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第二中学 甘肃会宁 730700)
作为高中阶段的重点学习科目之一,化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更可以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科学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使得很多学校和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了使高中化学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就必须将科学精神的培养融入到高中化学教学中,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由于高中化学知识的理论性较强,整体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和枯燥,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甚至厌恶化学知识的学习。加之,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利用板书进行化学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能记录笔记并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种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缺少互动性和参与性,使得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限,使高中化学教学的开展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化学学习抵触心理,让学生勇于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究,从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将化学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实用性。教师还要将科学精神的培养作为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使学生具备科学精神,从而加深对抽象化学知识的理解,便于对化学知识的掌握。[2]
基于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高中化学理论教学,还可以成为沟通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而产生对化学学习的热爱之情,享受化学知识学习的过程,感受化学的独特魅力。例如,在学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相关知识时,若是教师采取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只针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传授,将会使得学生感到无聊,从而出现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出现溜号、走神的情况。为此,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演示“水能生火”的小魔术,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充满好奇,之间教师再进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理论知识讲解,就可以方便学生的理解,并且产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探索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3]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还设置了相应的实验课程。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得到科学探索意识的提升,并且逐渐提高自身的科学精神。但是在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中,通常采取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学生参与性较差,很多学生甚至借此机会进行打闹。为了使学生可以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得到科学精神的培养,教师必须不断丰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使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更好的为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而服务。为此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尽量减少自身操作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化学知识的探究中,培养自身的科学精神。
例如,在学习“钠与水反应实验”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需要转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其中得到更多的实践和锻炼。比如在进行钠的切割环节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亲身进行参与,从而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钠的硬度、外观。进行钠反应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钠在空气和水中的不同反应现象进行观察,从而产生对钠与水反应的深入思考。还可以帮助学生对钠与盐酸、硫酸铜的反应进行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实现一举两得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4]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课内教学同课外教学之间的联系,这也是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精神的需要。但是由于受到高考导向思维的不利影响,高中化学教师过分强调课内教学,常常忽略同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也很少会在课外给学生安排实践教学项目,也没有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科学知识主动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制约了学生化学科学精神的培养。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二对于高中化学这门实践性、应用性、探究性比较强的学科而言,高中化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课内教学同课外实践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偏好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听学知识,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化学科学精神,达成“学以致用”的化学教学目标
基于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创新,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使高中化学教学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教师必须将科学精神的培养作为日常教学的首要任务,转变传统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外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对科学精神培养的全面渗透,从而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让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能力得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