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双甸镇双甸小学 刘学军
现代教育论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创造的过程,教学良方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去发现的主动探究。那么,在小学科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能力,使科学探究活动深入而有效呢?
探究欲望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在因素,具体表现为学生实践活动的兴趣、态度与意志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有了探究的兴趣与任务驱动,学生的探究才能成为主动探究。所以,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依据教材的特点,有效地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与欲望,促进小学生科学品质与科学素养的形成。例如,在教学《淀粉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播放一个中共地下党传递信息的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视频中的中共党员明明传递的是一张什么字也没有的白纸,后来怎么会出现了有字的情报?同学们在奇怪之余,激起了对现象求索的热情!这时老师适时的演示推进,要求一名学生也来传递一张老师给的机密文件,纸上没有字呀?学生头顶的迷雾更深了,这样的情境下,老师在白纸上喷上了碘酒溶液,白纸上的字显示出来了。这时老师适时提问:看到这个现象,你们有问题要问老师吗?通过一定发散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各种猜测、验证、交流……,在乱而有序的自主实践探索过程中提升学生思考力与实验能力,让教学效果更加有效。
学生的探究活动应该是多维、互动、开放的,可以是个人独立钻研,也可以由小组进行研究;可以师生交流,可以小组交流,还可以全班交流等。这样,通过探究和组内的互动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不仅有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同伴关系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是基本的科学素养,建构主义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与分享的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有充裕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思考、交流,这是他们的权利。例如,教学“分离混合物”时,我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取一些沙和豆子进行混合,然后分组观察讨论“在混合沙和豆子的过程中,沙发生变化了吗?豆子发生变化了吗?”学生热烈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豆子还是豆子,沙还是沙,它们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教师对他们的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可以把豆子和沙分离开?”围绕这个问题,小组中的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充分发挥了合作中集体的智慧,想出各种解决方案:有的将一次性杯子的底扎出些小孔,让沙子离开豆子;有的用棉纱布制成一个简单的筛子;有的采用在白纸上滚动来分离;有的干脆用手当起了筛子……这样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源,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认知、情感去获取、加工,从而产生信息差异,形成交流的欲望,每一个学生发出的信息又成为其他学生新的信息源。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改变那些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教学模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师生互动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
“凡是学生能探究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思考的决不暗示。”作为科学老师,我们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猜想、交流、验证,以及错误的过程中感受成功,同时也体验失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给孩子磨练,给孩子犯错的机会,要让学生明白,科学的知识决不是简单、轻易地就能得出结论,需要自主探索,需要不断地尝试,需要交流分享。如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各种物体的沉浮情况,我为学生准备三组常见的,但经过组合又能揭示一种概念的有结构的材料:体积大小相等,重量不同(铅块、铝块、塑料块、木块);重量相等,体积不一样(橡皮块、萝卜块、塑料块、泡沫块);体积和重量都不相等(铅块、铝块、塑料块、泡沫块)。学生凭借教师提供的条件,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做好实验操作结果的记录,进行比较,发现了材料蕴含的意义:大小相同,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重的物体沉,轻的物体浮;轻重相同,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有关系——小的物体沉,大的物体浮;大小不同,轻重不同,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都有关系——大的轻的物体浮,小的重的物体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与探究的导师,这个导是适时的指导与准备,为学生提供结构材料、为学生提供直接与间接的方法引领。如《怎样加快溶解》一课,研究物体溶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这实验中的变量非常多:水量的多少、水温的高低、是否搅拌、溶解物的量、溶解物的颗粒大小、容器等等,要控制好这么多的变量,对于首次进行对比实验的四年级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将实验化繁为简,帮助学生控制好变量。在设计实验时,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去控制一个变量。如,要研究“有搅拌和没有搅拌”哪种情况使物体溶解得更快,我们要注意控制哪些“同样”的条件?(如相同的杯子中放入相同量的水,冷热相同,一定量且颗粒大小相同的溶解物),哪个条件是不同的?(一个搅拌、另一个不搅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一定的实验动作从侧面引导学生搅与不搅、水温、颗粒大小等对溶解的影响,驱动学生仔细观察,主动探究,及时总结与交流。
多元智力认为,教学评价应包括所有的智力领域,要在真实的情景中观察学生开展并完成有意义的、与学生相联系的各种活动和学习任务,而不应只是在非真实情景下通过纸笔考试进行标准智力测试和能力测试。科学探究学习过程的评价,就是把发现学生的多种智力作为学生智力和能力评价活动的目标,而不是通过这些评价给学生贴标签,应了解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所有方面(学生的智力强项和弱项,学生喜欢和不喜欢的领域等),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走向成功。
在评价学习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科学探究学习过程评价表”,这样的评价,更重视学习探究的过程活动,更重视实践与学习过程中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的能力发展,更重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的培养,科学品格积淀,如提出问题能力、自主探索方法、学生兴趣持续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等。
在探究性教学中,由于它的自主性、开放性决定了学生探究方法的多样性,即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探究方法,视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教学评价时,教师应认真严肃地对待学生之间的差异,不能“一刀切”,应注重评价标准多层,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在注重保护学生自尊、自信的前提下,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教学《做一个小磁铁》时,若有的学生使用了“锦囊袋”中“沿一个方向尝试一下”这样一个带有指向性的问题后得出了结果也可评为优。
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思考问题是多角度的,探究策略都是多样的,学生自我体验是多层的,为充分暴露学生这些真实的内心世界,并使不同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相互碰撞,迸发出新的更有价值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应着力学生的自我评价,这种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指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有助于学生获得最充分的、最合理的教育与发展。
如何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更加有效,它只有正确的理念,而没有固定的模式,更没有标准的答案。本文只是从几个侧面阐述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实践和思考。总之,只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探究学习的灵魂,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究性学习才会发挥它应有的价值,我们的科学课堂才会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