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学考试制度的文化渊源

2018-02-23 22:32马元让马尚玮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官学考试制度自学

马元让 马尚玮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甘肃 兰州 730010)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儒家文化旨在引导民众重心性、重伦理、重修身、重道德的基础上,进而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中国古代的教育从价值观到教育内容和方法,无不渗透着儒家文化精神。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自学考试制度之所以在中国产生并得到大力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自古以来,中国的教育体系依附于中央集权的君权专制政治体制,形成了集权管理的显著特征。除了统治者重视逐渐建立相对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之外,民间教育的萌生和个人自学现象等,形成了悠久的自学文化传统。它构成了自学考试制度得以诞生的最深厚的文化基础。考试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方式选拔官员、评价教育教学成果的国家。考试已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集权封建政治体制的延续提供了选拔人才的制度保障。尽管科学技术和教育评价手段越来越先进,考试仍然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有学者指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观念,特别是蕴含其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等,深深地积淀在人们的深层心理结构中,往往对该民族全体成员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使人们深受其影响和支配而不自知。”①胡向东.考试的实践与探索[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P169正是中国古代人们在教育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认识和认同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自学文化和考试文化,涵养了自学考试的文化基因。

一、中国古代自学文化的形成与兴起

“自学,顾名思义,靠自己学。”②叶忠海.自学学概说[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P18自学是相对于完善、系统的正规学校教育而言的一种学习活动。其实,自学既可以自主进行,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个人无论受教育的背景、程度如何,只要有获取知识、技能的欲望都可以追求接受教育或进行自学。中国古代自商周以来,君权专制政治体制下的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建立,但资源极其有限,许多寒门子弟根本无法进入正规学校学习,他们只能选择自学或者采取“拜师学艺”的方式。这样,自学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方式,并且和教育教学密不可分。

中华民族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负薪读书”、“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学习典故传为佳话。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不少自学成才的典型范例,如科学家张衡、祖冲之、毕升,医学家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农学家贾思勰、王祯,文学家屈原、司马迁、范仲淹、蒲松龄等,他们并非通过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和培养而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而是依靠自学传承和创造了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尤其是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日臻完善的科举制度成为读书人走向仕途、实现人生抱负,维系或振兴家庭、家族的主要途径,这更加激发了人们通过自学改变命运的心理预期和自强不息的自学精神。不少人用顽强的毅力和极大的热情加入到科举行列中来。在科举制度直接影响下,社会上自学风气越来越浓,自学不仅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养,而且推进了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追根溯源,这种自学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兴起根植于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土壤。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创办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私学,打破了之前“学在官府”的封建贵族对于文化教育的垄断局面。他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民主和公平公正,也就是教育机会的均等性,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开启了平民百姓可以接受教育的先河。在他门下接受教育的学生达3000余人,没有贵贱、贫富、老幼、国籍等条件限制,例如,从年龄结构上讲,老幼皆宜,学生秦商比孔子小四岁,学生子期比孔子小五十四岁。甚至还有父子同门求学的人,如颜由、颜回父子,曾皙、曾参父子。孔子学生的来源地也很广泛,除了来自齐国和鲁国的学生外,还有来自宋、卫、陈、蔡、秦等地方的学生。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公平性和开放性,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孔子办私学及其教育思想不仅对个人自学起到了强有力的引领、指导和促进作用,而且为我国古代和近现代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学而优则仕”的主张和科举取士的文化传统

“学而优则仕”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实现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初创于隋朝、废止于清光绪年间的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1300年之久,在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引领着整个教育的走向,牵动着全国各地的读书人,直接推动了自学文化的兴起。在实行科举制度之前,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西周时期的世袭制、战国时期的军功制和养士制、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征辟制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这些选官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偏重选拔对象的门第出身,选拔对象基本上是王亲贵族,范围极其有限。而科举制度却与以上选官制度截然不同,它打破了门第身份等因素的限制,从个人报名、考试实施到统一录用的每一个环节体现了相对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成为国家选官用人的重要方式,大多数布衣寒士通过科举考试脱颖而出。尤其到了宋朝,统治者吸取晚唐和五代时期武官飞扬跋扈、篡逆相继导致灭亡的教训,充分认识到以文治国的重要性,更加重视通过科举选拔文官治国理政,从而引起了入仕文人参加科举数量急剧增长的状况。宋真宗的《劝学篇》中有言:“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①汪圣铎.宋真宗皇帝传[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P325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话完全道出了古代人们通过读书学习改变命运、获取功名利禄的教育观和学习观。在“学而优则仕”主张和科举制度的激励下,出现了“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读书重学社会风尚。“寒窗苦读——应试科举——金榜题名——功名利禄”这种人生路线,这既改变着无数文人的命运,也造就了社会大众苦读恋考的独特心态。所以,社会自学风气日益高涨。

