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培江 王敏弦
摘 要 以新疆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制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为切入点,以新疆高职单独招生试点院校为样本,调研结果表明:新疆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制度社会认可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一套较完整规范的招考流程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但也存在面试方式欠科学、技能考核形式过于单一、对优秀考生吸引力不足、对民族考生的招生考核办法亟待加强等问题。对此,应从完善“知识+技能”特点的高职单独招生考核模式、建立统一第三方单独招生考核机构、推行单独招生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加大双语考核专家队伍建设等方面加以着力解决。
关键词 新疆;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核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32-0011-04
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单独招生制度改革,是国家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重要途径。高职单独招生按照“单独确定入学标准,单独组织入学测试,单独进行招生录取”三个原则进行招生,学生入校后与统招学生享有同等待遇。2005年高职单独招生开始在上海3所民办高职院校试点,2007年在浙江、广东、江苏和湖南的8所国家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进行试点,并逐年扩大试点范围[1]。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已历经12年,全国参与单独招生的高职院校数量从2007年的8所达到2016年的600余所。单独招生改革的影响力、覆盖的高职院校数、招生规模快速扩大,已经成为国家技术技能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新疆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历程
截至2016年,新疆高职(专科)院校有28所,其中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3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所,自治区示范性院校3所。新疆紧跟国家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从2009年开始探索具有新疆特色的高职院校招生制度改革,单独招生试点学校从2009年的2所增加到2016年的16所,单独招生试点学校所占比例从2009年的9.5%增加到2016年的57.14%。
(一)启动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阶段(2009-2011年)
2009年新疆在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单独招生试点,以后不断扩大院校数量和招生规模,并坚持优先录取民族学生,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还可招收已经取得报名序号的中职毕业生。2011年,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新疆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4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骨干高职院校)进行单独招生试点工作。在试点阶段,新疆参加单独招生改革试点的高职院校全部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社会上对于单独招生考试相关政策理解不足、认可程度较低,招生宣传难度较大,每年参加单独招生考试的人数有限,报到率也较低。
(二)逐步成熟阶段(2012年至今)
2012年,新疆有5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含骨干高职院校)、3所自治区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2013年,新疆有13所高职院校开展单独招生试点工作,明确提出单独招生试点专业应为院校骨干或特色专业,并且为自治区急需紧缺专业,支持试点院校与行业、企业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开展联合培养、委托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校企合作招生、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联动机制。2014年,新疆有14所高职院校开展单独招生试点工作,首次将办学实力较强、社会声誉较好的民办高校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纳入单独招生院校。2015年,新疆参加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工作的职业院校有14所。2016年新疆有16所高职院校开展单独招生试点工作,下达单独招生计划8113名,其中民语系招生计划3328名,占总计划的41%;双语班招生计划1683名,占民语系计划的50.57%。为贯彻落实国家对南疆四地州的优惠政策,单招计划中单列了南疆四地州招生计划,面向南疆四地州招生计划1129名,其中民语系计划699名,占单列面向南疆四地州招生计划的61.91%[2]。此阶段,新疆参加单独招生改革试点的高职院校由国家示范性(含骨干高职院校)高职院校逐步扩大到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普通高职院校及民办高职院校,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单独招生考试认可程度大幅提高,考生报名参加单独招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办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职业院校报考比例达到19,学生报到率也高于统招生。
二、新疆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制度改革取得的成绩
(一)单独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社会认可程度不断提高
2009年新疆高职单独招生试点院校只有两所,招生计划710名。2016年,新疆高职单独招生试点院校增加到16所,由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扩展到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普通高职院校、民办高职院校等,单独招生院校地域分布由经济较发达的天山北坡经济带扩展到经济较落后的南疆。单独招生计划占总计划的比例由首次单招的10%增加到2016年的35%左右。2016年招生计划达8113名,增加了11.43倍,参与单独招生高职院校的专业数逐年增加,并优先安排新疆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以及社会需求量大、就业率高、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招考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吻合程度越来越高,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考生报名人数逐年增加。
(二)形成一套较完整、规范的招考流程
新疆所有参与单独招生的高职院校都能根据自治区招生办公室下达的招生工作计划制定单独招生方案,经自治区教育厅审核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在招生过程中,高职院校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及院校负责、招办监督、自我约束的原则,成立了由院校长、分管校领导和校内纪检监察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单独招生工作,规范招生行为,自觉接受纪检监察、考生和社会舆论监督。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公开考生笔试及面试成绩、考核合格标准、拟入选考生名单、入选专业和录取优惠分值、录取结果、违规处理结果等相关信息,公示无異议后办理相关录取手续。2017年起对面试过程实施全程录像监控,确保单独考试录取公平、公开、公正、阳光。对未完成单独招生计划的可以纳入统一高考计划继续执行。
(三)初步形成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考核办法
初步建立了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在结合学生高中学业成绩的基础上,校企共同组成专家对学生进行面试,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倾向等。对中职毕业生出台优惠政策:在校期间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及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的中等职业学校考生,在毕业当年考生可以向具有单独招生资格的院校提出免试申请,进入具有单独招生资格的院校对口专业学习。与普通高考相比,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商、情商和职业潜能测评。考生可以综合分析招考院校的相关条件选择1~2所职业院校的1个专业进行报考,降低考生报考的盲目性。据调查数据显示,新疆单独招生考生的报到率明显高于普通高考考生的报到率。
