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作文题共9道,3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其余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命制。总体特点是“稳中有变,守正出新”。
具体表现有三:
其一,就试题材料类型而言,延续了前些年的选材理念。文题材料集中在以下几类:
1.生活现象类,如天津卷的“器”、上海卷的“被需要”、江苏卷的“语言”,共3道。
2.社会热点类,如全国Ⅰ卷的“世纪宝宝中国梦”、浙江卷的“浙江精神”、北京卷的“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与“绿水青山图”,共4道。
3.言论类,如全国Ⅲ卷的“改革开放三部曲”。
4.故事类,如全国Ⅱ卷的“幸存者偏差”。
其二,从价值导向看,和前两年试题的思想内涵大体相同,主要表现为继续精准落实“立德树人”这一重点,突出了高考作文的育人功能。如全国Ⅲ卷作文题“改革开放三部曲”,以三条标语口号浓缩改革开放不平凡的40年历程,折射出发展阶段的演变和发展方式的变迁。分开来看,三条标语口号分别奏响了各自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合而观之,则为改革开放40年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三部曲,可以引导考生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挑战,时刻铭记改革前辈的光荣与梦想,不忘初心,奋发有为。又如浙江卷作文基于对“浙江精神”的提炼与概括,回望历史,紧贴时代主题,指引考生站在人生新起点,在宏观视野中找到个人意义,并思考未来人生。
其三,从能力指向看,基本延续了前两年的测查方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辩证分析能力。如上海卷之“被需要”,题目很朴素,却为考生写作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较容易激发考生的思维主动性。相关立意可以是:(1)孩子不被需要,怎么成长——被需要是孩子成长的动力,缺了它,孩子便无法真正成长;被需要也是生活的教育,因为每一个孩子都终将成为被别人需要的人。(2)甘于平凡、甘于寂寞才能摆脱平庸,才能成为被需要的人才——被人需要是个人魅力的体现,被企业需要是责任、能力的体现。(以上两条,属于正向立论)(3)“需要”与“被需要”是相反相成的,如古今中外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淡化甚而超越时尚盲从的“被需要”诱惑,才能毕其身心,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后人留下历久弥新的珍品“需要”。(4)狼狈为奸、沆瀣一气算不算互相需要?如果你满足于被邪恶的力量所需要,那岂不是堕落!(这两条为反向立论)其他诸如“怀才不遇者的被需要欲望永远比无所事事的自我满足者强烈”“示弱,让他人感到被需要”“被需要与被消遣”等,也可有深度地加以思辨。此外,江苏卷作文题“语言”同样内涵深刻,涵盖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具体与抽象、艺术与科技等维度,可引导考生拓展思维空间,充分施展写作才华。
2.联想想象能力。如天津卷要求考生围绕“器”展开联想,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引导考生对成才成器等进行深入思考。考生要写好本题,必须展开丰富联想。比如由“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可联想到担当大任的国之栋梁,联想到有才无德的跳梁小丑,联想到造福民生、保家卫国的大国重器(像研发核心技术、智造高端产品等均在可写之列);由这句提示语后面的省略号,还可派生出关于“器”的更多的联想内容(诸如“大器晚成”“庙堂之器”“君子不器”“玉不琢,不成器”等)。总之,要将“器”与生活、历史、时代、文化等相联系,或追热点之新,或展刻画之长,或发独到之论。另如江苏卷的“语言”,依据材料中的“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驰骋联想,可明确“语言”的外延,除了音乐、雕塑等,还有“服装”,还有《论语》“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种自然天道的语言,还有电影语言、棋语等,甚至可写“酒语”——不同的酒是不同的语言。再如北京卷作文题“绿水青山图”要求用记叙文描绘自己期待的生态文明图景,考生也需充分发挥想象,呈现一幅生动的图卷(或让两幅图景构成对比),借以表达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时代主题。
大致包括四个方面:
1.试题材料:更注意将“我”融入供料
