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 淇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三4部3班 山东 日照 276826)
我的曾祖父,1907年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东辛兴村,去世于1990年。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活在这个名为碑廓的鲁东南小镇里,我们镇方圆二三十里,这片土地古老而年轻,因东汉尚书马武的御赐碑阁而得名。“昔仲尼,师项橐”的故事至今在民间广泛流传,我们当地人尊称项橐为圣公,这里被称为“圣公故里”;镇的南部有一条小河,这河有着绣锦母舍身救儿童的义举传奇,因此被称为绣锦河(后演绎为绣针河);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八路军山东军区机关和115师师部驻地,罗荣恒、肖华、谷牧等首长就在这里工作战斗过,因此曾祖父和这里的大多数人们一样既被古老的历史文化熏陶,又被侠胆义肝故事感动,更被光荣的革命传统鼓舞,所以形成了他淳朴、仗义、积极的性格。
我出生时,我的曾祖父已经过世整10年,我对曾祖父的印象,几乎全部来自于我父亲的叙述,每次听到父亲讲曾祖父一生的悲欢离合,父亲对曾祖父的爷孙情深深地打动着我,或许是血缘一脉相承的原因,使我对曾祖父隔时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每想到“曾祖父”这个词语就有一种割舍不断的亲情和力量注入我的内心世界,让我深深地接受着这家族史的沁染,不断探究和思索着曾祖父生存和发展的真谛。
曾祖父出生于1907年,距离1912年大清朝的灭亡有5年的时间,也就是说曾祖父给爱新觉罗家族做了5年子民。那个时候,我们的大清帝国只不过纸壳糊的一个空壳,被列强割地赔款的各种不平等条约盘剥的国库亏空、国体苟延残喘,羊毛出在羊身上,清政府当然变本加厉再把这些赔款加压在老百姓身上,民不聊生,所谓的医疗保健等民生对于当时的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是做梦都不会梦到的概念或事物。每每想到这些,我都感到后怕,因为我差一点就不能来享受人间。因为曾祖父的父亲,也就是我高祖父在28岁时得了痢疾,就这样平常的病,就让他老人家去世了,这就是那个年代!幸亏那时高祖父已经结婚并且生下了我的曾祖父,否则祖父和父亲他们也就不会来到人间,更何况我了,真是幸运!
由于高祖父的去世,高祖奶奶年轻守寡,家里突然失去了顶梁柱,生活就没了经济来源,生死存亡就成了最现实的问题,无奈之下,高祖奶奶只好领着一儿一女——曾祖父和曾姑奶奶(活到24岁时也因痢疾去世),回到了她的娘家。高祖奶奶一家依靠她娘家的救济扶持,终于把曾祖父抚养到十八岁,按照当地的风俗,男子十八岁就已成人,就不能再赖在姥姥家度日子,要自立门户了。于是高祖奶奶要携子带女离开娘家了,临行时,高祖奶奶娘家亲人担心他们回到老家会继续挨饿,就凑出了一担粮食,让曾祖父担回去,因为高祖奶奶和曾姑奶奶还要携带其他行李,于是这一担粮食就一直由曾祖父担着走了三十多里路才到家。那时候,曾祖父虽说是十八岁,其实周岁也就是十六七岁的样子,和现在高中低年级的学生差不多,再说生活中缺粮短食,曾祖父身体发育得也并不强壮,这一担粮食硬生生把他压成了驼背。
这驼背也差一点让我不能来到人间。因为驼背再加上贫穷,会导致曾祖父很难娶到媳妇。幸亏高祖奶奶、曾祖父他们人缘好,有好心邻居给曾祖父提亲了。也幸亏是那个封建意识浓厚的年代,虽然大清朝已经于1912年灭亡了,但三纲五常等封建意识还是深深根植于老百姓的心里。听父亲说,曾祖奶奶时常念叨着:在和曾祖父结婚成家之前,只是乘一个晚上看戏时偷偷地看了曾祖父一眼,并不知曾祖父是“驼背”。父亲说,那个时代即将结婚的男女青年在结婚前是不能相见的,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婚姻全在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曾祖父和曾祖奶奶的时代,毕竟是进入了民国时代,西方思想对当时的人们多少有了些影响,于是媒人就安排曾祖奶奶偷窥了曾祖父一眼。而曾祖父当时是坐在人群中看戏的,所以曾祖奶奶看不到曾祖父的驼背。这一次窥视应该是曾祖奶奶终生念念不忘的美好回忆!父亲说,自打他有记忆起就和曾祖父、曾祖奶奶生活在一个院子里二十多年,从没听到他们俩真正地吵过架,顶多是曾祖父生气时,曾祖奶奶一句“你这个老东西”,曾祖奶奶就再也不会做声,于是曾祖父也就没了火气。他们就这样和和睦睦一起生活到八十多岁。