(四)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单独招生录取的学生,各试点院校采取了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对单独学生制定和实施专门人才培养方案,对订单教育的单招学生实施校企联合招生和校企协同培养等,具有代表性的是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订单教育,订单教育占单独招生计划的比例每年都在90%以上;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兴通信公司的中兴通讯班,采用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招生、共建实训基地、协同育人等;昌吉职业技术学院与特变电工集团共同制定招生招工一体化方案,校企共同实施单独招生、协同育人,获得企业、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五)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明显
招生范围全部扩大到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学生,只要取得2016年普通高考报名资格的学生均可报考。在招生计划中,逐年加大民语系和双语班招生计划,2016年达到41%,并且将经济落后、条件艰苦的南疆四地州的单独招生计划单列,明确提出录取过程中优先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使少数民族学生的录取率大幅度提高。单独招生专业优先安排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以及社会需求量大、就业率高、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三、新疆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对优秀高中学生报考单独招生的吸引力不够
通过对新疆近五年录取的单独招生考生高中学业成绩、部分普通高中校长及教师、招生院校招生负责人、班主任、授课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参加单独招生考试的考生高中学业成绩普遍较低,高中模拟考试成绩大部分在往年普通高考录取分线以下,部分学生报考专业的目的也不明确。由于面临越发严峻的生源危机,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的单独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纷纷降低招考条件,只要报名参加单招考试就可以录取,学生质量无法保证。
(二)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有效需求不足
当前制約新疆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劳动力素质偏低、专业人才匮乏,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滞后,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强。高职单独招生专业与新疆产业结构的吻合度不够,招生专业趋同性较强,针对新疆特色产业的招生专业较少,存在结构性矛盾。“有效需求”不足,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就不够,校企合作动力就不强,学生报考职业院校的积极性受到限制。在终身教育背景下,具有高中、技工、中专学历的企业员工通过现代学徒制、单独招生等方式进入职业院校继续深造,学习技术技能的积极性也不高。
(三)面试方式欠科学,技能考核形式过于单一
高职单独招生考核方式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新疆单独招生考试方式是高中学业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50%,面试的重点是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倾向,如理解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行为举止等。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的是开放式问题和问答方式进行面试,只能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职业倾向等,对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即专业技能考查欠缺。考生是否具有学习所选专业的能力,在面试过程中很难体现。笔者通过对部分职业院校的招生负责人、面试专家调研后发现,面试由于没有统一考核标准,各校不同考点、同一考点不同考场之间的成绩差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使面试的公平性受到影响。
(四)针对民族考生的招生考核办法亟待加强
新疆单独招生政策从2012年明确提出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学生,2014年将民语系、双语班计划单列,2016年将南疆四地州民语系、双语班计划单列,民语系计划占总计划达41%。由于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受新疆独特的地缘条件、地缘政治、地缘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各民族学生生源复杂,基础差异较大,正常交流存在较大的语言障碍。新疆单独招生面试采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民族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存在一定的困难,影响其考试成绩,导致民族学生招生计划没有达到要求的录取比例。
四、完善新疆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积极营造崇尚职业精神和专业技能的氛围
在新疆,轻视职业教育是观念问题,更是制度问题[3]。长期以来,新疆的就业政策、用人制度不利于职业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对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难以落地。建议通过立法规定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责权利,推进校企合作法制化、制度化。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购买服务等举措,鼓励行业企业举办、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高、改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 建立健全技术技能人才激励与保障制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术、尊重手艺、尊重技能的氛围。
(二)深化产教融合,突破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要围绕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向新疆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倾斜,构建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建议建立单独招生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自治区教育厅对试点高职单独招生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控,教学质量不达标院校取消其单独招生资格。将各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教学质量、就业质量等监控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供考生、家长在填报志愿时选择,督促各高职院校重视教学质量,提高高职教育吸引力。以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为契机,利用单独招生方式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具体可以采用先招生后招工、招工招生一体、先招工后招生的方式,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三)完善体现“知识+技能”特点的高职单独招生考核模式
单独招生作为技术技能人才选拔的重要方式之一,主要目的是选拔有技能特长的人才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因此科学制定入学标准,既是保证招生质量的关键,也是单独招生的根本出发点。新疆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目前采用高中学业成绩和面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由于缺乏客观的面试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面试只能测试考生的职业性,在技术技能测试方面存在缺陷。建议在招生考核评价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增加专业实训技能测试环节,增加考查考生动手能力和初步职业能力内容,改变重知识轻能力、只动笔或口不动手的倾向。自治区招生办公室牵头成立第三方单独招生考核组织,组建由职教专家、高职院校教师、行业企业专家、人力资源专家等共同组成的专家库,统一制定技能考核评价标准,提前向社会公布,供考生提前准备,各职业院校按照评价标准评分,切实把技术技能强的优秀人才选拔进来。
(四)建立适合民族学生的单独招生考核办法,提高民族学生入学比例
为提高民族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能力,建议在学前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统一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授课。在高职单独招生考试中对民族学生单独进行汉语言测试,将其计入测试成绩或将其作为考核加分项。根据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加大对所需专业的双语师资队伍、考核专家队伍建设,便于民族考生选拔和培养,保障民族学生的入学机会。
参 考 文 献
[1]蓝洁,唐锡海.中国高职单独招生改革十年的回顾与检视[J].教育与职业,2015(35):10-13.
[2]新疆高职(专科)单独招生计划通知(2009-2016)[EB/OL].(2016-07-13)[2018-07-19].http://www.xjedu.gov.cn/xjjyt/wjgz/wjtz/index_2.htm.
[3]管培俊.产教融合: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路径[N].中国教育报,2018-0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