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预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18-02-22 14:28何静陈欢宇区凤英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35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效果新生儿

何静 陈欢宇 区凤英

[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预防中的臨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应用价值较高,可以显著降低新生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集束化护理干预;医源性皮肤损伤;临床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12(b)-021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uster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iatrogenic skin injury in neonates. Methods A total of 130 neonat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sampling,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5 cases in each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care was used, 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luster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dopted. The incidence of iatrogenic skin injur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from family membe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iatrogenic skin inju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69%,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ccounting for 20.00%,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neonatal family membe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cluster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preventing neonatal iatrogenic skin injury, and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iatrogenic skin injury and its complications, reduce doctor-patient disputes, 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which is worthy of wide application.

[Key words] Neonates; Cluster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Iatrogenic skin injury;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现如今,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推广,近年来新生儿出生率逐渐升高。随着现代人维权和法律意识不断提升,患儿家属对自身健康维权意识更加明显,使得传统的护理模式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指的是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或仪器使用不当导致新生儿出现原发性疾病无关的皮肤损伤[1]。该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一般,多为人为造成,在常规护理过程中,针对医源性皮肤损伤主要是对症治疗。但是由于新生儿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患者发生皮肤损伤后,容易并发感染,阻碍预后康复及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引发医疗纠纷。因此临床上针对该疾病主要是通过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减少并发症以及医疗纠纷发生。相关研究显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住院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男35例,女30例;日龄0~10 d,平均(5.5±1.2)d。观察组男34例,女31例;日龄0~10 d,平均(5.6±1.1)d。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新生儿并无严重的心、肺、肾等器官功能异常。在接受研究前,均与新生儿家属进行沟通,获得许可后开展研究。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实施常规护理,即当新生儿发生皮肤损伤后,给予新生儿对应性治疗。观察组新生儿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主要对患儿极易受损的皮肤进行统一、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措施,采取集束化管理,具体方法如下。①控制医源性皮肤损伤:责任护士应每天对患儿的皮肤进行评估,加强皮肤护理管理,皮肤特殊情况处理等。建立医源性皮肤损伤处理表,做好早发现早处理[2]。②防控措施:针对护理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压伤、划伤、擦伤、皮肤感染伤、烫伤、尿布皮炎等,采用统一护理防治。严格为新生儿提供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保持床单干净整洁,并满足新生儿的生理需求。对于活力比较强的新生儿,则需要给予小手套,避免指甲划伤。为新生儿剃头发时,需要注意绷紧头皮,避开新生儿骨隆出,输液时注意妥善固定好针头,避免针头脱出,划伤新生儿皮肤。每日定时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避免发生烫伤,一旦发生烫伤需要立即进行冷敷处理[3]。③预防皮肤感染损伤:严格遵守临床无菌操作原则,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静脉穿刺,不宜选择头部静脉。同时需要注意输注时尽量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输注时需要注意控制输注速度。输注特殊药物时需要挂式警示标志[4]。④预防压伤:注意对于需要使用到约束带约束的患儿,约束带下垫衬垫,固定松紧适宜,以能伸进1个手指为宜,15~30 min观察一次受约束部位血液循环,并每2小时松解1次,并更换其体位,及时给予受约束肢体被动运动,必要时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5]。针对使用鼻塞的患儿,需要在使用前,使用水胶体保护皮肤,并用金霉素眼膏保持鼻腔湿润,防止压伤,定时巡视观察患儿皮肤受压情况,及时进行处理[6]。⑤针对易擦伤、粘连伤、接触性皮炎的预防措施:按需要给予软棉垫、水胶体、液体敷料保护容易摩擦受伤部位的皮肤。保持新生儿皮肤干燥,勤换尿布,包裹时需要注意松紧度适宜,每次更换尿布时,需要使用湿纸巾擦拭以后,涂抹鞣酸软膏[7]。如果新生儿出现尿布疹,则在新生儿每次大小便以后,使用温水清洗患儿臀部。必要时,暴露患儿臀部,如果发生溃烂,则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擦拭[8]。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住院患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家属护理满意度主要采用本院自制表格进行调查,分为很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很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现如今,新生儿的出生率逐渐升高,临床上关于新生儿的护理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由于新生表皮角化层非常薄,皮肤屏障作用较差,导致新生儿皮肤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发生皮肤损伤,影响到新生儿的身体健康[9-10]。医源性皮肤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该疾病的发生会给新生儿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疼痛,使很多家属对此表示不满,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目前,临床上针对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防治已经取得了较高的进步,随着护理研究的深入,医源性皮肤损伤已经得到有效控制[11]。

常见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包括压伤、划伤、黏贴伤、擦伤、皮肤感染损伤等,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威胁性较大,除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外,加强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提高预防和控制效果十分重要[12]。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以循证科学作为护理指导,将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结合在一起对患儿实施针对性方案。本研究针对常见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的原因进行探究,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协助并监督干预措施实施情况,以保证护理质量全面提升[13]。

集束化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需保持良好的责任心、较高的积极性、及时处理措施以及独立思考意识。针对容易发生的医源性皮肤损伤进行评估,在评估以后针对患儿的皮肤情况、原发性疾病,进一步落实好防备处理措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还能保证新生儿的健康,应用价值良好[14-15]。本研究中,观察组住院新生儿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3.84%)高于对照组(7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住院新生儿而言,控制医源性皮肤损伤有助于提高预后康复效果,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住院新生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郑晓燕,王凤,金慧玉.超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见性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7):633-634.

[2]何敏.护理风险管理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5,13(3):199-201.

[3]武静.预见性护理对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6):227-228.

[4]陈玉莹.预见性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6):177-179.

[5]欧树婵,陈燕梅,车翠微.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影响[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6,23(7):36-38.

[6]李娜.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22):3511-3513.

[7]韦武燕,伍梦莹,谢寿燕,等.品管圈降低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的效果[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8,25(3):142-144.

[8]张霞.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0):255-256.

[9]张莉萍,戴晓冬,趙静.住院患者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常见类型与原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8):24-26.

[10]代金丽,何华云.护理专案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8):681-684.

[11]姚仁芬.集束化护理干预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2017,46(9):1292-1293.

[12]陈红菊.综合ICU医源性皮肤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3):387-388.

[13]李云英,任永霞.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见性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1):302.

[14]巫金.儿科输液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1467-1468.

[15]倪焱,李楠.临床路径的皮肤护理模式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9):2315-2317.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效果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钛镍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临床分析
超声诊断应用于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两种方法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