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娣 蔡坚勇 黄 莉 齐会玲
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信息技术可以生动形象的表现知识的画面感,建构知识模型,提升知识的应用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可能。
传统的课程,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以抽象的学习方式为主,一切尽在想象中,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知识也存在一知半解的状况。这种教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明显的弊端:学生所学知识没有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较少接触实物难以理解所教内容;实验设备匮乏时无法进行教学,学生实验课得不到保证;教学内容枯燥单一,学生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教学效率低下。
当前,现代教育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不仅能为教师提供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还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处理一些教学问题上提供了新的途径。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确定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全面深入推进 “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特制定 《教育信息化 “十三五”规划》等教育信息化政策下,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等重要任务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融合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必然的要求。
笔者基于文献法,主要针对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实际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1.学科地位的限制。2017年2月15日国家教育部印发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 《新课标》),是科学教育的新里程碑。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的价值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基础学科无法替代的,但实际上其学科地位却不容乐观。
黄兆辉 (2004.11),通过对甘肃省陇南市小学科学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科学教师中理科出身的占11.5%。教师有着根深蒂固的思想,他们认为数学、语文是主科,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几乎得不到保证,学生对教师依赖性极强。[1]这是最早对小学科学教育现状进行的研究。基于文献研究,发现有异曲同工之处,即小学科学地位低下,教学情况严峻,无现代教育技术资源。
陆璐 (2009.09),对参加过小学科学教学培训的教师进行目的、内容、方式等现状进行调查,提出教师较喜欢的培训策略。[2]但培训并未普及,培训内容不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丁琦 (2010.10),小学科学教师的学历水平虽然明显提高了,但科学教师队伍偏年轻化,科学课依旧不被重视,实验设备欠缺。[3]肖菊连 (2012.05),通过调查发现,以科学实验自主探究时,并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不曾与信息教育技术相融合进行教学。[4]
李静 (2014.06),通过对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小学科学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小学科学教育仍是 “附属学科”。[5]教师没有职后教研学习,教师专业水平不能胜任小学科学教学。李月红(2012.05),通过访谈等对桓台县农村小学科学调研,发现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师的学历水平起点较低。[6]周璐 (2011.06),通过调查发现,吉林省农村小学科学教育情况仍不容乐观。[7]张海波 (2013.12),笔者对临漳县农村小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农村小学实验室及仪器配备匮乏,根本无法达到科学教学要求。[8]
席占龙 (2017.11),笔者调查Z县农村小学,发现科学课被数学或语文占用的现象严重。[9]金佟(2017.06),以吉林省A小学为例,调查发现,偏远农村没有科学实验设备。[10]王振华 (2017.06),通过对山东省6个城市24所学校进行调查,任职的小学科学教师研究生学历占6.4%,也表明科学教育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11]刘晓艳 (2014.05)。对长沙市小学科学教学基本情况调查表明,城区与乡镇学校的科学教师与专职、学历水平、课时等的差距,乡镇学校的兼职科学教师明显高于市区学校。[12]
黄其梅 (2016.07),福州市鼓楼区小学科学的教育的师资队伍、教学环境、学生学习情况等现状不容乐观。[13]被调查的17所学校都属于城市中的小学,专职教师较少,研究参与度低,上课主要以讲授为主,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科学并未受到重视。
综上文献显示,小学科学教育不受重视,课时常被其他学科占用,以讲授学科知识为主,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图1 被调查地区的科学教师年龄情况统计图
2.教师年长化缺失教育技术技能。对文献中被调查地区的科学教师的年龄情况进行统计,如图1所示。2016年以前,中年、老年教师是科学教师的主力军。究其原因,专职科学教师的人员较少,很多任职科学学科的教师是来自于原来学校的其他学科教师,以至于教师年长化。教师不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缺乏对现代教育资源的认识,科学教学的数字教学资源较少,教师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只会简单的制作课件。大部分的科学教师意识到了自己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知识和能力不足,希望通过参加培训,以此来提高自己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科学教学的能力。[14]
3.教师的原始学历偏低。基于文献 (见表1)科学教师的原始学历偏低,在2004、2009年原始学历本科及以上的占0%,表明小学科学不被重视,低学历、科学专业知识欠缺,大专及以下的学历可能并未进行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学习,教师未能完全掌握相应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不会与现代教育资源相结合的授课,教学以讲授为主、照本宣科的现象就难以避免。对于部分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而言,他们的思想又没有进行转换,受到了传统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无法对教学模式进行更新。此外,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教学设备有较高的需求,很多小学并不具备这样的设施条件,这样就无法让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之中进行推广。
表1 被调查地区的科学教师原始学历统计表
4.兼职教师为教学主力军。对文献中被调查地区的科学教师专兼职情况进行统计,如图2所示。从2004年到2017年,除了福州市鼓楼区小学,不管是农村小学还是城镇小学,兼职教师一直占据小学科学教师的主力军地位。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不需要花费长时间进行准备工作,但是如果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就会有较高的时代需求,要有宽广的知识面,才能让课程变得更加有意义。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课程之中的应用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对相关资料的整合,才能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有条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取代黑板,是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的,付出的努力和最终得到的结果也会有很大的关联。[15]而兼职科学教师专业知识欠缺,教学方式单一,投入精力较少,科学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属于应付式教学。
图2 被调查地区科学教师专兼职情况统计图
笔者查阅资料发现,研究者们对小学科学现状的研究表明小学科学地位低下。而小学科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涉及的概念和实验比较多,如果采用传统模式来进行教学,毫无疑问会耗费教师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其教学效果也难以得到保证。通过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模拟小学科学实验、讲述学生难以理解的个别概念,这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增加学生对小学科学课的学习兴趣。[16]教师作为科学教育的主力军,应采取可操作性强的方式,在课堂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1.重视小学科学课程。只有提高小学科学的地位,重视小学科学课程不被其他学科占用,然后加强专职教师的培养及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和宣传使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是实现教学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只有能够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科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才能更好地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善用信息技术资源。教师要挖掘小学科学教材之中的重点,将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结合,让科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让学生保持学习积极性,这样教学效果也肯定能够达到最佳的状态。同时,教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每次都自主开发设计科学信息技术资源。应认识到在 “互联网+”的时代里,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充分挖掘信息技术资源并善于利用,这样既能减轻备课时间,也能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课堂之中。将各种信息以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是对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能够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抓实教育技术培训。科学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很好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必须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方法。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教师的培训越来越重视,如福建省2018年新编制教师培训统一安排在福州进行,相比于过去在县城随意培训,此次培训显得尤为正规。而对于绝大多数的教师而言,他们并不能十分熟练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科学教学,或者是自行运用软件给学生进行课程的传授。毕竟只有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制作出来的上课教材才能更加有针对性,而不是采用大众化的电子教材。所以,学校领导应该综合规划学校职后的师资情况,积极参与国家实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科学教学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校在对本校科学教师进行培训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科学教师的培训内容和方法,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总之,小学科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弥补实验室仪器配备的匮乏;依据学生年龄的心理发展特点,构建以 “虚实结合、多元互动、交流与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创建良性循环的智慧教学过程,将其所特有的生动性、创造性彰显出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边玩边学中遨游科学知识的海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其能够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