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朝鲜族学校 124200)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要想学好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力,这对于正处于成长关键阶段的小学生来讲,显然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采用传统的教育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课堂参与程度较低,缺乏参与意识。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积极采取有效方式,培养小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形势下,陈旧的教学理念是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考试水平和考试技巧成为老师教学的重点内容,而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老师却很少关注,这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主流趋势,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而且会使小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对以后的深入学习产生不利影响[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帮助小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突破能力提升的壁垒,在深化数学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提升创新意识,进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改革趋势,只有进行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变革,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教育的基本要求,更好的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教师关注的主要问题,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大势所趋。创新能力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主要能力,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竞争的基本要素,由于传统教学过于重视知识的讲解和灌输,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瓶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符合当前课程改革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同时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也具有重要作用。
在传统教育形式下,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因为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灌输式教育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形式,并且老师因为具有一定的授课压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够,一味追求教学进度的情况屡见不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是当前小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升学和考试压力,并且由于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滞后,因此考试成绩成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和老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按照考试大纲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将不能很好的理解数学知识[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可以较少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对于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下,小学数学教学计划都是由老师独立设计完成的,所采用的也都是老师的角度,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计划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参与意识的锻炼和培养,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之下,为了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老师应该对小学数学教学计划进行重新调整,为课堂参与意识培养制定一个相对明确的指导方向[3]。具体来说,老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综合评估,在充分掌握学生基础水平的基础上,对之前的教学计划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情况下,突出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培养,并且把培养小学生课堂参与意识贯穿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除此之外,对于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老师应该对教学计划进行动态调整,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计划不断优化升级,为促进小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全面提升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知识的趣味性是影响接受和理解程度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注重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4]。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的课程压力较重,并且面临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的不利影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知识的讲解和灌输之上,对于课堂趣味性的关注普遍较少,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要想提升教学质量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时,应该对教学的趣味性给予重点关注,并且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积极探索和改进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培养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