2016年全国卷“小羽的创业故事”、浙江卷“虚拟世界”、江苏卷“话长话短”、北京卷“神奇的书签”等,材料以及要求中找不到“我”;2017年全国卷三道题以及北京卷“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天津卷“重读长辈这部书”、浙江卷“人要读三本大书”等,材料(或题目)中突出了“我”;2018年全国卷“世纪宝宝中国梦”以及浙江卷“浙江精神”、北京卷“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上海卷 “被需要”等,则进一步从材料的内在要求上强调了考生写作的自我意识。如“世纪宝宝中国梦”瞄准2018年考生的特点,选取与考生情感体验密切相关的材料,向考生发声,点明他们的独特身份,直接揭示他们与国家、与时代的深刻关联,鼓舞他们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这有助于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北京卷作文题“新时代新青年”也努力体现了这一追求;浙江卷作文题则不同于一般的话题作文,它聚焦了审视与表达的主体——“我”,有利于唤醒考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2.价值导向:突出“四个自信”,强化作文以文化人功能
前已述及,2018年的作文试题命制,与往年高考作文强调育人导向的立意基本相同,秉承了语文学科“立德树人”“育才成人”的独特优势,着重考查支撑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与往年稍有不同的是,今年的作文命题立足时代特征,着力把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团结奋进、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精神有机融入,以此鲜明体现出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意义,明确传达以文化人的价值导向,激发考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引导考生树立远大理想,在接力奋斗中追梦、圆梦。
3.能力指向:对综合分析材料能力的考查明显强化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精神指导下,2018年全国卷Ⅰ作文题放弃了往年故事、漫画、关键词的呈现形式,对考生综合分析材料能力的考查明显强化。
面对该题,首先要读懂材料。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审视材料:第一个维度是“大我”——国家。编年事件:人类迈进新千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天宫一号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网民规模达7.72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等。18年来,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不畏艰难,勤劳勇敢,不断开拓,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以“…………”为分界,前半部分是民族发展历程中的典型事件,后半部分是国家发展的美好愿景。第二个维度是“我”,即“世纪宝宝”,也就是在考场上写作的这一代人。与“大我”呼应,“我们”1 岁、8 岁、13岁、17岁、18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20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35岁。18岁以前,“我们”的成长与国家发展同步进行,切身感受到了社会的进步,必然产生强烈的自豪感、神圣感;18岁以后,祖国发展的愿景要实现,离不开“我们”参与,这就必然激发我们的责任感。
其次要明确“引导语”的思维指向。材料后面附有“引导语”,其中的“际遇和机缘”“同行、成长”与18岁以前照应,“使命和挑战”“追梦、圆梦”与18岁以后照应,又分别对接任务指令中的“思考”与“联想”。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提炼出立意的两个基本点:一是“小我”与“大我”的结合。从“我”的视角审视、呈现国家的变化、时代的进步,将个人成长的“小”与国家发展的“大”巧妙融合。二是“写实”与“想象”的结合。“写实”就是在“我们”成长历程中,肯定有印象最深、感触最多的“点”,可以重点进行阐述,兼及其他事件;“联想”就是考虑阅读对象是2035年18岁的一代人,应考虑未来17年,我们如何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青年一代的力量,攻坚克难,既“追梦”又“圆梦”,既圆个人梦又圆民族梦。
又如全国Ⅱ卷作文题,这是一道典型的二元对立的作文题。题目提供了改进飞机相反的两个方向,一是弹痕多者,应当加强防护;二是弹痕少者,应该加强防护。表面看来,前者正确,而实践证明是后者正确。题目意在让考生拓展思维,在表面看来无可争议的现象背后分析出潜在的假象来——构思作文时对此需要整体观照、细致把握。
由以上两题 (全国卷在题目命制上有标杆性作用),不难看出新材料作文命题新的趋势:(1)内容关乎中国的时代发展;(2)文体以议论为主,但不直接提供论点,而是把原生的现象摆在考生面前,重点检测考生独立思考的素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纷杂的对象中找到其内在联系,才能形成论点,让文脉有序展开。