(三)“私塾”、“义学”、“书院”的兴起

中国较早地出现了官方的正规教育,即官学。历数官学的形式,西晋时期设国子学,隋代改设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太学。唐代的官学达到了极盛,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加上弘文馆和崇文馆,就是唐代中央官学的“六学二馆”,学生达八千多人。宋代设国子监为官学最高学府,而真正有规模和定制的官学是太学。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它既是国家教育行政机构,也是官学最高学府。官学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均由朝廷兴办,是国家政治体制的一部分。官学完全按照政府机构制定的规则运行,生源主要是贵族官僚子弟。自唐朝开始,逐渐形成“庙学合一”的定制,即文庙与官学合而为一。至明清时期,全国各府州县基本上都建立了文庙,数量多达千余所。由于明代实行“科举必由学校”,士子只有通过考试,才有资格进入官学机构学习,进而获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所以,入官学机构之前学生仍然以自学为主,或者通过社会上其他辅助教育机构学习。

除官学之外,中国古代较早的出现了“私塾”、“义学”、“书院”等教育形式。它们不仅为有志之士参加科举考试提供助学服务,而且是广大民众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私塾”是由私人创办的既承担儿童的启蒙教育,也成为科举应试教育的自学辅导形式。明清时期的地方官府还创建了“义学”(又称“义塾”)主要招收家境贫寒的学生和少数民族子弟。书院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教育组织,自唐代至清末绵延千余年。如宋代最有名的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等。元、明、清三朝书院大兴。书院虽然自元代开始逐渐官学化,但大多数是私人创办的,基本上属于私学性质,或以私人创办为主得到朝廷和地方官府的支持和资助。书院成为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支柱,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育文化传统,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藏书与刻书、祭祀等功能为一体,为学者自由讲学、学术交流以及学生自学与争辩、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了条件。书院制度“赓续长久,一方面因为理学家标榜它‘为己之学’的理想,认为它才可以替代以考试为目的的功利教育;另一方面是印刷术普及后,识字的大众增加,而官学没有办法负担教育这么多人的重任。因此书院就日渐普及,成为辅助官学的机构。”①邓洪波编著《中国书院学规》所作的《序》[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P1这些非官学的民间教育形式的兴起,显现了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多元化和繁荣景象。由此也兴起了经久不衰的中国自学文化传统。

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报考条件逐步放开,如取消身份限制、年龄限制等。历史上除清朝外,唐朝时还允许外国人报考,有多位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读书人在中国考取功名担任官职,充分显示了科举的开放性。西方国家如英、法、美借鉴我国的科举制度建立了近代文官制度。相比之下,我国自学考试制度在继承科举应试对象开放性特点的基础上,开放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报名参加考试者不受年龄、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身体条件等限制,即使狱中服刑的人员也可以报考,真正实现了让人人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真正传承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和科举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自学考试制度与所有其他高等教育形式不同的显著特点是以自学为主。“自学”文化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教育文化,也是很有价值、值得特别提倡的学习方式。国际组织所讲的“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其实就是指自学。所以,中国自学文化传统对自学考试制度的产生影响极其深远。而中国古代官学和民间私塾、书院等辅助教育文化机构的成立,对自学文化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自学考试制度从中汲取营养,广泛吸纳普通高等学校、民办教育机构、社会培训机构、网络教育等教育资源,开展自学辅导,形成了自学考试制度“社会助学”文化的又一特点。从培养选拔人才的角度讲,“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考试文化,是科举制度留给后世的最宝贵的文化思想,也是自学考试制度的文化核心。

二、古代终身学习思想对自学考试制度形成的影响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积淀了勤奋好学的传统美德。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终身学习思想。它们对自学考试制度的形成影响尤为深刻。

