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视域下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2018-02-22 17:43杨仪青
现代经济探讨 2018年6期
关键词:农业农村发展

杨仪青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农村区域的全面发展关系着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美好生活的满足。改革开放以来,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吸引力扩大,吸引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农民进城找出路,农村土地荒芜,农业发展缓慢,导致二元经济结构加剧。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资源日趋向城镇转移,加剧了农村的凋敝和没落,形成“大国敝村”现象。没有出路的农村,不仅仅是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后腿,而且可能影响国家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石。因此,我国亟待进行“农村革命”,让农业、农村和农民得到应有的空间与权益,推动农村区域稳定、和谐与繁荣,促进整个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是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指出乡村振兴的方向和路径。在此战略规划之下,研究乡村振兴的具体实施方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 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振兴的内涵

梳理城镇的形成和兴衰可以发现,城镇是在劳动报酬、转移成本、就业机会、投资收益等信号与机制的引导及调节下,各生产要素、市场主体及公共设施等在地理上自然流动和聚散的过程。而这些流动主要是基于市场的调节,当这种自然流动达到饱和状态时,城镇和农村在收入、教育、保障、环境等实现协调融合,市场就会发挥阻断机制,人口流动自然会停止,而此时的城镇化是最合理的城镇化。因此,真正的社会发展应该是以市场为主导,以发展型迁移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式,应该遵循人类向往美好幸福生活、追求发展机会的天性,破除城乡二元壁垒,引导人口在城乡之间合理的自由流动。在城乡融合发展布局上应该实行农村与城镇并重,不能此消彼长,应在排除制度障碍的基础上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同时也吸引城市资本和市民投入农业生产,为乡村提供服务。

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振兴的内涵是丰富的,广泛的,多角度的。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振兴追求的是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的全面协同发展;注重区域之间的相互融合协作,是包含农村区域在内的全域范围内的发展,进而形成大、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协调融合发展;改变过去的城乡二元结构,把城镇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普及到农村区域,把先进的生产方式运用到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同时让农民享有均等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以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沈费伟、刘祖云,2017);是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主导紧密结合的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产业实现集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追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协调和融合,注重环境可承受能力和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应不以牺牲农业和环境为基础,走低碳、绿色、节约的生态发展道路,打造环境优美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档次和幸福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进步;改变过去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城镇化和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全面融合,实现经济的现代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以人为核心,注重人本精神,全面保障人的权益和突出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人的幸福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二、 我国乡村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我国社会发展没有形成全面协调发展的模式,在发展中存在快变量和慢变量,过分注重城镇经济指标,城镇经济发展是快变量,但对反映城镇化建设质量和效率的农村区域发展等因素却发展缓慢,是慢变量。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区域发展滞后,对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构成重大的影响。

1. 缺乏相关配套机制,农村空心化、劳动力老龄化严重

农村建设需要事先统一的、具有高瞻远瞩的发展规划,这样才能保证农村获得协调统一、可持续高效率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地区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缺乏合理的政策规划和市场引导,农业没有形成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没有形成地区品牌和地区优势产业。在发展规划方面,农村建设缺乏统一的协调发展规划,没有体现规划先行的发展理念。由于没有事先统一的发展规划,农村区域存在一味地盲目建设现象,乱建滥用土地资源,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而有些农地又没得到合理利用,资源空置化严重,效率和效益低下。农业生产没有实现规模化和现代化,广大农村区域依然处于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居民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幸福感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农村发展缺乏相应的配套机制。相关的配套机制是农村发展的保障和润滑剂,配套机制的缺乏将会阻碍农村区域的协调发展。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在户籍政策、土地保障、人才发展等方面越来越凸显一些深刻的问题。因为户籍制度的限制,广大进城务工人员不能真正融入城镇而变成城镇居民,没有享受到均等化的城镇公共服务,使得城镇化很大程度上存在“半城镇化”、“伪城镇化”现象,没有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李智等,2017)。“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现象的存在,大大降低了人的幸福系数,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在土地政策方面,缺乏相应的土地流转机制和收益分配制度,不利于土地的有效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土地利用率和收益低下,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融入城镇生活,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在农村人才保障方面,没有建立全面的农村人才发展机制。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特别是有文化的青年人向城镇转移,让农业人才渐趋缺乏。由于大量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生产经营变成了很多人的兼职职业,限制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和速度。同时,农村真正留下来的劳动人口大多是年龄偏大、观念落后的原生农民和年幼的小孩,农业劳动能力弱,科技知识欠缺,文化素质不高,在经营管理、市场分析、政策导向、技术管理等方面缺乏相关的经验和能力,农村经济发展缺乏有技能的实干型人才。

