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 周俊文
科学精神是发展学生语文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科学精神需要通过对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批判质疑能力和探索研究能力的培养来生成。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如何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我校“六环节”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尝试对课堂“合作交流”环节的思维训练进行探讨,以期有益于语文的课堂教学,助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上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是贯穿始终的,之所以划分为不同的环节进行探讨是为了更好地落实思维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那么,如何在“六环节”自主学习课堂的“合作交流”环节激活学生思维,进行较为有效的思维训练呢?根据本人的课堂教学实践和思考,至少有三种可以尝试的做法:寻找引发思维的点,探寻激活思维的线,挖掘生成思维的面。
在课堂“合作交流”环节中,同学们思维的碰撞往往最激烈,灵感的火花往往最活跃,意外的惊喜也往往在此时生成。但是要吸引同学们积极、广泛、深入地进行思考,就必须要寻找到引发思维的点。有了这个点,课堂的思维训练才有起点、切入点。在寻找引发思维的点时,我们需要细读文本,独立思考,一方面要能够于无疑处而问,平中见奇;另一方面要能于有疑处驻足,奇中探异。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写作时苦心孤诣,追求作品一字不易。我们在阅读文本时也应“沿波探源”,通过对字面的阅读,深入作者的内心,追寻作者表达的良苦用心,能够于平淡中见出奇崛,这也正是优秀的思维品质应该具备的特质。
所谓“平中见奇”,也就是在阅读文本时,能够于无疑处而问,由发问而深思,能够见人之所未见。寻找这种平淡的点——“平”,独出机杼——“奇”,其引领和示范作用是非常强大的。但要避免为奇而奇,畸形猎奇,误入歧途。
在《长相思》课堂教学的合作交流环节中,党真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是‘夜深千帐灯’,而不是‘百帐’、‘万帐’呢?”
于无疑处而问,引发了同学激烈的探讨,最终形成了五种不同的答案,涉及作品的欣赏、评价、以及创作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极具启发意义。
其一:“写实说”,欣赏诗词时要注意品味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可得“意而忘言”,而不可拘泥于字面胶柱鼓瑟。
其二:“身份说”,要求关注作者,关注背景,关注创作状态,关注创作风格,尽可能同情地理解作品,进而陶冶身心,涵养人生。
其三:“意境说”,强调诗词意境的重要,同样,文章的立意也很重要——“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会决定词语的选择,句式的使用,以及段落篇章的安排等。
其四:“音韵说”,写文章也要注意音韵节奏的效果,音韵节奏优美则文章流畅自然,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人,能增强作品的美感和艺术性。
其五:“构图说”,源自“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论思想,文学作品讲究形象性,更讲究美感,选用表达时当在这些方面仔细斟酌。
另外,像小说《项链》的开始写到“她也是一个美丽的姑娘”,为什么要有一个“也”,字,最终把课堂的思维导向表达作用的分析,主旨多样性的探讨和作者情感态度的品味。
《孔雀东南飞》课下注释注明诗歌的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为什么不是“古诗为刘兰芝作”呢,这个问题牵引出了对文化常识、表达习惯和时代背景的探讨。这些点作为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点,可以意外相逢,更可以有意“相遇”。
于无疑处而问,见人之所未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可谓平中见奇;当然,有疑问处更不能放过,需要追问深究,奇中探异。
阅读文本时我们常常会遇到疑问的点、矛盾的点、悖谬的点等,这些点的出现是作者的无意之失,还是有意而为,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具体分析,认真思考。因为这些矛盾之处,悖谬之处往往张力十足,极具争议性,常常蕴含着常言所不能传达的韵味,强烈地指引着阅读者去追寻言外之意。这些点往往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是训练学生思辨能力,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较好的引发点。
“奇中探异”正是要抓住文本中有矛盾、有争议、有疑问的点,来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
在《项羽之死》课堂教学的合作交流环节中,王春晓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
“第四段的开头不是讲‘欲东渡乌江’,后来为什么又不肯渡江呢?”
“问”在情理之中,“逢”在意料之外,同学们热烈的讨论更是精彩纷呈。
第七组:渡江是客观的形势,拒渡是主观的选择,项羽的坚守是自己内心的选择:宁可壮烈而死,不愿羞愧而生!
第三组:渡江是天无绝人之路的机会,拒渡是“天之亡我”的坦然,项羽坚守的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的英雄孤独!
第二组:渡江是垓下突围的延续,拒渡是“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的回应,项羽的坚守的是“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霸有天下的豪迈!
第五组:渡江是孤独地苟活,拒渡是生死与共的荣光,项羽的坚守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道义。
第四组:渡江是卷土重来的机会,拒渡是自以为是的顽固,项羽坚守的是匹夫之勇,刚愎自用罢了!