(一)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伴随人的一生

孔子提倡人一生应该不断接受教育和学习,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思想不落伍、知识不陈旧,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循序渐进中得到提升。他指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②孙杰,王莹.《论语为政》: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P12-13孔子一生从未间断学习和自身修养,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成为古代圣贤。以上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评价和总结。几千年来,人们把这段话作为衡量不同人生阶段的至理名言。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顺”分别成为一个人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流传下来。正是在“活到老、学到老”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后世出现了不少儒家学者终其一生学而不厌。清代儒学大师孙奇逢在九十岁时曾说,到了九十岁的时候才知道八十九岁时的非;同样,只有到了八十岁的时候,才知道七十九岁时的非。梁漱溟是“中国最后一位大儒”。他在《我的自学小史》中写道:“我的自学,最得力于杂志报纸。许多专门书或重要典籍之阅读,常是从杂志报纸先引起兴趣和,然后方觅它来读的。”③梁簌溟.我生有涯愿无尽:梁漱溟自述文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P9在清末民初的那个战火不断、民不聊生的岁月里,梁漱溟断断续续读完了小学和中学之后,他以超常的毅力自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与宗教、中国儒家典籍等,和当时所有进步人士一样,不辱知识分子的担当与使命,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奋力前行。正因为他一生坚持自学,才取得了别人难以企及的成就。这些优秀范例仍然是激励当代人们终身学习的精神动力。

(二)乐学、好学,增强人的生命力

儒家文化孕育了终生学习的教育文化,以学为乐是儒家文化的一大特点。所以,古人不但注重学习和自身修养,而且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而有趣的事。《论语》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④孙杰,王莹.《论语学而》: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P2开端,导向的是人的自修、自学之道。又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①孙杰,王莹.《论语雍也》: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P78甚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②孙杰,王莹.《论语述而》: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P20《论语·述而》)。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从学习中能享受到快乐的体验、能感受到乐趣的存在,就是学得正确、习得到位,彰显了学习的价值和成果。如果一个人学习到了废寝忘食,乐在其中而忘记一切忧虑的时候,可以说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孔子一生从不以学习为苦,而是在学习中发现了无穷的“乐趣”,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才成为多才多艺、知识渊博的一代圣人。后人继承了孔子“乐学”的思想,并进一步阐释推演。明代王阳明的弟子王艮曾作过一首《乐学歌》,集中阐发了学与乐之间的辩证关系,其中有云:“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於戏!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③龚杰,王艮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P136其中,“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可谓把儒家以学为乐的精神阐述得淋漓尽致。儒家文化提倡人们在学习中寻求乐趣,把乐于学习作为人生的必修课,不仅是因为学习能够增长才智,而且在于修身养性,提升生命的价值。孟子言:“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④方勇评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P157正是因为人的主体生命成为学习之本,所以只要主体生命不枯竭,学习就不会停止,学习始终与主体生命相生相伴。学习能够丰富人的生命价值,提高人生的质量,使生命境界得到超越。

(三)“学者为己”、“学者为人”,读书人的最高追求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⑤孙杰,王莹.《论语宪问》: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P206这里包含着孔子浓厚的怀古情结,强调“为己之学”的重要性。他告诫学生通过学习提升道德修养和价值,让自己成为君子之人。“学者为人”,则指为别人的赞誉而学,或者是为了获得外在评价和表现自己而学习。孔子的学生子夏对“今之学者为人”理解的很透彻,进而提出“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新命题,孕育着后来开科取士的文化思想。这一命题既向夏商周以前古代尊亲合一的用人制度提出了挑战,也是激励平民百姓通过努力学习进入上层社会,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庄严宣誓。北宋理学家张载将“学者为己”、“学者为人”的文化理念推演、阐述的更加明确、精辟。他指出读书人一心向学的崇高理想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⑥《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P320这既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纲领,也是传统教育文化的最高向往。

三、“鼓励自学”、以考促学、以考选才是治国安民的战略选择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国家励学、民间兴学、个人自学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理念基于对儒家通过教育达到治国安民的目的重要性的认识。儒家文化特别重视教育立国,如果一个贤明的君主注重国民的教育,让老百姓接受教育知书达理,国家就好管理了。早在春秋时期,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典籍之一的《礼记·学记》开宗明义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就是主张统治者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通过培养统治人才和化民成俗的工作,达到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的目的。古人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⑦孙杰,王莹.《论语学而》: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P20指的就是让广大民众在接受教育中,明白事理、懂得礼仪,也就不会犯上作乱。这说明,学习已经不是个人的事,而与国家长治久安息息相关。

