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
——流动儿童的精神食粮

2018-02-23 17:57:59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孩童儿童文学流动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聚胜小学 广东佛山 528000)

地处珠三角腹地的佛山市顺德区凤翔小学有流动儿童1187人,流动儿童人数占到学生总人数的72%以上。这些流动儿童中的大多数因为长期与父母分离或随着父母工作岗位的变化,而在不同城市间游走,因此他们有着特殊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相当部分流动儿童表现自卑,感到自己“没有户口”、“生活条件差”、“没城里孩子见识广”。

如何使流动儿童能感受爱,唤醒亲情,有自信,有归属感,和同龄城市孩童一样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是我们一直关注的焦点。近三年来,我们学校尝试将儿童文学阅读引入孩童们的生活学习中,使孩子们找到了精神家园,使他们的心不再流浪。

一、绘本阅读,认识父母亲情,流浪的心不再彷徨

绘本上巧妙的构图,优美的造型,鲜艳的色彩构成的图画对于学龄前少接触课外读本的流动儿童来说无疑是具有吸引力的,而绘本那拟人、夸张的语言,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故事情节更是让孩子们爱不释手。选择什么样的绘本给流动儿童,这是我们需要反复斟酌的。

流动儿童大都有着留守经历,有些孩童即使没有留守经历,但因为父母忙于生计,对于孩童的关注也显著缺乏,流动儿童内心缺少爱,孤独感强,对父母了解少,与父母之间有着或深或浅的隔膜。我们需要让孩子了解和理解父母,让孩子感觉自己不缺少爱,于是我们将一系列认识父母,感受爱的绘本引入课堂中《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做妈妈的都是这样》《永远爱你》《一只想当爸爸的熊》《猜猜我有多爱你》……

《我们的妈妈在哪里》作者古德借着警察叔叔带领小姐弟俩找妈妈的过程,让孩子们说出他们对妈妈的印象。虽然每次对话只有简单的一句,相互之间也并没有什么关联,却逐渐清晰地勾勒出妈妈的完整形象。最后姐弟俩想到“妈妈要我们乖乖地在车站等她。”筋疲力尽的警察帮助孩子们回到车站找到了他们妈妈。然而出现在警察面前的这位妈妈仅仅是位长相平凡、行色匆忙的普通女性,警察不免感到诧异:“这位就是你们的妈妈吗?”“是,她就是我们的妈妈!”可见,在孩子的眼中她们的妈妈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当师生阅读完毕,孩子们争相介绍自己的妈妈时,有的孩童说:“我妈妈是最漂亮的妈妈,她做的饭最好吃”“我妈妈会开车,每天开着的士车送客人”“我妈妈很勇敢,见到蟑螂和老鼠一点也不怕”“我妈妈力气很大,在老家种地的时候一个人能挑很多谷子”。流动儿童的妈妈们在外人眼中是非常平凡普通甚至是缺知识少能力的一个群体,但通过绘本阅读和交流,孩子的口中介绍的妈妈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绘本教会了孩子认识父母,感受亲情。

即使是平时极不爱阅读的孩子,面对这些精美的画面,这些短小而温馨的故事,也渐渐低爱上了阅读,也从阅读中了解了父母,认识了温暖的爱,甚至学会了向父母示爱。

二、午间故事,珍视友谊与生命,聆听中成长

流动儿童的阅读兴趣通常不能短时间内培养起来,午间故事会的开设,使孩童们在主动与被动听故事的过程中逐渐对故事本身和说故事者产生了兴趣。

为了培养孩子们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同时为了在故事中对孩子们进行德育浸润,教会孩子做人。我们每天中午由老师代表通过广播为全校师生讲故事。每个故事都围绕当月德育教育主题。

刚开学的一个月,学校里会有不少新面孔,有一年级的新学生和其他各年级的插班生。这些孩子刚从农村来到城市,或者是从一个城市来到另一个新的城市,来到一个和本地城市孩子在一起学习的新学校,内心的不安和自卑如何排解,其他本地城市儿童对他们的接受度能有多少,能有多快。我们希望儿童文学能好似一剂粘贴剂,尽快让孩子们融入这个陌生而又温暖的集体。

于是我们的老师讲述《笑容不见了》《给姑妈笑一个》《大手握小手》《最珍贵的宝贝》《我喜欢你》……一个个温暖的故事通过老师的诵读传递给每个孩子爱的信息,告诉孩子们学会微笑,珍惜友谊。

