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膝骨性关节炎晚期患者术后的影响

2018-02-22 06:45张颍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膝骨性屈曲置换术

张颍伟

(河南省临颖县中医院骨科 临颖462600)

膝骨性关节炎为膝关节的一种退行性改变,多发于老年群体,具有发病率高、起病缓慢、病程长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其发病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1]。患者膝关节软骨增生、变性甚至破坏,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畸形、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增加致残风险。因此,应及早予以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合理有效的治疗,以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理疗或关节镜清扫术治疗,以缓解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症状,但对晚期患者治疗效果欠佳[2]。本研究选取我院膝骨性关节炎晚期患者65例,旨在研究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对其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膝骨性关节炎晚期患者65例,均为单膝发病,男31例,女 34例;年龄 57~81岁,平均(67.31±7.52)岁;病程 3~15年,平均(8.46±4.57)年;左膝 41例,右膝24例。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均经X线检查可见关节腔变窄,且伴有骨质增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畸形,屈伸活动受限;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曾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前存在胫骨近端、胫骨平台、股骨远端骨折病史;临床资料不全。

1.3 手术方法 均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全麻后采用气囊止血带止血,于膝正中行一长约20 cm纵向切口,沿髌骨内侧切开关节囊,确保膝关节完全暴露,明确膝关节损伤程度,然后清除半月板、髌骨滑膜、脂肪垫、骨关节赘生物、前后交叉韧带;依据损伤程度截骨,胫骨截骨进行髓外定位,平台后倾角度为3°~5°;股骨截骨进行髓内定位,外翻角度为5°~7°。检查关节间隙对称度,调试试模至肢线正常,确定关节内外侧平衡后置入适宜假体,以骨水泥固定,止血,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加压包扎患肢,以冰袋冷敷髌前,术前屈曲畸形者皮牵引7 d。采用抗生素(3~5 d)常规预防感染。术后2 d拔出引流管,术后第3天借助助行器下床活动,锻炼股四头肌肌力,被动训练初始角度为40°,以5°~10°/d逐渐增加,出院时≤90°。

1.4 疗效评估标准 均于术后6个月采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包括功能、疼痛、稳定性、肌力、活动度、屈曲畸形6项,共0~100分,评分越高提示膝关节功能越好。优:>85分;良:70~84分;中60~69分;差:<60分。优良率=(良+优)/总例数×100%。1.5 观察指标 (1)疗效。(2)对比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HSS评分、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伸直度、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共0~10分,评分越高提示疼痛越严重;生活质量采用健康状况简明量表(SF-36)评估,共0~100分,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共0~100分,评分越高提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3)并发症。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HSS评分、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伸直度、VAS评分、SF-36评分、Barthel指数)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本组65例患者中治疗后优43例、良18例、可4例、差0例,治疗优良率为93.85%(61/65)。

2.2 膝关节功能 患者术后6个月HSS评分高于术前,膝关节屈曲度大于术前,膝关节伸直度小于术前(P<0.05)。见表 1。

表1 术前及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比较(±s)

表1 术前及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比较(±s)

时间 n HSS评分(分) 膝关节屈曲度(°) 膝关节伸直度(°)术前术后6个月65 65 t P 45.03±6.28 81.36±5.96 33.830 0.000 101.32±9.43 112.51±15.71 4.924 0.000 7.03±1.06 5.34±1.02 9.262 0.000

2.3 VAS评分、SF-36评分、Barthel指数 患者术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术前,SF-36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术前(P<0.05)。见表2。

表2 术前及术后6个月VAS评分、SF-36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分,±s)

表2 术前及术后6个月VAS评分、SF-36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分,±s)

时间 n Barthel指数 VAS评分 SF-36评分术前术后6个月65 65 t P 47.03±4.06 65.34±4.32 24.900 0.000 7.62±1.64 4.03±1.32 13.748 0.000 41.37±5.26 58.64±6.48 16.683 0.000

2.4 并发症 本组65例患者中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及膝关节迟发性感染,3例(4.62%)切口延期愈合;2例(3.08%)出现早期感染,其中1例1周内经关节镜清创、引流后痊愈,另1例术后1周关节腔内有脓液,开放清创后引流,经万古霉素治疗后痊愈。

3 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长期受压,导致关节面与关节软骨磨损,最终发生退行性改变,造成膝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行走等活动[3]。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能有效去除病变关节组织及骨赘,矫正畸形关节,缓解关节炎引起的疼痛,进而改善膝关节功能。术中采用膝正中切口内侧髌旁入路操作简单,能充分暴露膝关节,避免皮肤感染向深处扩散,但可能影响髌骨血运[4]。全面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具有严格的操作指征,术中应确保截骨的准确度及精确度,注意根据截骨平面放置假体,髌骨假体偏内,股骨假体偏外,保持膝关节外翻5°~7°,内外翻加压开口<5 mm,同时最大程度伸直膝关节;对软组织损伤者术中应充分松解软组织,并适当进行牵引或固定,预防术后角度丢失,并避免通过肌力训练进行恢复;术后应用引流管夹闭后再放开,以减少出血量[5]。

临床研究发现,术前关节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为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6]。本研究于术后第3天指导患者进行主动和被动训练,循序渐进,能有效降低术后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由于患者多为老年群体,应做好围术期监测工作,提高手术操作技巧,以减少并发症,增强治疗效果。学者张发元等[7]研究指出,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骨性关节炎优良率高达98.5%,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术后两年内未发生髌腱断裂、髌骨脱位、膝内外翻畸形等,安全可行。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65例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3.85%,且仅出现3例切口延期愈合;2例早期感染,可见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晚期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本研究还发现,患者术后6个月HSS评分、Barthel指数、SF-36评分高于术前,膝关节屈曲度大于术前,膝关节伸直度小于术前,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提示膝骨性关节炎晚期患者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综上可知,膝骨性关节炎晚期患者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及日常活动能力,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膝骨性屈曲置换术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加劲钢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屈曲模式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蒙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42例临床研究
消痛散塌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膝骨性关节炎的治未病预防及护理思路
中药关节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0例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