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对当下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启示

2018-02-22 17:26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9期
关键词:陆勇程勇我不是药神

陈 玲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1 现实主义与我国现实主义电影发展的当下困境

1.1 现实主义掠影

现实主义原为19世纪欧洲文学概念,首先出现在德国文学家席勒的《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1795年)中,是一种创作手法与流派,也是直面人生正视社会的创作精神。历经一百多年,现实主义的核心含义并未改变,即以客观真实的批判精神观察生活、现实与社会。当现实主义手法与精神进入电影创作中则产生了现实主义电影。现实主义电影始于1940年代的意大利,主张使用长镜头与景深镜头实景拍摄,反对戏剧化叙事,不要职业演员,坚持使用方言,出现了著名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流派。随后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影响世界其他国家的电影创作与风格。我国现实主义电影经历了1913年的《难夫难妻》初见端倪、“十七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第四代导演的纪实美学,到新世纪以来的多风格现实主义的演变过程,但当下现实主义电影却面临着各种挑战。

1.2 我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当下困境

从1990年代至今,全球商业化浪潮席卷而来,现实主义电影的“真实”概念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冲击而颇受嘲弄与质疑。曾在我国占重要地位的现实主义电影受多样化艺术潮流冲击边缘化,逐步丧失主导话语权与批判现实的功能。

现实主义电影的市场竞争力有心无力。首先是商业化消费大环境。后现代资本时代,以消费为目的的资本无孔不入,一切都被纳入资本增值之中,而人是资本增值圈中的重要一环:消费者。无限的消费使人陷入主体性迷茫,人们从开始的被迫消费到依赖消费,甚至欲罢不能,逐渐丧失主体性,成为资本增值圈中的一个消费符号。人们消费不为满足需求,而是寻求身份分级与定位,如人们买房购车,房子的居住功能与车子代步的本质功能被其象征的身份地位所代替。人们既享受物质带来满足感与安全感,又在消费中成为符号迷失自我。

在此背景下,消费者真正的目的不是产品,而是通过消费使自己得到一种审美方式。与物质消费一样,文化消费也是一种确定身份价值认同的方式。大众去电影院看电影消费,目的不是看什么电影,而是怎么看电影;看电影的目的不是陶冶情操涤荡心灵,而是体验确认身份与寻求价值认同。电影创作遵循消费主义原则,电影的题材、主题、导演、演员、宣传等都以消费为目的,能否生产出促进消费的内容已成为电影之作的首要目的。所以,烂片高票房的现象也是消费社会的后果。

现实主义电影总遭冷场,从投资制作到宣发传播无一不受消费市场排斥。当一二十亿的电影越来越多时,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票房并不乐观;即使名导名演的《我不是潘金莲》《失孤》《亲爱的》《解救吾先生》的票房也不理想。《闯入者》惹王小帅怒骂“一场事先张扬的谋杀案”;《白日焰火》的投资是通过私人关系获得;《路边野餐》的启动资金才两万,还是毕赣母亲给的;《百鸟朝凤》制片人跪求院线经理安排黄金时间段;《米花之味》票房惨淡,很快沉寂无声。总之,现实主义电影与消费文化语境矛盾重重。

2 积极“入世”的当下现实主义电影

但近几年出现的《烈日灼心》《老炮儿》《亲爱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等票房口碑双赢的现实主义电影似乎让人看到希望之光。2018年暑假“爆款”《我不是药神》令更多人陷入沉思,或医药制度、医保制度、关税问题、仿制药制度等社会问题,或它的高票房与好口碑,或现实主义电影与商业娱乐社会的矛盾,议论纷纷,不一而足。针对现实主义电影与消费语境的矛盾,该片促使我们反思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当下困境并寻找出路。

2.1 现实主义与类型电影的结合

类型电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娱乐电影产品,遵循假定性生活原则,利用程式化视听语言,旨在为观众打造一个如梦似幻的影像世界以传达普世价值观。现实主义电影与类型电影相对,以表达电影作者个人思想为主,遵循真实生活逻辑,利用多种表达方式,旨在揭示生活本质或历史真相。现实主义电影的尴尬在于市场竞争力普遍不强,但近几年,像《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等现实主义电影却屡创佳绩。虽然这些电影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电影了,而是积极“入世”的新现实主义电影。

它们具有一个鲜明的特征:现实主义与类型电影结合。《我不是药神》是现实主义与黑色幽默的喜剧风格的结合。电影中的印度风情、走私奇遇、都市城中村、“屌丝”逆袭致富、酒吧撒钱、砸场子、街道追车等段落,增强了电影的观赏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将观众带入电影之中。但后半段风格渐变,程勇在父亲病重、弟媳恳求与好友去世三重刺激下,决定为更多病人奔走,走上“药神”之路;一个舍小我为大家的人救赎自我收获民心走向道德神坛。仿制药被纳入医保,国家出面纠正制度漏洞,遏制了善恶冲突导致的灾难。

这启示中国电影创作,近几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社会现实题材若要成功面世并引发关注,往往采取现实主义与类型电影结合的市场策略,屡试不爽,并将引领本土现实主义题材的“时尚潮流”。