2. 区域发展不均衡,农村地区发展缺乏凝聚力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区域发展凸显严重的不均衡发展态势。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大量向城镇靠拢,呈现要素非农业化的不均衡发展局面。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产业等获得快速发展,而广大农村区域却没有得到明显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协调。城乡差距拉大越来越凸显出来,农村的落后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稳定。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当前要优先发展农村区域和农业,以改变当前的这种不均衡的发展局面,解决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落后,区域发展缺乏凝聚力。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区域,道路、水、电、暖以及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与城镇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很多农村地区都是乡村小路,交通不便;农村没有实现统一的自来水,很多还是依赖打井的方式获取水资源,质量堪忧;农村大部分地区没有通燃气、暖气,取火方式主要依赖于落后的柴火和煤等方式;广大农村没有实现与城镇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在住房、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和就业等方面发展滞后。农村产业发展落后,缺乏凝聚力。广大农村没有相应的产业经济支撑,农业没有实现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很多还是采取传统的耕种方式,效率低下;农村养殖业、特色旅游业等方面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没有体现出特色,同时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经济发展落后与广大农村居民外出务工形成恶性循环,没有经济发展支撑,迫使农民不得不外出务工,随着农村居民的大量外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加落后(张强等,2018)。当前的实际国情是落后的农村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形成鲜明的对比,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势必会影响整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3. 农村衰落化严重,农业转移人口没有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必然会带来这个社会中乡村的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停滞、土地荒芜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落后。当前,我国城镇化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这使得一些要素资源单方面流向城镇,用于支持城镇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发展模式导致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素越来越少,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向城镇,农村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进行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的根基受到动摇。大量的农田空置荒芜,产业萎缩,留守人口的收入降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落后。一些地区特别是交通不便的偏远农村,由于农村人口数量的持续减少而带来了农村全面的衰落,人口稀少、产业缺乏和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等现象交叠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全面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半城镇化、伪城镇化现象,农业转移人口没有获得城镇化建设带来的社会成果。由于户籍的限制,进城务工的转移人口虽然人在城镇,但农民的身份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没有成为真正的市民,因此也就享受不到和城镇居民均等化的城镇公共服务配套,这背离了城镇化的本质内涵。进城务工人员只是作为城镇的建设者,为城镇化的推进做出贡献,而却享受不到城镇化带来的福利,最终还是要回到农村,不利于城镇化率的提高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同时这种方式也没有体现以人为本,没有保障人的基本权益,是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人到一些大城市务工,进行户籍改革,让他们真正扎根于所服务的城镇,成为真正的城里人,享受到由于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福利,提升他们的幸福生活系数,造福于民,这是城镇化建设中应该深入考虑的问题。随着更多的农村人口融入城镇,广大农村人口将逐步减少,有利于农业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进而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4. 环境污损化严重,农村发展忽视与生态环境的协调融合

我国农村区域的生态环境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长期以来,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并未受到充分的重视,很多边远的乡镇缺乏相应的环保机构。广大农村的环境防治没有获得与城镇均衡的地位和待遇,这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产生矛盾。一是废弃物带来的污染。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用的农膜的回收率很低,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置,对土壤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农作物产生的秸秆采用传统的焚烧处置,农户做饭、取暖等大多仍然采用煤、木材等方式,破坏生态平衡,对空气质量带来一定的污染。同时,大量出现的规模化养殖场带来严重的面源污染,而且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这些养殖场通常临近居住区,给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直接的危害。二是居民生活垃圾带来的污染。由于观念的落后和相关设施的缺乏,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居民大量使用的一次性碗筷、塑料袋等生活垃圾随处扔。大量生活垃圾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生活用的大量洗涤液、护理品等直接流入沟渠、土地之中,农村水和土壤资源污染严重,已经严重危及到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杨仪青,2015)。三是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带来的污染。农药、化肥等在农业发展中大量的使用,给水和土壤资源带来严重的污染,也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品质。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幸福生活,越来越受到居民的关切和国家的重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面临更多的新的挑战和压力。比如,煤烟等传统的大气污染还在持续,又不断涌现出诸如PM2.5、臭氧等新的污染物;持续存在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又接着涌现出严重的水质问题;生产领域持续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生活领域产生的污染物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又凸显。加之,居民对优质健康产品的需求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迅速上升,使得生态环保问题日益突出。另外,城镇化的推进使原来的“碎片式污染”转为“连片式污染”,这将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由此可见,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是农村区域发展的又一短板,也是该系统的慢变量。要保持社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应突出人的权益,为人类生存提供一个和谐、有序、绿色、生态的健康环境。