4.写作要求:下达多重指令,发展了“任务型写作”
2018年作文题精心设计写作要求,指令明确,发展了任务型写作,一方面有助于考生发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防止宿构与套作。有人说,任务其实是问题。这话很有道理。明确任务指令,就是要求我们抓住问题的根本,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方式自我提问,进而完成审题立意、构思谋篇的程序。如全国Ⅰ卷作文,题目中的“任务指令”有以下方面:
(1)思维任务关注的核心是考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这是一条“常规”指令,两个关键词“联想”“思考”明确了思维任务。“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包含着思维任务“想象”——要大胆而合理地展开想象,以使文章视通万方,同时想象又要合情合理。
(2)对象任务主要指材料和“任务指令”中涉及的人或事。如2017年全国Ⅰ卷“任务指令”为“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帮助外国青年”强调的是写作的对象感。而今年文题中的“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也是明确的“对象任务”,要和18岁的年轻人“跨时空对话”,需要强化代际身份感,并凸显“读者意识”。
1.继续鼓励考生关注社会热点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心国家大事,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职责。只有以真诚的心灵拥抱现实,写作才有更为广泛的言说空间,也才更有生命朝气。目前,时事热点已成为高考作文最关注的材料: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或现象,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矛盾与争议,以及能够引领时代精神风貌的人事,都会成为高考命题的热门素材。2019年高考,命题专家仍将较多选用该类材料,来测查考生对社会、对时事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2.继续鼓励考生关注自我、感悟生活
2018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主要出生于2000年前后,2018年是他们步入成年、接力“追梦”的开始,高考则是他们开启这段人生新征程的“成人礼”。像全国Ⅰ卷“世纪宝宝中国梦”、北京卷“新时代新青年”之类要求“感悟生活”而贴近考生实际的试题,也是今后高考作文的测查重点。
3.在命题形式上可能会有所创新
随着自主命题省市的相互推动,在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选题作文之后,给出开头要求续写成篇等考查形式,出现的机会也不是没有。试举一例:
请以下面提供的一句话为文章的第一自然段,然后续写全文。
不要去欺骗别人,因为你能骗到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
要求:(1)认真阅读这句话,自定续写文章的立意。(2)题目自拟。(3)文体自选,但不要写成诗歌。
1.做到“两个关注”
一是关注时事,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储备素材。高中生平时应多关心和思考时事热点、社会焦点,力求临场作文时,能写出富于时代气息且立意较高的文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二个词语,代表十二个主题,它们分别从价值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行为层面加以表述。未来数年的高考作文主题,仍将与核心价值观中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挂钩,这就为我们指明了备考策略:围绕这十二个主题的内涵与外延,针对近期出现的新闻事件,分类进行素材的搜集与整理。
二是关注自我生活,积累独家素材。人们常说:“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要知道,打上个人生活印记的素材,是最独特也最动人的;文中有“我”真实的人生体验,是最值得称道的。同学们不妨做些个人回顾——回顾自我的生命历程 (如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喜怒哀乐的事件),回忆一些细节场景;回顾家庭成员、亲朋好友走过的生活道路;回顾高中以来所写过的最佳作文 (特别要留意那些能激发读者情感的作品),也可升格自己写过的那些“庸文”“病文”。
2.强化四种思维能力
写作思维即作者对一个具体话题进行思索。它包括激活、联想、想象、分析、界定、分类、比较、鉴别、评价、延伸、拓展、关联、发散、聚合等多种多样的思维方法的运用。运用这些方法,现场生成思路并梳理资料,并将它们转化成文字材料,编织成文章——这是成熟作者的基本写作技能。
