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观教育的措施探讨

2018-02-22 02:02王柏玲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生态观高中生物教学生物教学

王柏玲

摘 要:工业革命之后,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大大提高,但是生态环境逐步被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本应该将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时时灌输给学生,但是由于升学的压力,许多学校教师并没有专门讲述生态问题,导致现在的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缺乏,日常行为中也没有“绿色生活”的概念,因此学校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观教育的举措势在必行。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态观;生态观教育;高中生物教学

在工业革命之后,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生产,高效率的生产速度使得地球的资源逐渐萎缩,环境逐渐恶化,其中著名的“伦敦毒雾事件”就是环境恶化对人类的警告,各国纷纷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更是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发展的战略思想,积极树立环保意识。学校是我国人才的培养基地,环境恶化的严峻性与环保意识的必要性是最应该传输给学生的。因此,学校对学生进行生态观方面的教育势在必行。高中生物是一门涉及众多生态学知识的学科,学校应该利用这门学科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生态观念与科学的生活素养,逐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深入分析教材

生物教材是生物教师授课的基础内容,在教材的使用方面,生物教师需要将教学理论与实际意义集合起来,表达出教材内容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情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透彻的分析,并将每章每节的教材内容进行衔接,使其连贯起来,这样才能传输给学生正确、完整的生態理论知识。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中详细介绍了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和群落的结构及演替等知识,教师在讲《群落的演替》这节课时可将群落中生物类群的演变与生态环境的演变联系起来,并通过结合实例讨论人类活动如何影响环境进而影响群落的演替等课堂活动,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变迁,从而明白生态被破坏的历史,让学生加深环保意识,从课堂知识点延伸到实际行动中来。

二、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影响教师学生吸收知识的效果,教师通过巧妙的课堂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教师对其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讲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生态认知。课堂导入作为学生思维触发的起点,合适的课堂导入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探索的欲望。生态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生物课堂中可以多使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生态环境现象作为课堂的导入点。例如:在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课堂导入中可以使用“农业大棚红色玻璃和透明玻璃哪种更有利于蔬菜生长?”这个问题引起学生兴趣,作为课堂内容讲述的导入点。再比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中详细讲解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成分等知识,在讲述食物链的知识时,可以将兔、狐、鹰、草等一些事物随机排列,让学生指出吃与被吃的顺序,让学生了解食物链的大概含义,从而抓住学生兴趣。

学生在知识未讲解之前会根据自身经验对导入问题进行解答,并带着验证答案正误的心态学习本节课的内容,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会明白该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的环节设计会使学生更加愿意学习课堂知识,也会加深学生对该堂课内容的记忆程度。通过学习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因素,学生不仅能够正确了解其中的作用原理,还会触发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际的思维。通过食物网的学习,同学们知道每一种生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生态平衡中的作用,更加明白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课堂导入,使学生对学习生态知识充满兴趣,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三、开展实践活动

知识与实践是相关联的教育环节,在生态知识授予过后,教师需要开展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生物老师可以在特殊节日中举办各种环保活动,例如在植树节当天举办“3·12 植树公益行”,通过举办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植树的意义并真正动手植树,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强化学生对保护环境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达到“绿色生活”的状态,实现学以致用的效果。也可以在“地球日”当天举行课堂熄灯10分钟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能源开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意识到能源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珍惜资源的观念。除此之外,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生态保护活动还起到了宣传示范的作用,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身体力行,会唤醒更多社会人士对环保事业的支持,影响更多的人加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队伍中,促使整个社会迈向绿色生活。

在日常的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在课堂讲解过程中进行生态实验,通过模型的搭建与设计让学生直观了解到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各种影响,并鼓励学生上台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生态变化,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只有良好的环境才能带给人类舒适健康的生活,因此环保意识应该深深根植于每一个人心中。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接班人更是应该将其牢牢记在心中,从小树立生态观,并将环保意识付诸于日常生活,只有这样,整个生态环境才能够得到改善,人类才能长久地在这个大环境下生存

发展。

参考文献:

刘红星.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态观教育渗透途径探究[J].新一代,2017(12):124.

猜你喜欢
生态观高中生物教学生物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学生人际交往价值取向的培养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