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中学 四川绵阳 621000)
高中新课程改革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进一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重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的理念,已成为高中生物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其核心就是加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效果。[1]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实施课程标准、实现课程目标上仍存在许多问题,一些教师要么完全摈弃传统教学观念,要么穿新鞋走老路,这两种做法都是不智之举。传统教学有它的优势,毕竟是老一辈教育家经过长期日积月累总结的教学经验。现代教育理念也有它的长处,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二者各有优势,这就需要教师多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把握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就不要使用以前的教学理念,即课堂教学中要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这时教师要做的事不是完全放手不管,而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去相互探讨和相互提问,否则就会把课堂变成放羊场,学生就会变成脱缰的野马漫无边际地狂奔,这也会背离现代教育理念的宗旨。如讲解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知识点《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时,教师可结合“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奶粉中的重要成分蛋白质对人体影响如此大?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那些重要作用?为什么说它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这样自然而快捷地揭示了课题,为学生进行本节课的探究性学习营造了氛围。只要有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学习起来就会相对容易,这也符合了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将教师的”教”改为”引”,学生的”学”改为主动、积极的参与;不再是教师一直在讲,学生一节课都在听,要让学生这台新引擎自动转起来,他们才会有兴趣朝着既定的方向行驶,而且会越走越有积极性。[2]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中要贯彻探究性学习理念,首先要启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增加学习兴趣,进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以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上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课堂探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必须重视新课引入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导入情境既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典型性,要体现三维目标,又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情,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欲望。如在学习有关生物圈的知识的时候,学生们需要掌握人类与类人猿的起源、自然环境及生存环境等,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这时,教师可采用文字、语言、图表、图像、录音、小品、生活实例等多种方式创设各种条件下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去探求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自主生成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学情和当地教学资源,恰当、及时地策划活动,进行指导,督促学生完成研究报告,组织交流展示等。而非简单地告知学生结论。坚持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要导入情境的设计要灵巧、新颖、简洁,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倡导建设性学习。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的良好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由于种种原因,新教材的不少实验的实施不够深入和完善,有些内容与我校处于城乡交界的现状不大适应,学生的求知欲得不到充分的满足。教师如果能结合当地的教学资源,进行一些经典实验的拓展,就能让学生站在更高、更全面的角度去学习知识和技能,从而解决实际问题,也能从实验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树立探究性学习理念,落实探究性学习行动,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的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中有: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这时,教师可以在以学案为依据的任务驱动式探究交流课堂中,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互动探究,创新理解,运用探究,小结巩固,创新探究六环节,结合阶段性的探究性学习互动评价活动,把课堂的全过程还给了学生。在上完课后让学生自己制作果酒、果醋、腐乳使学生在内化知识的同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敢于探索的精神,掌握独立思考的方法、大胆发言、争辩讨论的技巧、互动学习的策略,获得学习知识的成功情感体验。使学生对探究性学习兴趣化、主动化、习惯化,逐步规范他们的探究性学习行为,训练他们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实,学习知识和获取技能的最佳途径就是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强化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自学能力和收集、处理、表达信息能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力,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
学习生物科学的过程不仅是学习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需更新教学观念,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