当然,古人对于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莫过于孔子“学也,禄在其中矣”⑧孙杰,王莹.《论语卫灵公》:论语[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P228的见解。说明了入仕追逐“俸禄”是无数士子发奋学习的主要动力,也是统治阶级以“功名利禄”为筹码招贤纳士的关键一招。商周时期,统治者还没有成熟的人才选拔机制,但存在明君访贤的现象,如“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说的就是周文王访贤的故事。后来贵族纳士,出现“养士”和“客卿制”。秦汉进入封建集权时期,“任子”、“察举”、“征辟”制的推行,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政府励学的作用。而真正打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仕途垄断局面、激励广大士子入仕的还是科举制度的施行。一方面,科举制度体现了国家选拔人才的公开性、公平性,让当时的人们看到了改变社会地位的希望,大量的知识分子走上仕途,跻身显宦,在参与政治、管理国家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录取名额所限,除部分士子入仕从政外,大部分还乡开馆授徒,加入到民间辅助教育教学的行列中来,成为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推进教育文化繁荣发展,使得国家治理与民间文化教育协同发展,和谐共生。

同样,科举制度中这种通过考试分流社会精英人群、有效缓解大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和作用,无疑是自学考试制度产生的潜在文化。自学考试制度诞生的社会政治背景比较复杂。众所周知,发生于我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十年文革,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受到严重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正处于“拨乱反正”的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一系列的社会变革随之而来。就教育领域而言,当时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严重匮乏,普通高等学校因条件等因素限制已无力扩大招生,国家正是急需人才、群众强烈渴望学习的时候,教育供需矛盾大。“青年要上学,干部要学历,国家要人才”是当时国家面临的最大现实。这时候,教育专家学者和国家决策层的人们通过分析研究寻找出路,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学和考试”的办法,迅速作出了在我国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重大决定。1981年1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自学考试在北京、上海、天津和辽宁试点,试点受到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1984年自学考试制度在全国全面实施。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暂行条例》第一条明确,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为了“完善高等教育体系”。这样,自学考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确定下来。建立自学考试制度是落实《宪法》“鼓励自学成才”的一项重要决策,这一决策完全来自对中国传统自学文化和考试文化的自信。

自学考试被定性为学历教育也是吸取了科举制度的文化精髓。顾明远教授指出“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最大影响是制造了学历主义的价值观,这种学历主义价值观一直影响到今天。”①顾明远.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科举制度发展至明清已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具有层级的考试体系,共分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个等级。参加科举考试应逐级推进,不能越级报考。士子通过第一级童试称为秀才,通过第二级乡试称为举人,通过第三级会试称为贡士,通过第四级殿试称为进士。如果把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比作学历层次的话,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是以科举考试为导向和评价手段,以个人自学为主,官学、私学、书院相结合的学历教育制度,只是没有颁发学历文凭而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之初定性为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学历教育形式,也是借鉴了科举考试的“层级”制。自学考试也同样层次分明,设有中专、专科和本科三个学历层次,开考专业涉及理、工、农、医、财经、文史、政法等专业领域,以适应不同层次人群选择自学,满足不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从法律层面讲,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是自学考试的首要功能,而这种功能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②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EB/OL].(1998-08-29)[2017-11-15].http://www.moe.gov.cn/s78/A02/zfs__left/s5911/moe_619/201512/t20151228_226196.html.《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专科、本科等学历层次,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历层次水平的要求应相一致。”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EB/OL].(1988-3-3)[2017-11-15].http://www.moe.gov.left/s5911/moe_620/tnull_2737.html.

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自学考试既是一种教育考试制度,也是一种高等教育形式,可以说是我国最大的“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它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等其他教育形式共同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形式。从价值趋向讲,科举仅仅为封建王朝稳定政权选拔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打通了读书人跻身仕途的唯一通道,具有浓厚的“官本位”思想。而我国建立自学考试制度,为广大社会青年、在职职工提供接受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应考者既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又提高了自身学历层次。自学考试制度是国家建立多元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实践,也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正是自学考试比科举更胜一筹的地方,也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文化和考试文化的创新之处。新时期,自学考试要继续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完善自身文化内涵,创造新的自学考试文化形态。

猜你喜欢
官学考试制度自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浅谈湖北省新高考改革过程中考试制度的变化及应对策略
明清时期太谷县教育刍议
金代的官学教育
宋代书院的发展及其与官学的关系
大学体育课程考试制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