2.2 鲜明直接的价值判断与情感认同

故事原型“陆勇案”的陆勇是慢粒白血病患者,因替千余名网友代购印度仿制“格列卫”抗癌药而被警方以“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销售假药”罪名逮捕,后300多名病友联名写信请求司法机关对他免予刑事处罚,检方撤诉,陆勇无罪释放。事实的残酷在于很多家庭被天价药费拖垮而毫无尊严体面。没钱等于死亡,令人绝望,不寒而栗。很多家庭小心活着,不敢奢侈懈怠,对未来心存危机。陆勇海外代购药品行为是违法的,属于法律问题;而代购目的是治病救人,属于尖锐的道德问题。换言之,这并不是简单的药品走私与贩卖假药的犯罪问题,又因陆勇案涉及医药审批、关税制度、药物谈判、仿制药制作、医疗保障等社会问题,导致该案件错综复杂。但归根到底,该案件本质上是生存权与专利权、情理与法理之争。

《我不是药神》以程勇的内心道德挣扎,以及做出的道德抉择与法律的冲突为主要戏剧冲突与情节主干,最后获得道德救赎与法律宽宥,让人看到了一个发家致富之后不忘道德底线的“药神”形象。电影以平民视角探求普通人的生存处境,对慢粒白血病人的苦难与挣扎进行极力渲染与呈现;从病人与原版药厂、程勇与张厂长的矛盾冲突角度表现善恶道德冲突、个人内心道德抉择。电影结尾皈依主流意识形态,程勇致富是非法的不道德的,要想救赎自己必须抛弃自私自利、向下层伸出援手,将不义之财施予别人。他受到法律惩罚时又得到法律宽宥与世人尊重。这是鲜明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舍小我为大家。

另外,文牧野选择了程勇、白血病人的弱者叙事视角,表现吕受益、黄毛、牧师、思慧等人的悲惨处境,大胆质疑社会公平与正义,为病者与“违法者”摇旗呐喊;但对“陆勇案”涉及的医药审批、关税制度、药物谈判、仿制药制作、医疗保障等复杂社会问题,基本上是一种远离的态度,以克制的镜头语言讲述一个略带幽默讽刺的道德救赎故事。这导致人与制度、人与社会的矛盾被淡化,而病人与原版药厂程勇与假药贩子的矛盾,即可怜的好人与道德坏人的矛盾被凸显。

道德善恶对立在电影中十分鲜明和清晰,观众很容易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并从中获得价值判断与情感认同。

2.3 现实主义题材的成功商业策划与市场运作

首先,是面对病痛死亡的崇高立意与民生题材,看病难、医病贵、“谁家没个病人”一直是牵扯千家万户利益的社会大问题。早在2013年,“陆勇”这个名字在中国引发了轩然大波,且他本人比电影人物更富传奇色彩。“陆勇案”与医药制度、医疗保障等本身就具有了足够关注度与话题性,无功利而功利自在其中。作为医药界的首部现实主义之作,电影《我不是药神》以其主题立意新颖、人物形象生动跳脱、“十万加”的话题而收获颇高关注度。总之,五年之后以他为原型的《我不是药神》自带流量。

其次,当这种现实主义题材再与喜剧结合时,“笑果”更佳。电影中的印度风情、走私奇遇、城中村、“屌丝”逆袭致富、撒钱、砸场子、追车等段落增强了电影的戏剧性与观赏性。例如,电影中段子式笑点程勇与吕受益说服牧师的情节,“上帝不是说了吗?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为了救人而违法有什么错,上帝不是说了吗?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令人忍俊不禁。总之,前半段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将观众带入电影情节。

最后是《我不是药神》的宣发营销模式功不可没。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业务专业性与丰富经验在宣发策略上,边走边看,步步为营,投入7 500万元。它以崇高立意而主打口碑牌,稳步推进,前期通过上海电影节千人场的业内观影预热,然后逐渐推往各地院线业务看片,通过优质KOL奠定口碑基础,未播先热。宣发团队又通过“山争哥哥”(徐峥)话题及时宣传《我不是药神》,延长了讨论热度与时间。再到上映前一周,该团队又展开密集点映,依靠微信朋友圈吸引大量观众,渗透各个圈层,并回应用户呼声,灵活调整上映时间而提前一天公映,逐渐凭借口碑斩牢牢吸引观众。

3 结语

《我不是药神》有着商业片的几大元素:百姓关注的医药问题,热度不减的“陆勇案”,徐峥、周一围、王传君、谭卓等担纲主演,花样翻新的营销模式。当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清晰的道德认同与价值认同、简化故事原型而凸显情与法的矛盾、喜剧性风格与正剧性主题融合、现实主义题材的成功市场运作等诸多元素被组合到一起时,创造了30亿票房的神话。

猜你喜欢
陆勇程勇我不是药神
金钱和人性的抉择
不要把秘密告诉我
电影《我不是药神》人物分析
“自我较劲”成就《我不是药神》
《我不是药神》与宁浩五度合作 徐峥:电影营销越来越难做了
《我不是药神》在沪举行发布会
《我不是药神》海报特辑双发
《我不是药神》: 这是中国目前 需要的电影
不要把秘密告诉我
专利权与生命权如何平衡?——白血病患者陆勇案引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