安全教育、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永久的话题,尤其是流动儿童,父母安全意识、生命态度的淡薄,以及父母因为忙于生计而孩童需要独自面对和打发许多独处的时光,安全教育、生命教育摆在学校一切工作之首,然说教式的安全教育远不能真正让孩子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和必要。大队辅导员也借助绘本和简短的其他儿童文学作品向学生传递安全教育信息,告诉学生生命的可贵:《狐狸和魔法铜像》《小羊羊的急救箱》《小种子》《会爱的小狮子》都是孩子们爱听的故事。

三、好书漂流,认识困苦与挫折,阅读中坚强。

随着孩子们年岁的增长,阅读兴趣的提升,阅读经验的积累,好书开始在各班漂流,师生共读一本书,开读书会,写读书卡,交流读书心得,在阅读中了解生命,珍爱生命,认识成长与死亡,学会坚强面对人生。《青铜葵花》《草房子》《腰门》《城南旧事》这些书是五六年级孩子最喜欢的。在这些书本的阅读和讨论过程中,孩童们知道自己并不是这世上最苦的一群孩子,书中有很多这样的同龄人,他们面对的困苦和挫折让人难以想象,更认为是无法跨越的,然而他们仍然在艰难地坚强地生活,在试图改变命运。

《城南旧事》这部作品不但丰富了孩子的心灵、陶冶了性情,更是对流动儿童进行生命教育的好教材,在《城南旧事》中呈现的“未婚生子”“精神病患”“受虐儿童”、“弃婴”“婚外情”“幼年丧父”这些沉重的话题不仅是几十年前北京的英子要面对的,也是几十年后在珠三角城市居住的众多流动儿童所面对的社会问题,无法回避。这些话题深入讨论使孩子们将平时积压在内心的惶恐与不安释放出来,英子爸爸教导英子“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也应该成为现如今流动儿童和所有孩童遇到难关时,用来勉励自己的话。

《青铜葵花》描述了一户农家两少年经受苦难的历程和他们各自在苦难面前显示的风度。他们遭遇火灾、水灾、蝗灾的摧残,他们在风雪、严寒、饥饿的折磨中挺立……随着阅读的深入,讨论的深入,流动儿童们也认识到了在面对各种困境和挫折时,我们对待苦难要有一种强劲的风度。

四、亲子伴读,累积亲情与知识,共读中看到人生希望

流动儿童父母从事的工作大都劳动强度大,收入不高,平时基本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还有家长文化水平原本就低,无法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同时他们也认为教育原本就是学校的事情,因此,我们赋予儿童文学阅读更多的期待,期待能通过儿童阅读影响家长,提升家长素质。

基于流动儿童家庭经济条件和父母对于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亲子阅读的书籍都由学校购买,当日师生共读的书籍要求孩童将书本带回家读给父母听,父母按教师要求做好作业,以督促父母能参与阅读。

孩子们读着他们在学校已经和老师分享过的故事,再将这种经验与骄傲和父母分享《我们的妈妈在哪里》《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那个有智慧而又勇敢的狐狸爸爸就是孩子眼中的英雄,正如《我们的妈妈在哪里》一样,在孩子的眼中,爱孩子爱家人的父母就是最伟大的父母。

在孩子的阅读分享本上,家长们像小学生一样记录下听孩子讲故事的感受:“我听孩子读了《爷爷一定有办法》,我也喜欢那位又聪明又会过日子的爷爷,希望孩子也能理解爸爸妈妈平时为什么要节省过日子。”“听孩子读《猜猜我有多爱你》心里很感动,孩子是爱父母的,我们做父母的也是爱孩子的,把爱说出来真好”。“这一个月天天和孩子一起读《腰门》,书很厚,我一直很少读那么厚的书,看孩子每天读得那么有兴趣,饭桌上说得那么起劲,我也喜欢上了,虽然孩子还不是很明白书中的内容,但我感觉到了孩子喜欢书,我知道喜欢读书的孩子不会差,我们的生活有希望”。

儿童文学为孩子们绘写了浓浓的爱,书写了长满理想的情怀,展现了充满活力的学校生活,铺展了幻想想象的空间,孩子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得到了滋润,获得了成长,家长们在与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培养了亲情,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猜你喜欢
孩童儿童文学流动
孩童之道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海峡姐妹(2019年11期)2019-12-23 08:42:20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32
嗯,这是那孩童般永不落空的惊喜
Coco薇(2017年10期)2017-10-12 18:45:27
最美孩童时
金色年华(2017年11期)2017-07-18 11:08:40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创作(2017年3期)2017-06-19 16:41:20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流动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