三、 城乡融合视域下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地区发展的不充分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因素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短板,解决这一发展中的短板对我国实现城乡全面融合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振兴应深化相关机制改革,实现“人”与“物”等要素的同步协调发展,让全体居民共享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成果。

1.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均衡融合的协调发展格局

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是建设宜居乡村的基础。通过区域统一规划,进行新型乡村规划建设。加强农村地区公路交通、供水管网、生活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设施、电网、通信网络、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等的全面覆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吸引年轻人回归乡村,为乡村振兴打下硬件基础,夯实美丽乡村、宜居乡村和文明乡村的地基。对于农村特色养殖业,应要求经营者依法建设畜禽粪便发酵处置、沼气发生利用、污水杀菌消毒和回田利用等配套设施。着重建设乡村灌溉、观光等服务为一体的水利保障工程,优化农业生产的灌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保障能力,避免农业生产“看天吃饭”的问题。努力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将医疗专业教育背景的专业医务人员充实到村卫生室,提升村卫生室的卫生条件,实现卫生室和生活居住区分离。充实乡镇卫生院诊疗设施,鼓励医疗专家在地方流行病高发区开展医疗卫生讲座,提高地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为技术支撑,开展乡村地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乡村居民的卫生保健意识。结合乡村生活污水治理、畜禽粪便集中处置等手段,避免地表水污染,在蚊蝇滋生的高发期实行集中杀虫消毒,防止蚊蝇传播疾病。

提升农村地区的公共教育,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专业技术服务等。乡村建设离不开有文化、有技术的人力资源。提供优质的九年义务教育,方便村民子女入学接受优质教育,解决其后顾之忧,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开展与普通高中教育并行的职业高中教育,提高职业高中教育的职业技术水平,让职业高中毕业生成为同时具备文化和专业技术的知识型和技术型农业经营者,为乡村振兴储备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以县域为单位,与大中专院校合作,创建干部进修班,对乡村建设的基层干部进行集中轮训,主要培训内容为农学、商学、法律等专业课程,为乡村振兴培养技术素质过硬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经纪人,也为农村储备政治素质过硬的基层干部(刘维奇、韩媛媛,2013)。以乡镇为单位,与农业技术院校、农业科研院所、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合作,开展弹性学制的农业职业教育,对现有农民进行培训,培训基础农业知识,并着重提升单项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专项技术,打造拥有专业知识的新型职业农民。结合精准扶贫,以就业岗位为导向,对生存技能低的贫困农民给予免费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自救能力。以县市、乡镇为单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特聘技术专家等方式,为当地区域特色农业提供专业技术指导。鼓励规模化农业经营企业与专业技术机构建立合作,利用技术合作,推广农业科技应用。

2. 促进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

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领导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对于当地基层党组织比较薄弱的地区,应优先考虑选派第一书记的方式,加强党组织的领导。建立制度,优先提拔有农村工作经历的优秀党员干部,培养懂农业、爱农村,了解农村工作实际的县、乡干部。严格监管村民自治机构选举,杜绝宗族势力、黑恶势力干涉基层选举,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加强乡村地区普法教育和法律援助服务,通过广播电视、广告宣传等进行农村地区的普法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素养,培养农民群众遵法、学法和正确运用法律意识。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避免行政措施与法律相违、执法者乱法的情况,树立法律的权威地位。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建立法律服务提前介入机制,在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等过程中给予法律援助,确保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在法律框架下进行,降低农业经营活动的法律纠纷。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确保涉农法律纠纷能够及时得到法律救助。

通过政策保障、完善信贷服务、农业合作化、吸引外部资金等方式解决农村振兴资金问题。充分盘活农村资源,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农民之间合作等方式,建立农业合作化组织,可以有效解决农业生产所需的资金、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等问题。农业合作化组织有生产经营过程漫长、经营过程非预期风险高等问题,因此在合作组织建立初期需要及时介入和支持,确保其建立和经营过程合法(刘芳、赵宇霞,2015)。县、乡党和政府、基层党组织应给予合理的支持和引导,促进其经营管理规范化,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合作投资者获得权益。通过鼓励农村进城青年返乡务农、城市闲散资金投资农业等方式,吸纳城市资本投入农业。一、二线城市的企业中,基层非技术型管理干部失业后再就业困难,这些人同时拥有资金、管理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脉,对城市快节奏生活力不从心,如通过合理途径投资农业,给予合理的引导和培育,会取得良好的双赢合作成果。为城市闲散资金寻找突破口,合理引导城市闲散资金投入特色农业建设,利用城市闲散资金建设农业,提供农业就业机会,同时投资者获得利润回报,争取双赢合作。