曾祖父、曾祖奶奶成家后,生活一直十分困苦艰难。尤其是1941年--1943年中国北方发生了以河南为中心的大旱,作家刘震云的调查体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和电影《一九四二》就是讲述和再现了当年大旱的情景,当时河南大旱,山东也难逃旱灾。1942年冬,由于连年大旱,我家的土地又大多是贫瘠的岭地,收成大减,曾祖父实在是无法上缴保长(当时中国南京国民政府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而施行的县以下基层行政组织,以户为单位,十户为甲,十甲为保)过多的摊派,于是保长就把曾祖父和大祖父(祖父的哥哥)关押在了牛棚,冬天的牛棚寒冷刺骨,直到曾祖奶奶“求哥哥拜姐姐”凑了粮食,交足了摊派,保长才放人。曾祖父和大祖父被整整关了七天七夜,被乡邻们接回来的曾祖父和大祖父奄奄一息,已经被打得满身伤疤,新鲜伤口还不时滴着血!同样都是人,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同样都是人,为什么连对同类的一点良心都没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本来老实做人的曾祖父考虑到家里上有老娘下有孩子,他又是两代男性单传,他一直本着“他人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为人处世,可现在实在忍无可忍,面对不公正的黑暗势力,消极退让只能助长黑暗势力的嚣张气焰。明白了这道理后,曾祖父不再犹豫,积极响应正义力量的号召,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组织,参加了八路军115师的外围组织,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当时,敌我形势复杂,八路军和革命组织面对着的敌对势力,既有国民党反动派,更有日伪顽。一次去胶南送信归途遭到了4个日伪份子的跟踪,他们围住了曾祖父,并用刀子顶在他的胸口。父亲说,曾祖父每次和他谈起这件事时就感到后怕,那是曾祖父参加革命活动以来生命受到威胁最严重的一次,幸亏当时信件已经送达,否则曾祖父他无法确保自己是否能够保持表情和心态的自然。当时,即使曾祖父表现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那4个人还是对他信不过,曾祖父甚至想到如果自己的命就搁在这里了,那家里的一家老小如何活下去?他不敢去想这些,他知道越是想这些,他就会表现得越不自然,就会露出破绽,所以他只能脑子里保持这样的意念:总之信件已经送达,我就是不承认,你们也抓不着证据,爱咋办就咋办吧。就是这无所谓的样子最终救了他,那4个日伪份子奈何不得,再加上是深秋的深夜,他们冻得抖抖索索的,最后他们还是在无证据的情况下,泄了气,放走了曾祖父。正是这生死的考验,曾祖父终于在1944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也是我们村第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党员,于是我们家的历史也就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父亲说,革命和战争年代,条件越是艰难,党组织对申请入党人员的考察和考验越是严苛,那是历经生死考验、血与火的洗礼,以百分之百对党的忠诚才能够最终获准加入党组织的。
由于曾祖父工作能力突出,踏实肯干,1945年就成为了村长,1946年就成为了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无论村长还是书记,用世俗的话说就是“官”,曾祖父是我们村第一任土生土长的村长和党支部书记。
曾祖父,在我们村做村长、党支书期间,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党领导的抗日和解放活动,动员村里年轻力壮的青年参加党的军队,在他任村支书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我们村共20多名青壮年加入党的队伍,同时组织村民踊跃参加支前活动,尤其是1948年11月-1949年1月期间,废寝忘食全身心组织村民全程参与淮海战役,不仅源源不断送上粮食,还出工出力出财,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贡献力量。
曾祖父虽然没上过学,但坚持自学,曾祖父曾经对父亲说,我们中国的每个汉字都是亲戚,认识了一个字,见到了长得差不多的,也就猜出读音和字义了,曾祖父就是靠这个办法自学,能读报纸,能写点文章。父亲说,曾祖父最爱读的是毛泽东主席的著作,曾祖父最崇拜毛泽东的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这与曾祖父的耿直求真的性格有关。正是这种性格,成就了曾祖父,但也导致了曾祖父的人生事业的败落。