这里的“欲渡”与“不渡”,生与死均是尖锐的矛盾,通过探究我们会发现,正是因为有“生”的机会,才彰显了“死”的独特;正是选择了“死”,放弃了“生”,才强化了更独特,更个性,更耐人寻味的追求。这样思考,也许更接近真实的项羽,更能够明其得失,了其性情,解其情怀。
这种具有思维训练价值的点需要引起关注。像鲁迅先生在《秋夜》中说:“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为什么不直接说有两棵枣树?是重复啰嗦,还是废话?读来隐晦、沉重、压抑……想来痛苦、挣扎,无语……这里潜藏的不正是作者受制于恶劣的环境,压抑之中不屈抗争的言语表达吗?类似的像伏契克的“从窗子到门是七步,从门到窗子也是七步”(《绞刑架下的报告》,像《篱笆墙的影子》中:“星星还是那颗星星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哟,梁也还是那道梁,碾子是碾子,缸是缸哟……”,都是些非常的“点”,意味丰富,我们要奇中探异。
课堂上进行思维训练,可以从文本中寻找引发思维的点,也可以从文本中探寻激活思维的线!
文本是思维的呈现,行文的思路反映着思维的路径和规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文本行文思路的探寻来进行思维训练。
探寻激活思维的线就是要通过把握文本的行文思路,贯通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合理性和严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
在曹操《短歌行》课堂教学的合作交流环节,师生一起通过对“有几问——谁之问——如此问——如何答”几个问题的一路追寻,发现“四问”——人生几何?何以解忧?何时可掇?何枝可依?——之间存在着“起、承、转、合”的关系;“四问”之“问”在“起承转合”之中还蕴含着人生短暂、贤才难得、忧心如焚而又无可奈何的深沉情感;并且“四问”之间也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人生、个人、他人,天下层次分明,纵横交织,境界壮阔的生命画卷。
正是对行文思路的探寻,使同学们的思维活动如线串珠,谨严有序,从而很好地把握了文本的内容,提高了思维训练的有效性。
冯为民老师在《赤壁赋》的课堂上围绕“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三个典型的宾语前置句进行梳理,析言、品文、论道,洞幽烛微,摇曳生姿,丰盈了课堂,成长了学生,可谓“得其环中”。《祝福》中祥林嫂三次来到鲁镇的不同变化,反映的正是人物的命运,时代的悲歌。阅读文本时若能抓住行文思路方面的特点,便是抓住了激活思维的线,可以纲举目张,条贯课堂。
探寻激活思维的线就是要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能够找到作者思维路径的特点,形成课堂思维活动的“主问题”“核心问题”或者“经脉问题”,这样才能更合理,更科学,更严谨地进行课堂思维训练。
课堂上的思维训练,可以从点切入,可以从线入手,也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我们也要善于挖掘不同的层面进行思维的有效训练。
在课堂的合作交流环节,同学们的思维有时也会“旁逸斜出”,有可能“误入泥潭”,也有可能“惊起一滩鸥鹭”;有时是“山穷水尽”,有时是“柳暗花明”。这就需要我们善于挖掘课堂上思维活动涉及的不同层面,在不同的层面,肯定学生思维的价值,纠正他们思维的误区,对思维本身进行反思和批判,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较强的思维能力。
在《项羽之死》课堂教学合作交流环节小结之时,对“欲渡”“不渡”问题的讨论已经超越了问题本身,已经涉及到了作家、作品、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等多个层面。例如以下同学的思考:
吴家丽:在矛盾中展示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正是《史记》描写人物的一种重要方法。
梁潘林子:“欲渡而不渡”的追问,加深了我们对课文的理解,让我们看到了人物行为背后的理念,理念背后的文化,“春秋笔法”意味深长!
陈芬芬: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问题,要回答得让人信服,就必须要关照全文,关照历史,关照作者(比如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等等,所以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
在《愚公移山》的课堂上曾经出现“移山不如搬家”“破坏自然环境”“做法愚蠢,精神可嘉”的论调,这些看法实际上是进入了思维的误区,不能从文本特征入手,无法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而且这种以现代人的自作聪明随意解读文本的思路也是流毒无穷的,这是需要纠正的。
挖掘生成思维的不同层面,具有重要的思维训练价值。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肯定学生思考的价值来强化学生思维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纠正学生思考的偏颇来矫正学生思维的方向性和准确性;两个方面同步进行,必将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总之,“六环节”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中“合作交流”环节是学生进行课堂思维训练活动的主阵地,要想守好这个“主阵地”,就要贮备好“弹药”——寻找引发思维的点,探寻激活思维的线,挖掘生成思维的面,构建“立体防护网”,在这个阵地上让学生的思维能力“百炼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