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 刘人春
在平时体育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害怕跑步,不愿意参与练习,导致耐久跑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的身体素质一般,跟不上练习强度;二是学生心理上有畏惧心理,怕吃苦;三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笔者针对如何提高耐久跑的教学效果谈了自己的心得。
一、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强意志
耐久跑是一项能反映学生耐力素质情况的运动项目,练习的时间长,对机体连续运动的要求较高。因此,教师要了解每位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采用灵活多样的趣味教学,使学生在愉悦心理中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他们吃苦的精神,并达到一定的练习运动量,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教会学生练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耐久跑的技术教学非常重要。但是,许多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正确方法来练习,导致跑得累、跑不动。耐久跑的正确方法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摆臂幅度不要过大。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激发学生多加耐久跑的兴趣。
三、采用多种练习方式,提高课堂练习效果
采用分组练习耐久跑的方式,教学效果较好。教师可以把学生按性别分成5~8组,一组6~7人;也可以按体能分组,耐久跑成绩相似的分在一组;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提高他们参与练习的兴趣。
1.走跑交替
它采用走一段距离,快跑一段距离的方式进行,强度不大,教师可以适当加长练习距离。
2.匀速跑
教师把全体学生分组,依次出发,匀速跑完一定的距离。教师可以设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强度不大。
3.变速跑
它采用弯道慢跑,直道加速快跑的形式进行练习,各个小组在指定的跑道进行练习,能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心肺机能。
4.领先跑
教师可安排学生按体能分组,慢跑一段距离后,最后一位同学加速跑到队伍的最前方,领跑一段距离后,本组的最后一位同学再跑到队伍的最前方领跑。依次类推,直至终点。
5.追逐跑
两个小组拉开一定的距离,同时出发,在规定的时间或距离内,后面的小组任何一位学生追到或超越前面小组的任何学生,加1分,累计得到的分数;休息一段时间后,反过来进行追逐跑。游戏结束,分数多的小组为胜。
6.情景导入
教师把男女生分组或体能相似的分在一组,教师在课前布置场地,导入情景,设置熟悉的乡镇名称、旅游景点。学生可以自己设计路线,进行一日游跑步活动,也可以利用器材布置情境。
7.图形跑
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场地,在操场上利用彩带、圆锥标志桶等布置圆、三角形、长方形等,让学生分组自由选择图形进行练习。教师也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先跑完所有图形的学生获胜。
8.往返跑
学生分组,进行往返跑接力游戏,第一个学生跑完一定的距离后,绕过标志物返回,将接力棒给下面一个同学。依次类推,全组队员最先跑完的获胜。
9.测试跑
教师把学生按体能分组,每组6~7人,每组选出一名组长。每个小组分到一块秒表,由小组长计时,每个小组跑一样的距离,用时最少的小组获胜。它要求每名成员在一起进行集体练习,速度同步,相互鼓励,合作进步。
四、加强课堂医务监督,注重整理放松活动
在进行耐久跑教学前,教师要详细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对特异体质和身体不适的学生安排见习,课中要加强医务监督,观察和询问学生的情况,及时给予帮助或指导,防止意外或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布置合理课外作业,培养体育锻炼习惯
学生的耐力素质单靠课堂的练习远远达不到理想效果。在课间活动中,教师要安排集体跑步活动,在平时的体育课准备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安排一些慢跑、大鱼网、踩影子等游戏,来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能力。
在耐久跑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合理布置課外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观看一些长跑比赛的录像或视频,并同父母一起进行慢跑、打篮球、踢足球等活动。这样,学生会在长期的练习中,逐步提高耐力素质,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