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强文
下雨啦!
下雨天出行,你会选择带上雨伞还是穿上雨衣呢?现在的雨伞越来越轻小方便,装进书包也毫不费力。当然,雨衣也有它不可替代的地方——若是要骑车闯入风雨中,我们还得靠它来解放双手呢。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现代样式的雨伞和雨衣全面进入我们的生活,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算起来也不过五六十年而已,跟你们的爷爷奶奶差不多年纪呢。那么在这之前,咱们中国人用什么来遮风挡雨呢?让我们从课本中的这两首诗开始,去寻找答案吧!
“蓑衣”是神什么衣?
首先是《牧童》中提到的蓑衣。
蓑衣可是有几千岁的老物件了,在《诗经》中就已经有“尔牧来思,何蓑何笠”(你来这里放牧,穿戴着蓑衣和斗笠)的诗句,说明至少在先秦时期,蓑衣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蓑衣分为上衣和下裙两部分,当然还有与之配套、戴在头上的斗笠。斗笠就是一种主要用竹篾编织而成的帽子,里面还会夹上竹叶、葵叶等材料,用以防水。蓑衣和斗笠相互配合,能将我们保护起来,风雨难侵。风雨稍歇的时候,蓑衣还能铺在地上,作为躺卧休息的工具。瞧,诗中的牧童不就是“不脱蓑衣卧月明”吗?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描写蓑衣最著名的诗之一。诗中描写了春季时节,江南渔夫在青山绿水间穿蓑衣戴斗笠的画面。一点儿小风雨,在“青箬笠,绿蓑衣”面前,丝毫不值一提呢!
蓑衣之所以能延续几千年,主要是因为它便宜又耐用。
“蓑”是草字头,说明蓑衣的原材料与草有关。我国幅员辽阔,制作蓑衣的材料也有南北差异,北方多用高粱叶皮、小麦秆等,南方多用拟金茅(俗称龙须草)、棕皮等。这些材料共同的特点是纤维粗大,晒干后不易吸水,更不易腐烂,而且在大自然里到处都是,便宜易得。人们将它们加以编织,就成了蓑衣。使用久了,蓑衣难免有些地方会破损,此时只需要用同样的材料稍加修补,它就能“满血复活”了。
当然,蓑衣也有无法克服的缺点——太笨重,不好收纳。不过,即使现在已经有了更加轻便的雨衣,对于这个相随几千年的“老伙计”,一时间,人们还真难以割舍呢!在一些农村地区,它依然是农民伯伯遮风挡雨的不二选择,比现代化的雨伞和雨衣更受欢迎呢!多想e点儿
古人就地取材,用身边的植物制作出斗笠和蓑衣。那么,咱们现代人使用的塑胶雨衣又是怎么发明的呢?
此“伞”非彼“伞”
《舟过安仁》中,渔家小童将伞当成船帆耍了起来。不过,他们玩的伞可不是咱们常用的伞,而是现在已经很难见到的油纸伞。
相传上古的黄帝时期,就已经有了伞的雏形。不过,那个时候,它还不叫“伞”,而称为“盖”或“华盖”,由羽毛或丝绸等贵重的材料制成,装在马车上,专门给帝王等重要人物遮风挡雨防日晒。在秦始皇陵出土的彩绘铜车马上,就有一副巨大的车盖。这个车盖可不简单,拉动柄上的机关就可以调节车盖的倾斜角度,以此遮挡不同角度射来的阳光。
后来,不管坐不坐车,也不管是否刮风下雨出太阳,帝王或重要人物出行时,通常都会让人在后面举上一把华丽的“盖”,以此作为重要的仪仗设施来彰显自己的身份。
民间的伞,传说是战国时期工匠鲁班的妻子发明的。这种伞用兽皮作伞面,已经具备了收拢的功能。当然,这仅仅只是传说而已。比较靠谱的说法是,较早时候,人们使用一种叫“簦(dēng)”的东西来遮风挡雨。簦,其实就是加了一根柄的斗笠。后来人们将斗笠改良为布面或纸面,就成了伞。
越谣歌
[两汉]佚名
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
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连为君下。
这首两汉时期的民谣,表达出对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友情的希望。其中,“笠”“簦”代表贫贱,与“车”“马”相对,说明“笠”“簦”在当时已经是平民百姓的常用物品。
终于轮到油纸伞上场了。它们确切的发明时间,我们已无从知晓了。大约到南北朝时期,可以收拢的油纸伞已经出现,并在宋朝普及开来。可别小看了油纸伞,虽然今天已不常見,但现代的雨伞可都是它的直系子孙呢。
油纸伞以竹子做伞架,油纸做伞面,可开可合,携带方便。伞面上往往还绘制着精美的图画,让油纸伞同时又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品。
油纸伞之所以能挡雨,桐油功不可没。人们从油桐树上取下种子,压榨出桐油,然后涂抹到伞面上。桐油在空气中被氧化后,会在伞面上生成一层致密的漆膜。这层漆膜附着力强,不仅能防水,而且耐热,即使是酸和碱也拿它无可奈何。由于桐油实在好用,人们还将它涂抹在布料上,制成了布料伞面和油衣(油布雨衣)。
18世纪的时候,油纸伞被带到欧洲,欧洲人这才摆脱了没有合适雨具,一遇下雨就只能被淋的窘境。后来,他们将油纸伞改良为钢架布面伞。这种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携带更加方便的新式雨伞一出现,油纸伞便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功用,现在大多登上了工艺品的展架。
多想一会儿
一般情况下,水是纸的天敌,一遇到水,纸就变得软绵易破。但是在涂上桐油之后,纸也能将水拒之门外。那么,现代的布面雨伞又是靠什么挡
住雨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