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医药卫生报》为样本剖析专业报发行现状、面临的困境,对新媒体冲击下如何创新专业报发行工作进行思考,谋求巩固行业舆论宣传阵地的破解之道。
关键词 专业报;新媒体;原创内容;发行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21-0118-02
发行工作曾经被称作报纸的生命线。发行量标示着报纸的受众占有量,是报纸影响力、传播力的直接体现。更直白地讲,发行量的大小与报纸广告收入的多寡呈正相关,是报纸实现二次销售,影响力变现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形势下,传统纸质媒体的生存发展经受着的考验和冲击,直接表现也就是发行量的大幅减少,广告收入的断崖式下滑。
作为河南卫生计生系统的行业内报纸,《医药卫生报》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和挑战。然而,基于行业特点和优势,以及医药卫生报的发行工作现状,我们认为,在没有更好的转型出路之前,深耕行业资源,转变工作模式,报纸的发行工作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在一个省域内做强做大,守牢行业舆论宣传阵地,是不成问题的。
1 了解发行现状和受众的期许
同很多行业报一样,由于长期囿于行业内部,《医药卫生报》从来没有像都市类报纸一样,经受过真正的市场洗礼。在都市报的发行模式经历了顺应市场需求的“三次创新”的过程中,行业报始终安于一隅,在行业内发行,过着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吃穿不愁的“小日子”。
从进入21世纪初以来的十几年间,我们曾经多次萌生过把发行阵地扩大到行业外的普通群众中的想法,但都没有迈出实质性的一步。是该走出行业,面向社会大众发行,还是坚守行业阵地,深挖行业潜力,一直是求发展路上困扰我们的一个命题。
2017年初,我们历时半年时间,在读者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医药卫生报》受众分布为:67.2%为乡、村医务工作者,16.8%为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医护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14.3%为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医护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省直单位占1.6%。在受众“口味”问卷中,我们得到的反馈80%是想从医药卫生报获得卫生政策、法规,各地卫生工作好经验、做法,上级医院临床技术信息,基层适宜技术等等。而这些正是我们报纸的主要内容,也是我们作为专业报的强项。
当然,也有不少读者渴望改变传统的阅读形式,向我们提出了“把报纸办到新媒体上”的建议,其中的一些想法和提议給了我们很多启示。
读者的认同和期许,让我们在众声喧哗的全媒体时代感受到了一种暖意和责任,也坚定了我们立足行业,做好自己,坚守本分,找准定位,“不求有多广,但求有多专”,服务好受众的信心和决心。
2 深耕行业 办医务人员自己的报纸
目标一旦确定,立即行动,把所有版面梳理整合,针对不同层次读者群体的口味和需求,修正定位,完善内容。一版、二版、五版是新闻版面,以宣传各级卫生计生政策、经验、举措为主要内容。我们的报纸是周三报,受刊期的限制,新闻的新和快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就围绕行业重点工作和社会热点,在报道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做到日常报道及时准确,重大报道强势到位,热点报道做深做透,典型报道权威有力。我们围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健康扶贫、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重点疾病防治、卫生监督执法、“369”人才工程建设、中医药强省建设等重点工作,精心策划,浓墨重彩,提高报道深度、加强报道力度、增大报道声势。其中,“喜迎党的十九大 砥砺前行这五年”“健康扶贫看基层”“医患好故事”“援疆纪事”“我为正能量代言”“凡人亮点”等栏目,深受读者欢迎。为配合我省卫生计生系统纠风专项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在一版开辟了“扬清风 树新风”栏目,组织报道力量,深入基层采访,紧扣此次专项治理落实主体责任,治理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的实质,反复宣传如何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与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责任,不仅显示出了报道的深度,也使群众对纠风充满了期待。被省新闻出版局审读专家赞为:“医疗卫生领域扬清风、树新风,《医药卫生报》功不可没。”组织《健康热点面对面》大型报道,每期围绕一个热门话题或一种疾病,采取广泛互动的形式,进行座谈,多方位解读相关问题。审读专家认为“堪称热点问题报道的又一成功样本。”