1957年9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修正草案)》的颁布,在全国上下掀起了农业生产的高潮,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又正式通过了社会主义总路线,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争取在15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赶超英国,会上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会后,全国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后来又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在农业上提出“以粮为纲”,不断宣传“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各个村在公社会议上汇报的小麦亩产产量一年比一年高,有的都报到了亩产过万斤。可曾祖父报的产量和以前报的差不多,并且因年份的不同,有的年份多点,有的年份低点,这样曾祖父就时常被上级领导批评。这时曾祖父自1947年在我们任村支书以来第一次对党的政策产生了犹豫,他认为:地还是那片地,种子还是那种子,气候还是那气候,地里怎么会突然暴长出那么多粮食。有好心领导告诉他,其他村如何报数字,你也学着报不就行了?上级领导满意,你也保平安,可曾祖父总过不了心里那个坎,毛主席著作里不是讲“实事求是”是不变的真理吗?可当时是毛主席他老人家也被蒙蔽了,也相信各级上报的数字。螳臂当车,不顺应“发展大潮”的曾祖父,在上级党委的多次批评下,就无法继续做党支书了,终于在1962年被免职了,曾祖父的党支书生命就此结束,但他没犯什么大错误,所以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员,只是自此后曾祖父几乎很少和其他人语言交流了。
因曾祖父是我们村第一位中共党员,家里人耳濡目染,因近水楼台,很容易接受进步思想,大祖父于1948年也入了党,大祖父干起革命来也是“拼命三郎”,曾祖父被免职也没影响他的进步,他因为工作能力和业绩特别突出被党组织任命为乡长。然而当时是“左”倾错误思想占据上风、日常生活异化为政治生活的特殊年代,这个乡长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父亲时常说他生来最早的记忆片段是大祖父的服毒自杀,他清晰地记着一个下午(是1971年深秋的一个下午),有一位大伯坐在炕沿上向炕下吐血,吐到用土围城的盆形土堆里,土堆里的血水已经满满的,后来父亲再也没有见到过那位大伯,直到他渐渐长大,才知道那就是大祖父,而且大祖父就在那天下午在拉向医院的途中去世了。
大祖父的自杀是因为“一支手枪”,大祖父的一个邻居,解放前是土匪恶霸,后来被革命改造,貌似改造得还算彻底,本来他那段罪恶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被人遗忘,可是时间运转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个恶霸的历史就又被翻了出来,于是有人说这个恶霸还藏着一把手枪。曾祖父自从被免去党支书后就很少过问政治,可这一次我们村发生了这么一件重要的事,一向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曾祖父就让大祖父过问过问。这本来不是大祖父份内的事,大祖父和那邻居强调了党的纪律和残酷严峻的斗争形势,这个邻居说他作恶时用的是刀,压根就没有枪那种宝贝,并且信誓旦旦给大祖父下跪。这个恶霸还要点“脸面”,是在外乡当恶霸,所以本村人对他并不特别清楚,在他一再下跪承诺下,大祖父就相信了他,并让他写出承诺材料上缴党组织。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个狡猾的老狐狸欺骗了大祖父,在上级党组织进行核查时,从他家一个花盆的土壤底层发现了用塑料布包着的手枪。于是,恶霸受到了羁押,但是大祖父却被误会成包庇恶霸,因为这是“文化大革命”时代呀,一切都会上纲上线的,于是大祖父的乡长被免,并且被责令审查写交代材料,大祖父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大祖父要脸要了一辈子,要好名声要了一辈子,对党忠诚了一辈子,怎么受得了这打击,怎么受得了世人的误会,更怎么受得了组织上的不信任。于是大祖父选择了服毒自杀。
“文化大革命”中失去大祖父的重大变故,据父亲听祖父说:曾祖父几乎在一年的时间里一直铁青着脸,脸上有时会有两道泪痕,在以后的日子里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了。