(1)审辩式思维,避免片面化。许多看法,都是局部的真理;许多观点,并不是非黑即白,我们必须避免不是真理就是谬误的幼稚思维,学会审辩式思维。比如“信念”的意思是“坚信不疑的想法”。人生有许多奇迹,有时轻而易举就可做到,其中缘由就在于非凡的信念。但是,一般人可能没想过“信念也能葬送自己”:你的信念成就之后,不妨认真分析一下,它一定有必然的规律在其中,就如一只老母鸡有了信念,21天不挪窝就孵出一窝小雏鸡;可是换成一堆石头,就算有十只老母鸡的信念也白搭。最可怕的是荒唐的信念,它只能是破坏的力量。如1958年因为“超英赶美”的错误信念,不仅让一代伟人的光辉蒙羞,也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承受了颠覆性的灾难。姚明凭着自身优势与坚定的信念实现在美国职业篮球赛场上的梦想,可换成潘长江,你就是把他的信念打造得比磐石还坚硬,即便坚持一百年不动摇,也没人相信他会梦想成真。事实上,信念的力量首先来源于正确的判断与认知,而不是你有没有信念。你确立的信念如果是错误的,这样的信念越坚决,失败得就越悲惨,即便有力量也是破坏的力量。如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信念,他的“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的信念,就是不人道乃至反人类的。正确的认知该是:一个人确立、坚守信念不是件难事,难的是让自己的信念成为客观的、正确的、慈善的、人道的。
(2)纵深式思维,避免肤浅化。世界是错综复杂的,我们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透过现象深入本质,透过表象看到真相。有篇时评《熊孩子怎么“治”》颇具借鉴意义:该文先强调“熊孩子不等于坏孩子。正如小狗、小猫格外调皮好动,人类的孩子同样处于探索世界的初期,‘熊’是一种本能和天性。如果加上精力旺盛、脑筋灵活,就会显得格外‘熊’”,这是运用了审辩式思维;接下来往深处掘进,突出“熊孩子本身不是问题,但是如果放任不管,就难以成长为有理性、有规矩的社会人。管住熊孩子,有一个必须遵守的下限,就是尽最大可能,别让孩子的‘熊’干扰别人”,并进一步揭示深层原因——“生活中只有真正的‘熊大人’,没有真正的熊孩子”,且顺势亮出了“管好熊孩子,关键看大人能不能因势利导,在孩子‘耍熊’之际,紧紧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兴奋点,引导其趋利避害,诱导其创新创造”的对策。如此析理,就避免泛泛而论而走向了深刻透辟。
(3)因果式思维,避免简单化。世界上没有无因之果,因此,“知其然”固然重要,“知其所以然”更为重要;同时,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我们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产生的原因,又要看到它会引起的结果,而不能简单地将原因、结果割裂开来看待。有的因果关系是连锁的,更需运用因果思维分析论证。还是举时评为例:《把生命放在征途》一文,针砭的弊端是“不只是健身,工作、生活中,类似的前紧后松、前热后冷的现象并不少见”。如何辨析“原因”呢?作者先是否定了归因于“外部不可抗因素太多”的做法,因其只是客观因素,而非实质所在;接着指出“很多事情没有做成,并不是因为目标难以达成,而是我们不想去做、没有去做”,且继续追溯根源,强调“一些人之所以会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之所以会在‘为’与‘不为’之间打转,说到底还是意志不够坚定”。像这样一步步分析连锁的因果关系,必然逻辑严密。
(4)创新式思维,避免平庸化。作文尤其是议论文表达自我认知,阐明感受感悟,一定要力避人云亦云,力求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比如世人大多崇尚“第一”而相对贬抑“第二”,有人却著文《“第二”的价值》另发新见:当具有积极引领作用的正能量的“第一”出现后,要有“第二”的跟进才能形成趋势和力量(“正是众多‘第二’,成全和光大了‘第一’的价值,共同铺就了通向胜利的道路”“正义所以能战胜邪恶,光明所以能战胜黑暗,善美所以能战胜恶丑,就在于众多的‘第二人’一起汇成 正能量的洪流”);当消极丑恶的具有负能量的“第一”出现后,如果“第二”拒绝跟进甚至出面制止,情势就不会恶化。最后以“只要有颗向善上进之心,第二又何妨”作结。这类有创见的文章,自然给人启发、令人受益。
3.常读典范时评,优化作文结构
高考作文往往要求考生对一些社会现象作辩证的思考、演绎,对此,“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难以应对,他们写不出“大我”“大气”的文章。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阅读时评类文章,不仅是为了开阔视野、了解国事,更重要的是以它为本,提升认识水平,并训练分析事理与谋篇布局的能力。时常揣摩时评,可直观地学习“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再从原因(社会、历史和个人、外部和内部、主要和次要、客观和主观)上条分缕析地进行阐述,最后合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行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