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酉阳县麻旺初级中学校 重庆 409806)
在初中阶段数学是占比相对更大的一门课程,尤其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开始逐渐重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数学课程的教育要求。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教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1]
初中数学本身便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较高的难度,它的学习难度在中学所有学科中都排在前列,其中含有大量的公式和计算,没有好的数学思维无法将其学好。而传统教学方式中老师往往只会教给学生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方式无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只能盲目的做题解题,没有形成一个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导致初中数学成为中学学生的一个大难题。[2]
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效率低下的学习,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之中,老师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让课堂缺乏趣味性,学生很容易感到烦躁而分心,而初中数学这门学科一旦分心,之后老师讲授的内容则很难跟上,在学生学习进度落后的情况下,学生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学生厌学情绪不断滋生,又开始分心,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是不可能会有一个高效的教学课堂,特别这个时期的学生自律能力不高,对于自己没有兴趣的学科往往不会下苦功来弥补上课分心所造成的知识缺漏,产生越学越差、越差越不想学习的思想。最终导致学生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学习效率十分低下。[3]
初中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接下来将针对初中数学课堂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在传统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老师往往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只是在被动接受知识,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效率不高的。想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改变学生以往在课堂中的地位,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学习始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己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水平。而老师应该重点负责每节课教学内容的分类,将课堂的知识点体系构建出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通过老师所给出的体系来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有理数运算的章节中,老师应该先介绍各种运算体系,然后主要让学生进行运算的研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得到的知识远比老师的直接讲授要高效得多。在这样不断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会使得课堂效率提高,对于以后各种知识的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之所以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是因为课堂也存在缺乏互动性的问题,没有互动就会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因此增强初中数学的互动性是极为重要的高效化教学方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讲,还需要和学生产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应该产生互动,从而带动整个课堂的积极性。在一种积极的数学课堂中进行学习是事倍功半的。例如: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解决,通过问题的难易程度来决定是否进行分组解决。在单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合作解决难题时,可以通过每个人的分享来完善自身的不足,从而达到学习的高效化。在解决完问题之后,让学生进行上台讲授思路和过程,老师进行修正。通过自己解决问题,然后讲授一次解题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最后让其主动参与到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改善之前学习的恶性循环。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之中,会有相当多的时间进行数学公式和解题过程的板书书写,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无聊的等待,消磨了学习积极性。而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初中数学教学应该与现代化教学技术相结合,例如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讲授的内容放入PPT课件之中,其中还可以添加图片、音频等元素来吸引学生进行学习。这样不仅仅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让学生在这种新鲜的教学环境中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初中数学高效教学课堂的有效途径,在实现高效化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起到关键性作用,不仅要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利用多种手段来提高教学课堂的效率,创造出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让中学生能够爱上初中数学的学习,并自主进行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