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公共管理学而言,学生仅仅通过“灌输式”教学方法获取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毕竟这门学科注重实践与应用,此教学方法不但没有明显的效果,而且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得不到提高,也就更难让学生运用所学管理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因此,在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类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套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是每一位授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学生认真准备老师课后设计的辩题。因为公共管理这门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创一些辩论式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运用关于公共管理的一些理论知识,来分析和处理现实中的管理学问题。这就离不开在公共管理的课程中,设计一些具有可辩性的辩题,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查找相关素材认真准备。经过多年的教学,公共管理课程已经拥有一部分辩题,但是这门学科的实践会不断更新与变化,因而要保持一些新颖的、与时俱进的辩题就会有点难度,这就需要任课老师时时关注我国乃至世界的时事及一些热点问题,经过深入思考后设计有意义的相关辩题,这样凝练出来的作业布置给学生,才能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辩论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同时教学价值也才能得以体现。
2.鼓励学生多参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对于公共管理类的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不可少,当然在平时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也格外重要。因此,当老师把辩题布置给学生之后,班委应该在规定时间内讨论好活动的整个流程设计或相关要求以及决定好主持人、评委、辩手及其他工作人员。另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锻炼自己的平台,任课教师应该提出相关要求,规定每次参加辩论赛的人员都不一样。这就应保证公共管理课程的辩论教学时数,要求至少开展几次这样的类似活动,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3.教师参与现场观摩并总结。辩论式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是学生,而教师是整个活动的策划者或引导者。教师除了给学生设计一些辩题之外还应在活动现场细致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同时留意现场的布置以及主持人、双方辩手和评委的人员确定、辩论流程的设计等等。特别是开始辩论后,教师在细致观摩的同时,更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会议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需对辩论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优缺点进行总结,既要发现优点给大家参考学习,又要指出问题,并给予改进方法,从而使学生每一次辩论赛都有阶梯式的进步。
4.教师完善辩论方式,班长总结活动。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应该不断总结。因此,每一个班的辩论赛现场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工作的全面结束。课后,班长必须对整个辩论赛的流程情况、辩论式的教学现场、学生的个人表现、存在缺陷、处理问题的一些思考等等进行全面总结。另外,教师在观摩的同时应该认真吸取学生提出的相关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5.抓重点授课,争辩论次数。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大学课堂在重视传授的知识外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处理好课堂与课外的关系在大学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该抓住重点授课,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准备并参与辩论赛,不断增加辩论赛的次数。一个大学一个学期的公共管理课程中最好要有3~4次的辩论赛教学,这样才能将所有学生都轮换一遍,保证人人都参与其中,也能让轮流制的管理正常运行,从而让学生在辩论中成长,在辩论中进步。
6.关心时事,出新辩题。依据与时代紧紧相连的一些时事与热点话题,提出一些新颖且有意义的辩题,能够让辩论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成功进行,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对辩论活动的兴趣。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公共管理的现实问题,深化相应研究,提高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并结合时代发展需要解决问题。因此,任课教师需要多关心时事,特别是一些国家的重要会议、地方人大或国家人大、地方政协或国家政协或是“两会期间”的热点问题,教师都应该熟悉了解会议精神,并研究思考同时凝练出相关的具有可辩性的辩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了解国家大事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辩论能力与逻辑思考能力。
1.辩题的凝练是辩论式教学实践的关键。辩论式教学的关键点是辩题。通过实践证明,一个是否有意义,是否具有可辩性的辩题直接关系到教学能否成功进行。有个好的话题,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参与并且取得相应效果。因此,教师应深入思考与精心挑选,熟悉课程要求,关注时事,提出一些争鸣性较高的辩题,让辩手双方都更好地捍卫我方观点,并结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达到教学预期效果。
2.学生的准备是辩论式教学实践的基础。学生应从多方面准备辩论赛,比如主持人的确定、双方辩手、评委或是背后工作人员的选拔等等。在准备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双方辩手一定不能偏离辩题,应认真查找资料,大范围收集维护我方观点的有力证据。另外,在条件允许下正反方的领头人还须带动自己的队友研究辩论材料,讨论比赛策略,体现团队合作的优势。也就是说,拥有充分的准备给未来的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础,没有课前的准备,就没有教学的成功实践。经过任课老师在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的相关访谈了解到,学生们都认为教学之前的预备工作是整个辩论式教学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主持人和双方辩友都必须对辩论过程非常熟悉,当然双方辩友在获取资料等方面的交流或思考也是不可缺少的。
3.学生的参与是辩论式教学实践的标志。辩论式教学的最大获益者是学生,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得到了提高。往往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参与的学生人数有限,如果任课教师开展这种教学的次数相对较少,那么有一部分学生的参与度就会偏低,就缺少了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辩论式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增加辩论次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具体的做法是采用轮流制度,这样就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都有成长的空间。
4.教师的指导是辩论式教学实践的保障。在辩论式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除了要凝练出有价值的辩题外,还要全方位的指导整个教学过程。虽然说辩论的主体是学生,但是不管是在辩论前,辩论中还是辩论后都离不开教师的耐心指导与细心提议。例如说双方辩手的确定、流程的设计、课件的制作、现场的掌控、效果的点评以及每一位学生的表现等等。只有这样,每一位学生才能取得进步,为成功进行辩论式教学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