3. 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促进城乡互动融合发展

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加强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应用。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应用,完善检验检疫,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优质化。地方政府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农业经营者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经营者抗风险能力。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主体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在靠近城市的地区,着重扶持发展体验农业、生态农业、定制农业等特色农业,拓展增收空间。在山林资源丰富地区,建设乡村民宿、森林人家、休闲观光园区、康养基地等配套设施,主体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在当地农产品深加工业发达的地区,着重打造加工业的原料基地,进行农业生产和工业加工衔接。

制定地方投资引资政策和规划,合理定位农村区域产业发展方向。正视资本逐利本性,提升市县工业集中区的配套设施水平,降低外来投资企业的公用工程设施投资成本。通过鼓励地方投资公司兴建标准工业厂房,为外来企业定制工业厂房,降低外部资本投资的固定成本投入。地方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引入培训机构,为工业生产培训合格的产业工人,并促进农业人口多样化就业。通过创建优势投资条件,提高外来资本获益能力,吸引外部资金投入乡村振兴。通过积极引进为地方特色农业生产服务的农产品加工、包装、储存、物流等工业企业,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逐渐延长产业链,积极扶持本地企业,创建地方农产品加工业的品牌。鼓励互联网公司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把供销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建设具有广泛性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地方上,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注重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

4.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繁荣兴盛农村文化

加快美丽乡村综合建设。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配建,搞好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加强管理,严防水污染,在广大农村地区建设一批生产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工程,及时有效地治理农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所带来的污水。抓好工业污染治理,对工业企业产生的污染物严格控制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对一些对环境有破坏的企业实行限制生产或直接关闭。积极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着力构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深入做好农业污染的调查和分析工作,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监督和控制,采用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减少农业面源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综合整治农村环境为重点,查清土壤污染现状,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做好农村天然植被的保护工作,推动农村绿化工作,在村庄、院落、道路建设中引入大量绿化植被。做好农田防护林工作,保护农村水土资源,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加强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督和管理,在乡镇设立农村环境保护机构,构建保护农村环境的相关制度体系。

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持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通过教育引导、制度保障,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开展群众性活动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索晓霞,2018)。通过公开表彰劳动模范、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活动,引导积极向上的群众性精神文明。结合法律宣传教育,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通过政策约束和村规民约,遏制过度操办婚丧嫁娶、生活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对于不能通过政策法规约束的,地方政府、基层党组织应以倡议的方式进行倡导和引领,提高精神文明程度。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健全文化服务机构网络。通过组织广播电视宣传、文艺汇演、乡村文化竞赛、职业技能竞赛,积极发掘乡土文化人才,开发三农文明题材文艺作品,持续倡导积极向上的乡村文明,逐步提高农民文化程度和精神文明水平,促进乡村地区文化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保障。

四、 结 论

城镇化带动农村人口、土地等资源要素向城镇转移,城乡交流和合作成为可能,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而和城镇发展相比,我国当前广大农村地区生产方式落后,科技含量和发展效率低下,产业缺乏竞争力,农村自我提升和发展的能力比较弱,农民增收的动力缺乏。在此背景下,提出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对我国当前发展态势的清晰把握。实现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能够有效促进资源要素实现双向流动,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和农村生活现代化。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人口、资金、土地、规划、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多方面通盘考虑,构建协调融合的发展机制,实现农民与土地、市民与乡村、新市民与家乡、城镇与农村的和谐。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振兴乡村,在资源要素上要给予充分的保障,努力解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人才要素等方面的短板,积极推动农业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在人与物、人与家、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全面实现“物”与“人”的齐头并进,让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 沈费伟、刘祖云:《精英培育、秩序重构与乡村复兴》,《人文杂志》2017年第3期。

2. 李智、张小林、陈缓等:《基于城乡相互作用的中国乡村复兴研究》,《经济地理》2017年第6期。

3. 张强、张怀超、刘占芳:《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经济与管理》2018 年第1期。

4. 杨仪青:《纵观国外城镇化建设实践 协调发展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世界农业》2015年第5期。

5. 刘维奇、韩媛媛:《中国城乡资源流动与城乡互动关系研究——以比较经济史为视角》,《现代经济探讨》2013年第10期。

6. 刘芳、赵宇霞:《城乡一体视域下农民合作经济发展研究》,《学术论坛》2015年第4期。

7. 索晓霞:《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价值再认识》,《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发展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