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三维目标实施中“整体化”的探讨

2018-02-22 03:38金香兰崔莲花
新一代 2018年18期
关键词:課程整体化三维目标

金香兰 崔莲花

摘 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课程三维目标转变了传统教学的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的兴趣和主观性等种种的弊端。但是,由于对课程三维目标缺乏理论性指导、没有正确地理解三维目标的本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给教师带来了不少的困惑。其中,课程三维目标转换成教学目标过程中如何处理认知领域的目标和情感领域的目标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的整体化和一体化成为了主要的关注点和争议点。为了正确理解并实施课程三维目标,本文通过解读相关研究成果梳理和明确各领域课程目标间的关系以及在教学目标中的体现。

关键词:課程;三维目标;整体化

一、对新课程三维目标“整体化”的争论

新课程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体现为两种极端倾向,一种倾向是坚守“双基”阵地,忽略“过程与方法”或“情感、态度与价值”;另一种倾向是过分关注后两者的达成度,堂堂课求新,脱离“双基”而玩方法游戏。如何协调课程三维目标,在同一课堂能否同时实现三维目标,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必须涵盖三维目标等问题是新课程三维目标在具体实践中出现的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学界对课程三维目标的争论经历了解读、争论、反思等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能否整体实现三维目标的争议成为了探讨的核心问题。在解读阶段,不同学者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对新课程三维目标进行阐释、提出实施策略。在争论阶段,课程三维目标能否整体实现有两种相互独立的观点:一种是能整体实现,一种是不能整体实现。认为课程三维目标无法整体实现的学者从实现三维目标的客观条件出发,指出教师对课程目标的认识程度低、教师素质有待于提高、评价机制有待于改善等因素来论证三维目标的整体实现的可能性较少。主张课程三维目标可以整体实现的学者认为,应该把三维目标更细化、系列化、学科化;或者从三个维度理解三维目标;或三维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在教学中,不可能完成了一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

到反思阶段,学者开始反思其原因并探讨有效整体实现三维目标的策略。当前三维目标在实践中遭遇尴尬的原因在于对三维目标及其“三维”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不到位所致,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其原因在于三维目标的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和认识上的误区所致。对整体实现三维目标的策略的反思中指出了“三棱锥模型”、“立方体模型”的不足,指出了三维目标整合的KAPO模型,重新构建教学过程。

二、新课程三维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课程三维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不是等值重要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应有轻重之分;三维目标中任何一维都可成为“抓手”,通过这一“抓手”从而达成其他二维目标;三维目标的实施不应追求形式的完整统一,教学设计的“分开”不是教学过程的“割裂”。

课程三维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的主要难点在于对情感领域目标的设计和实施。在三维目标中,情感领域的目标为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终极目标,但是由于它比较抽象、难以用精确的语言加以界定与量化,实践中更难以深刻理解与具体操作。具体表现有附属的情感教育,外在的、生硬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实施方式不当。[]

三、新课程三维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在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教学目标作为课程目标的下级目标,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均衡地出现,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去整合,通过一维目标的实现来抓其他目标使之有机地融为一体。只有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成为有机的整体才会产生最大效力。

从情感目标的特点来看,教师要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情感目标与认知目标不同,认知目标是外显的,是每一节课、每个单元必须完成和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学习目标,是可以传授和检测的,是“摸得着、看得见的”。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具有主观性、体验性、内隐性等特点,它既不能通过生硬的讲授来实现,也不能靠某一节课来完成,更不可能一节课一节课具体罗列出来,而是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既要有机的结合课程教材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又要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境和氛围,脱离具体内容和情境而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

学生主体体验是有效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切入口。情感目标的实现是要靠教师的一种教学意向,情感目标成为一种内在教学品质和自觉教学行为,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通过师生交往、生生交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去领悟。只有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融为一体,才能保证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廖晓翔.实践与反思:新课程的“三维目标”[J].教育导刊,2005(5).19-22

[2]何兰芝,何兰芬.“认知”与“感动”——教学中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关系[J].新课程研究,2009(11)总167,15-17.

[3]魏宏聚.新课程三维目标在实践中遭遇的尴尬与归因—兼对三维目标关系的再解读[J].中国教育学刊,2011(5).36-39.

[4]谢淑海.我国新课程“三维目标”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6).55-59.

猜你喜欢
課程整体化三维目标
表演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整体化教学理念探索——以台词课为例
考虑整体化层作用的空心板梁桥横向分布计算与承载能力分析
《乡愁》教学设计
人子课程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情是语文教学的魂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How to make questioning more efficient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