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地引领学生走近美术作品

2018-02-22 02:02吴克勤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美术欣赏多角度

吴克勤

摘 要:多角度直观感知、多方位发掘意蕴、多措施感悟升华,是引领学生走近美术作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多角度;引领学生;美术欣赏

美术欣赏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许多美术作品对学生来说,与他们的生活相去甚远,因此学生兴趣不大。鉴于此,“如何让美术欣赏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探究的问题。现在,我结合教材实例和教学实践,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汇报如下:

一、多角度感知

美术的欣赏是从对作品的直观感知开始的。学生由于缺少欣赏的方法和经验,对美术作品总是不由自主地用原有经验来进行简单评判。如对写实风格的作品来说,他们要么迷恋作品的写实技巧、逼真的形象,要么希望了解画中的内容和情节,而不是进入真正的欣赏过程。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作品所体现的特点,作品的整体气势、节奏和美感;感知作品的形象、色调、肌理等视觉元素的特点,以及它们组织构成后所产生的外在形式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1.形式角度

就形式而言,引导学生研究画面中的点、线、面、色和肌理美术语言的处理,以及对比、均衡、节奏和虚实等构成关系的运用,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视觉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欣赏外国风景画中,我就《星月夜》与《雪中猎人》等名作的表现形式引发学生想象,对画家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展开辩论,得到了不同的观点:梵高在《星月夜》中,运用旋转而富有动感的笔触,①是为了表现月亮的明亮、闪烁;②是为了表现山村的宁静;③是为了表现笔触的动感。勃鲁盖尔在《雪中猎人》中,运用单纯而细腻的笔触,让山峰、村庄尽收眼底,还运用橙色表现火焰。①是为了表现雪中的寒冷;②是为了表现猎人的纯朴;③是为了表现远处的溜冰等。由此可见,引导学生从形式角度来感知作品,有利于学生的观点更加合理。

2.社会角度

美术欣赏不单是视觉感知的活动,同时也是理解作品内涵的活动,对美术作品要做深入完整的把握,才能达到深刻领悟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如对有一定形象和内容的作品要从社会角度研究作品的人物形象、动作、表情和装束等,或者研究气候、环境、光线等因素是如何创造出这种感觉的。例如:在欣赏中国画家吴冠中的作品《根扎南国》时,我将自然界的树与画中的树形成造型上的对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环境与气候感悟不同造型的树,从季节中寻找树形的变化乐趣,说说画中的树是表现什么季节的,产生想法:画家运用线条和深浅不同的墨块,是为了表现大榕树上盘龙多姿的枝干;运用不同形状的点和色彩,是为了表现大榕树上郁葱繁茂的叶,这样的表现使画面显得更加清新、明快,从而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强烈的形态美感。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形象的描绘、实物的导入、音乐的渲染等方式来掌控学生品悟作品的关注度,提高学生审美的感知力。

3.审美角度

从审美角度感知大师作品的形式、风格、技法等。让学生在欣赏中寻找乐趣。例如:在欣赏画家潘天寿的作品《映日》和齐白石的作品《荷塘》时,我先让学生从中国画的精彩笔情墨趣理念作为起点,让学生体味中国画的用笔用墨。寻找《映日》与《荷塘》作品中不同的点,从审美角度去体验:《映日》中线条强劲并以浓重的墨色(面)与红花(点)相映衬,表现出“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韵。《荷塘》是深秋景色,画中荷梗以有力的线条组合交错,产生丰富变化,无序中有序。线条与色块(面)的交织,犹如交响乐一般。除了给学生分析作品外,我在把握教材理论时,还发挥美术欣赏的优势,结合图片分析概念,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多方位发掘意蕴

美术作品背后往往蕴含着某种意义,如作者深层的思想和情感内涵,或者更隐秘的意蕴等,它通常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体现。教师如果通过巧设内容剖析、认知冲突、审美联想的支点,帮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审美情感的升华,那么,学生就比较容易发掘出作品更深层的意蕴。

1.内容剖析

这里的“内容”不是狭义地指一些主题性绘画中的故事、历史人物或情节,而是指所有美术形象所具有的审美精神内涵。教师结合教材,通过剖析作品内容,将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起来,从而让他们产生表达的沖动。例如:在欣赏梵高和伦勃朗两位画家的《自画像》中,我就人物形象特征的表现手法,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用“三庭五眼”划分“第一印象”,从“第一印象”中寻找最精彩的地方,感知画家不同的气质;从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寻找吸引自己的地方。充分认识自画像,虽然不是处处存在美的内容,但我们可以遵循美的原则和美的规律,使平淡无奇的人物形象变成具有审美价值的画面。

