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仲森
摘 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培育“四有”新人。国网东营供电公司注重提升素质,创新活动载体,着力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改进作风、真抓实干,积极争创“四个最好”,队伍素质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探索 研究
近年来,国网东营供电公司上下牢固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幸福新东营的发展目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探索出了一条文明建设之路。
一、以科学理论为武装,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和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深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倡导和树立“四正”理念(领导干部讲正气,党员干部使正劲,全体员工干正事,弘扬正能量),坚持学做结合、以学促做,推动学习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创新学习教育管理体系,做实做优活动主体。举办庆祝建党97周年专题党课、红色教育、演讲比赛、“难忘那年入党时”征文大赛,召开“忆党史·学先进·当先锋”专题党课活动,公司两名党支部书记在省公司党建专业调考中获奖,党员党性修养和队伍素质持续提升。建立专题网站、微信群、博客,下发简报,组织开展学习笔记展评,促进党员学习交流。在东营电视台、《东营日报》头版播发刊发公司“两学一做”特色做法,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二、以道德教育为结合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以文明创建工作为抓手,将公司思想教育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优化公司、支部、班组三级先进典型库,多角度培育典型,聚焦最美身影、最美心灵、最优业绩,多层次宣传典型,搭建丰富的平台,多渠道运用典型,促进重大典型脱颖而出。坚持以德育企,创新载体,深化“四德”教育,推进“海蓬”志愿服务制度化开展,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党徽戴起来、责任扛起来、形象树起来”,结合实际、細化标准,常态开展“三亮三比”主题活动,围绕急难险重任务深化党员突击队、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创建,定期开展“做合格党员、当安全卫士”“党员身边无违章”“党员身边零投诉”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三、以科学管理为抓手,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全面加强组织人事制度体系建设,健全完善规范科学的选人用人工作机制。着眼于公司事业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完善年轻干部发现储备、培养锻炼、选拔使用和管理监督的全链条机制,坚持实践育人,强化政治历练,优化成长路径,注重多岗位、跨专业历练,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把组织培养和个人努力结合起来,注重“精准滴灌”、建立“成长档案”、实施跟踪培养,健全“上挂下派”等双向培养锻炼机制,保证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1~9月份,完成售电量143.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4%,电费回收率100%。截至9月30日,公司安全生产记录达9862天,在全省各供电企业、全国同类型供电企业中保持“双第一”。没有发生影响稳定和影响企业形象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
四、持续深化“海蓬行动”,打造责任国企形象
自2011年以来,公司凝练出“扎根基层、自强不息;担当履责、蓬勃发展;真情服务、众志成城;善小常为、无私奉献”的海蓬精神,正式树立起“海蓬行”的大旗。6年多来,市县公司2000余名员工全部参与,叫响“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我是党员我奉献,我当海蓬我快乐”的口号,广泛开展“三尽三联四助”活动(在家庭尽孝、在公司尽心、在社会尽责;党委联系企业客户、党支部联系贫困户、班组联系困难学生;“爱心助残”“扶贫助困”“尊老助老”“金秋助学”),形成了公司总体调度、支部各有特色、员工积极参与的常态工作机制。累计组织捐款70余万元,帮扶困难家庭3000余户,开展“爱心助残”活动580多次、“尊老敬老”活动1760多人次,走访慰问抗美援朝老英雄、孤寡老人、老党员1023人次,救助困难学生890余人次(其中40人考上了大学)。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例如韩冬连续14年献血14400毫升,相当于成人总血量的3倍,荣获“感动东营十大好人”、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张新玲带动同事为西藏贫困儿童捐献千件御寒衣物;营销部女职工成立“爱心妈妈”集体,多次到市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为他们送去洗衣机等慰问品,有效带动了其他职工。“海蓬行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有效彰显了责任国企形象。
五、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服务美丽幸福新东营建设
公司着力实施简化电力专项行动,全面落实“一次办好”要求,着力打造环节少、时间短、造价低、服务优的供电服务新模式。今年以来,国网东营供电公司实施“新时代·新彩虹·新服务”为民服务十大工程,深入推进“四三二一”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高压环节压减50%、低压现场一次办结率达85.5%,线上办电率99.7%,办电资料精简57%,“一次办好”的业务体系初步建立。近期,山东省职能办发布了《全省17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报告显示,东营市获得电力跑腿次数1.5次,低于全省平均值6.25%;办理时长8.8个工作日,低于全省平均值27%,简化获得电力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精神文明需要常抓不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良好环境,把文明创建工作深入、持久、健康地开展下去,加快推动各项工作创出特色、走在前列,争创新时代“四个最好”新业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积极贡献,是每一个国有企业面临的时代课题。
(作者单位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