用哪两个字可以概括这些表示时间的词句中隐藏的情感?
学生答:“哀情”。
解决主问题③,学生结合时空两条线的探究成果,得出本诗运用了 “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教师进一步指出:
“时空相拗鉴赏法”是判断诗句有没有运用 “以乐景写哀情”的路径之一。拗即不顺从之意,当你罗列出一首诗歌中的时间词与空间词,发现它们互不顺从时,你就可以从时空相拗的角度,去鉴赏 “以乐景写哀”与 “以哀景写乐”的艺术美了。
学生总结诗歌主旨,教师提供句式:
诗人在空间上描绘了 ( )的景物,格调 ( );在时间上则重在抒发 ( )情感。通过这种时空交织和反复变化,以 ( )景衬 ( )情,揭示了唐王朝 ( )的现实。
学生先自主归纳,然后小组交流,小组委派代表参与全班主旨交流,得出结论:
诗人在空间上描绘了明丽秀美的景物,伴之以轻快的节奏和流畅的语调,格调明朗俊健;而在时间方面则重在抒发繁华落尽之感慨、人生短暂之悲哀、壮志难酬之惆怅等情感。通过这种时空交织和反复变化,以乐景写哀情,揭示了唐王朝国运衰败、无法挽回的现实。
教师补充讲解 “时空相拗鉴赏法”这一名称的意义:
为何用时空相 “拗”,而不用时空相反或时空相对来表述这一术语?因为时空相反或时空相对比较客观;而拗,体现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意图,体现了杜牧拗峭的创作风格。
3.掌握 “时空相拗鉴赏法”。学生自主总结并生成 “时空相拗鉴赏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①整体感知诗歌。
②在诗中分别找出表示时间、空间的词句,并标注。
③深入分析空间中所彰显的景物之总体特征以及时间中所蕴含的人物情感。
④判断诗中情与景之间的关系,归纳诗歌主旨。
4.巩固 “时空相拗鉴赏法”。学生运用 “时空相拗鉴赏法”鉴赏王安石的 《萧然》。
学习形式:小组合作探究。
萧然
宋王安石
萧萧三月闭柴荆,
绿叶荫荫忽满城。
自是老来游兴少,
春风何处不堪行?
学生推选小组代表汇报探究成果:
这首诗空间景物的特点:春意盎然,春色满城,属于乐景。在时间上则隐藏着新法被废后闭门读书,落寞痛苦的情感,属于哀情。
归纳主旨:本诗空间上极力渲染春色之浓、之美,而时间上又着意强调新法被废的痛苦,以乐景写哀情,体现了 “拗相公”的虽落魄仍倔强的个性。
教师过渡:为什么那么多诗人喜欢用时空相拗的创作手法去追求 “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效果呢?这一现象的背后一定有深厚的文化背景。
5.教师揭示 “时空相拗鉴赏法”的文化根源。“以乐景写哀”,事实上是中国传统社会 “乐少苦多”的严酷人生境况以及传统文人浓重悲剧心理的反映。古代的大多数诗人人生不如意,久而久之就会转化为悲愁积累在心灵深处,渐渐就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悲剧心态。当文人戴着愁苦的 “眼镜”去观察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时,连美景也似乎悲哀起来。因为过于浓重的悲愁很难被乐景化解,反而同化了乐景,从而产生比哀景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同时,中国人以群体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与归宿,由此产生了中华群体本位文化。这种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中国人依靠在群体中与人对比获取幸福感。然而一旦远离群体,中国人一方面会产生思乡怀亲念友之痛,另一方面又会把眼前景物对象化,通过与之对比,企图排遣情绪,结果常常在美景面前加重悲哀。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效果由此产生。
6.教师寄语。希望大家今后在古诗赏读中,熟练运用 “时空相拗鉴赏法”,通过个性化审美,进入诗人精神世界。从而练就鉴赏古诗的慧眼,建构鉴赏古诗的良方。
7.布置作业。运用 “时空相拗鉴赏法”鉴赏唐代诗人杜甫的 《江碧鸟逾白》,写出200字赏析文字。
板书设计:
时空相拗法:表
以乐景写哀情:里
中华群体本位文化:源
语文教师教学生赏读古诗,要追求三个结合:一是将中国传统诗歌鉴赏理论与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相结合,二是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三是将点评与赏鉴相结合。在三个结合的基础上创新诗歌鉴赏的方法,方法要简单适用、浅显易懂,有个性化特点,以方便学生理解与运用。
本人在古诗赏读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学生在小组探究时因为意见分歧而争论不休的现象,这就触发了运用科学合理的鉴赏方法来给学生解惑的想法。“时空相拗鉴赏法”解决的就是学生面对一大堆景语及少量情语难以展开分析以及发生误读的问题。在建构这一方法时,首先借鉴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 “相反相成”的哲学思想以及王夫之等人对“以乐景写哀”的理论探索,其次还参照了艾兹拉·庞德的 “维护说”理论,在诗歌的时间词与空间词中品鉴庞德所说的诗人 “在语言中所输入的最大限度的意义”,不仅仅是审美的意义,还有社会的、政治的意义。
当然,课堂诗歌赏读,不能光靠理性去分析古诗的创作背景及写作技巧的意义,还要辅之以感性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如赏析本课 “惆怅无日见范蠡”一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从杜牧的角度去感受——联想到范蠡的成功,对照自己的失意,会有怎样的情感。这样就能促进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也不能仅凭感性去感知诗歌的意境,也要借助于理性去驾驭,这样才能条分缕析,把诗人的情感脉络梳理清楚。可见感性与理性需要合理的结合,并加以准确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深刻领悟古典诗歌的主旨美与特质美。
教师在引领学生鉴赏每一句诗时,还要从细微之处入手,用心去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韵味。这就是叶嘉莹教授所提出的诗歌 “兴发感动”的力量,点评诗句要细致入微,赏鉴诗歌要鞭辟入里。比如,五湖东的自然景物有很多,杜牧的关注点为何在参差烟树上呢?品评 “参差烟树五湖东”就要做到细致入微,原来烟树的起伏之美让杜牧联想到的却是自己人生的颠沛流离,结句乐景写哀,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微妙的心理感受是要经过师生对每个词句的细微分析得出来的,是要通过兴发感动的力量去领会的。点评侧重于局部细节,而赏鉴则注重全诗的意脉:对杜牧而言,宣州这方自然景色,在时间的长河里,长期保持着相似的面貌,而六朝文物却已经湮灭无存。客观世界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人生却是有限的。建功立业之后享受着山川风物之美的范蠡,自然就成了诗人羡慕的对象。在诗中,范蠡与杜牧,乐景与哀情,时间与空间,糅合在一起,构成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需要借助简单适用、浅显易懂的鉴赏方法,让学生去参悟、去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