时间到了1976年秋的一个下午,村里人正在生产队的打谷场里剥玉米皮。父亲说那时他7岁,清楚地记得,本是秋高气爽的天气,虽然蓝天上点缀着些白云,但是却闷热,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大祖父家的大伯跑到打谷场上大喊:坏事了,坏事了,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了!人们纷纷摇头,大伯父说你们不信可以回家听听广播小喇叭,那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直线广播的小播音喇叭,人们通过这个小喇叭听取党中央、国务院的消息和国家的重要信息。曾祖父放下手里的活,手里牵着父亲,飞速赶回到家里。小喇叭正奏着《国际歌》和《哀乐》,并不时播送出声音:伟大的领袖……伟大的……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曾祖父边听着边抬头看着蓝天白云,身子静止了好长时间。
一个伟人离去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即将拉开新的一幕。
沉寂很长时间的邓小平同志复出了。根据邓小平一贯唯实求是的特点,国家的很多政策就要修正了,或许农民很快就能有饱饭吃、有好饭吃、有衣穿、有好房子住了。父亲说,曾祖父每每说到他自己能预感到这好日子的到来就感到开心自豪。
1978年,曾祖父从报纸上读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我们国家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发”的政策。改革是从先从农村开始的,一种称作大包干责任制的制度迅速在全国普及。1982年,我们村也实行这种制度了,每个农户都能承包集体的土地,当时流传着“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沉睡了千年的农民的积极性被唤醒和激发了出来。
这年,曾祖父已经75岁了,按理说已经不能再下田野劳作了,但曾祖父执意申请承包土地,他种了一辈子的地,现在他要亲自体验当回“地主”耕种土地的乐趣。于是75岁高龄的曾祖父和79岁高龄的曾祖奶奶承包了二亩地亲自耕种。于是,曾祖父以前喝的红薯粥变成了玉米粥,以前的吃的红薯面煎饼变成了麦子面煎饼,以前几乎春节也不一定吃到的鸡鸭鱼肉,现在是想吃就吃。民以食为天,曾祖父说终于过上了“吃香的喝辣的”好日子了。父亲说,曾祖父从1982年开始耕种他的二亩地直到1990年去世,八年间曾祖父整天乐呵呵的,他小时候记忆中一直沉默少语的曾祖父不见了,这八年的时光是曾祖父一生最开心快乐的时光!最美夕阳红,曾祖父一生有个丰衣足食、怡然开心的晚年,这也算是时代给予他人生最完美的结局吧。
父亲说,曾祖父去世时,村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村民为他开了追悼会,他的骨灰盒是用鲜红的党旗包裹的,这在我们村是开天辟地头一次!曾祖父的一生终于在公历1990年2月15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父亲还说,曾祖父临终前和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在学校里入党了吗?
作为后人,我们是无法自己选择祖先的。上个世纪上半叶,我们中国兵慌马乱的,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方登台,各种思想与潮流,各种势力与组织,让人应接不暇,曾祖父能够在这样的纷繁复杂的历史现实面前,选择了积极与进步,选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是选择了国民党反动派,更不是选择了汉奸伪军,走的是一条人间正道,而且一辈子唯物求实、实事求是,这样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家族的好名声,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留下了人间正能量,给我们这些他的后人做出了光辉的榜样。他的沧桑人生史,在我们家庭里是一部辉煌巨著。这样的祖先应该是我们后人应该永远怀念,永远引以自豪的。
从更宏大的某种意义上,正是这些千千万万平凡人的沧桑史,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因此我以此题目和此文来寄托我这个后人对祖辈的哀思和纪念,以及对千千万万和曾祖父一样的平凡的祖辈们的尊敬。
赵鑫珊教授说过: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作为00后的我,站在世纪之初,如何在这个新的21世纪里生存、发展、追求,必须借鉴祖辈们的历史,学习研究我们伟大的民族史,从历史中获取我们中华文明的精神和智慧,面对纷繁芜杂的现象,拨开乌云见太阳,让这灿烂的阳光照耀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