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对于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现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健康扶贫工作也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的民生工程,如何在做好健康扶贫新闻报道的同时,也能够凭借政策的东风扩大报纸的影响力呢?我们主动跟河南省卫生计生委扶贫办沟通,联合出版《医药卫生报·健康扶贫特刊》,第一期就印刷近20万份,将河南省的健康扶贫政策和健康卫生知识用漫画、流程图等简明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发放到全省18个省辖市重点人群之中,不仅让老百姓更详细地了解健康扶贫政策、卫生健康知识,还提升了报纸的知名度。
临床荟萃、管理论坛、天使之声、卫生文化、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中医药周刊的视界版、临证、杏林版,基层卫生周刊的乡村视角、诊治参考、乡医课堂等专业性强、具有明显行业特色的版面是彰显专业角度和健康深度的利器。我们着眼做专、做深、做透、做活,对这些版面的内容进行进一步优化。以栏目为抓手,扩大撰稿群体,培育行业内专家写稿队伍,提升稿件质量,增强权威性、指导性、实用性、可读性。
3 借力新媒体 增强与读者的黏合度
在传播过程中,受众能够参与到报纸的内容构建中,有助于增强报纸与读者的黏合度,拉近二者的距离。然而,传统报纸上的“编读往来”板块已经远远不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编读沟通的需求。我们就在原有“连心桥”“答疑释惑”等栏目的基础上,借力微信、网站等网络媒体优势,进一步增加互动新闻的内容量,鼓励读者以提问、爆料、热线等方式参与我们的新闻策划、版面策划,以提升报纸与受众的黏合力。
在报社官微上,我们和河南省卫生计生委行政审批办公室联合开办“记者跑腿儿”栏目,放下身段儿,就卫生计生政策相关问题为读者跑腿儿,解疑释惑,寻找最权威的答案。开办“健康访谈”视频栏目,邀请省级名专家就常见病、多发病做视频访谈。截至2018年9月底,已邀请148位专家,录制170期节目。节目在报社官方微信、网站以及今日头条、百度百家号、腾迅、新浪、搜狐等视频网站上传播,最多点击量达到110万次,效果良好。还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力量开展了直播业务,手术直播2场,会议直播12场,直播总访问量益达76.57万,总关注数3.14万。这些栏目都同期在报纸的固定版面以文字形式加以呈现,与微信上的内容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深受读者欢迎。
自2018年5月起,报社主办了“药斗杯”首届河南省医护人员发明大赛活动,旨在通过加强医学创新成果转化,推动和保护来自一线医护人员的优质发明创造,充分体现医疗创新的价值。历时五个月的参赛报名及筛选,我们收集到参赛作品达338件。大赛分网上展示、初选、网络投票、评奖、成果转化等环节,85项发明脱颖而出。10月24—25日,我们在郑州举办了首届河南省医护人员发明大赛颁奖典礼,全省各级医疗机构负责人、医护专家以及国内医院管理、医疗产业投资专家、获奖项目作者等400余人参加了大会。大会现场,5家企业、医院与参赛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约,将逐步实现科技成果的产品转化。这次活动,又一次成功为报纸“吸粉”。
我们做的这些尝试和探索,使我们扩大了格局,开拓了视野,也增强了信心和勇气。每年的年底和第二年的年初,是行业报纸发行的关键时期,今年的发行季节,我们摒弃了迟疑和惶恐,再一次确立了“以内容赢得受众”的发展策略,也瞄准了新的发行量增长目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立足行业,把握主旨,主动融入,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在正确导向上下功夫,在守土尽责上下功夫,在提升素质上下功夫,一方面报纸扬长避短,发挥纸质媒体的准确性、传阅性、可保存性的优势,为读者提供独家权威的特色内容;另一方面,积极促进报纸和新媒体的有效融合,丰富传播手段,利用新媒体表现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等特点,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增强报社的生存能力與竞争能力,更好地为河南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鼓与呼。
参考文献
[1]冯增田.我国报业集团产业扩张研究[J].中国报业,2012(10):133-134.
[2]安冰.基于媒体融合背景的传媒产业发展模式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16(24):289.
[3]张可为,英皓.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传媒产业发展动态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7(10):105-106.
作者简介:陈琳君,主任编辑,负责报社采访、编辑工作,微信、微博新媒体采访编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