2.认知冲突

学生面对表现性和写意性风格的美术作品时,往往与自己的审美经验有一定的距离,从而产生新奇感,并且与原有的审美心理有抵触的矛盾,这些作品中怪诞的造型、强烈的色彩、夸张的笔触等,都会引起学生不同的认知冲突。而面对抽象风格的美术作品时,学生会因看不到与原有经验相联系的形象而产生诧异、茫然和排斥之感。例如:在欣赏外国抽象、意象作品中,我发现学生兴趣不高。于是,我将这些作品的作者生平和背景介绍给学生,在“读画”中寻找学生的兴奋点,最后我发现:图形的夸张、色彩的怪异,是学生欣赏的着力点。他们对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质疑最多。“这是什么?”“这牛头怎么这么画呀,眼睛怎么画到一侧去了?”“这灯怎么又像眼睛?”“这眼睛这么画是不是立体的画法呀?”等,激发学生顺利地走进了《格尔尼卡》的意蕴。

3.审美联想

著名哲学家、美学家黑格尔指出:“遇到一件艺术品,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求它们的意蕴的内容。那种外在形状的用处就在于指引到这意蕴。”审美的高层次是发掘意蕴,尽管画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定的视觉形象,但它绝不等同于现实,而是作者观念的意象化,实际上也不可能通过有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把丰富的意象毫无遗漏地表现出来,总会留下许多“未定点”。这些“未定点”正是学生联想的着眼,好比我们看到梅花,自然会想起坚贞不屈、傲雪凌霜的性格;看到杨柳吐绿,会联想到春天的来临、万物的复苏。有了审美的联想,才能将各视觉感受链接起来,完整把握和领悟美术作品的美感和意蕴。例如:在欣赏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作品《伏尔加河的纤夫》时,我让学生从纤夫的步态中联想到劳动场景,从劳动场景再联想到劳动号子。让学生从纤夫的表情中去想象他们的艰辛。从伏尔加河的美丽风景,联想画家是为了让画更有吸引力;运用鲜艳而明亮的色彩,是为了表现伏尔加河的美景;运用细腻而富有真实感的笔触,是为了表现纤夫劳动的艰辛,与美丽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多措施感悟升华

学生仔细剖析作品的形象,教师旁白作者生平、社会背景、创作思想和表现手法等,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意图,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我通常采取如下措施:

1.情感体验

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情感”,美术是情感的艺术。审美欣赏是饱含情感的体验活动,欣赏者只有融入真实的感情,才能获得审美感动和审美体验,欣赏者的情感一方面因作品的感染而发,另一方面也可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到美术形象中,从而构成审美共鸣,达到强烈的审美体验。例如:在欣赏“西方现代卡通与中国传统年画”中,我首先让学生了解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区别,然后介绍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不同文化差异,再让学生明白:并不是中国的东西一定很“土”,西方的东西就一定很“洋”;并不是传统的东西一定很“衰”,现代的东西就一定很“兴”。为此,我还采用无锡泥人、潍坊風筝、陕北剪纸、南通蓝印花布等中国传统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激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感悟不断升级。由此可见,教师如果能点燃学生情感之火,打动学生与美术作品进行心理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就能使情感体验变得可闻、可观、可触、可感!

2.合作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心灵深处,无时不在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愿望。”学生的愿望是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这个资源,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对话中畅所欲言,通过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思维碰撞和交融,共享美术作品的精彩与美妙。例如:在欣赏梵高的作品中,我发现学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于是我引导学生对作品像剥洋葱一样层层剥开进行比较分析,找到自己有感觉的地方,请第一小组负责探究作品的表现形式;第二小组负责探究作品的内容;第三小组负责探究作品的主题;第四小组负责探究画家的精神追求。把小组中不同的思想进行交流,展开讨论,引发思考,优化整合,最后领悟作品。

3.感悟创新

对美术作品的欣赏通常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反复感受、体验、玩味、认识的过程,直至达到全面把握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获得高层次的审美享受。欣赏做到既要注意从视觉感受方面把握作品的形式和形象,又要品察和理解美术家赋予美术形象的内涵和意义;既要重视自己的欣赏感受,又要调动自己的联想、想象和理性分析,才能获得独到的审美认识。例如:在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的爵士音乐》时,学生乍一看,能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乐气氛,但经仔细“读画”后发现,画中的线条与色点机械地排列,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一种。我开始让学生寻找好看的线和色,了解作品的意象性,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见解,在归纳众多的见解中得到共鸣: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样的深红、深蓝的色块,仿佛像五线谱上的音符,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悟意,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然而,另一种再现性内容,通过想象也时常从画中显现出来。如井字形的直线像街道、大小色块像建筑物等。学生感到画家运用单纯而明亮的色彩、细腻的笔触,渗透着深沉的、宁静的自然美。

实践证明,以上方法可以较好地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提高美术欣赏的有效性。这样的美术欣赏,就像由一个个兴奋点串起来的、熠熠生辉的珍珠项链,让学生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猜你喜欢
美术欣赏多角度
对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角度思考
一道数列题的多角度思考
多角度写好读后感
一道不等式题的多角度证明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