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怡
(惠州工程技术学校 广东 惠州 516000)
当今这个全球化 、信息网络化、文化道德价值多元化的时代, 有着多种道德价值观的冲突, 因而对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德育方法单一 、封闭,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 缺乏师生之间互动, 不能使德育认知转化为学生内心的德育体验。案例教学法正是最合适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方法。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方法。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加强和改进德育教育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许多学校开展了案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尝试,成效显著。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具体案例,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课堂讨论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思辨能力,撰写条分缕析的案例分析报告,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平等自由的讨论氛围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最终增强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人格结构。
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搞好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的合适性在于它能提供真实而典型的素材 ,通过对它的分析 ,能够总结规律 ,达到预想的结果。 所以案例合适与否 ,是能否搞好案例教学的前提。 具体地说 ,合适的案例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 ,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案例应来源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 ,应是贴近学生生活的那种鲜活的 ,甚至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没有真实性就缺乏可信度。第二 ,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 即所选案例反映的客观现实必须具有普遍意义。析这种典型案例 ,有利于研究规律性的东西。事实上 ,这种典型案例有相当一部分也是属于学生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第三 ,案例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案例的目的就是指使用该案例所要达到的目标 ,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收集案例:(1)根据实际生活编制道德案例,将发生在青少年周围的案例收集起来,经过加工分析而成。这种案例生动形象、可信度高,使学生体验深刻。(2)网络收集。网络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它可以提供我们许多有用的、新近的案例,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效率。(3)查阅资料收集。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把一些经典案例经过改造为我们所用,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案例贴合我们的实际。
实际上 ,案例教学法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 ,案例的形成过程往往花费较大 , 时间消耗过多 ,并且需要进行现场核对 ;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的效率有时较低等 。从辩证发展的观点来看 , 案例教学法并不是唯一的德育方法 。列宁曾经指出 :“有人开出这样一种药方 ,或者定出这样的一般法则 ,声称它似乎适用于一切情况 , 这是荒谬绝伦的 。每个人的肩膀上都应该长着自己的脑袋 , 以便能够在各种特定的情况下进行考察 。” 案例教学却是德育方法中不可忽视的方法之一 。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每种方法的优点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
[1] 王啸 , 鲁洁 .德育新论 :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 J] .中国教育学刊 , 1993(3).
[2] 冯文全 .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M] .四川人民出版社 , 2005:221 , 64, 174.
[3] 戚万学 .冲突与整合 ——— 20 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 M] .山东教育出版社 , 1995 :11.
[4] 汪松发,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的运用
[5] 张志伟 , 李华娟 .道德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需要的特征[ J]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4).
[6] 班华 .现代德育论[ M] .安徽人民出版社 , 1996:216 .
[7] 戴艳军,杨正德,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经验与思考
[8] 郑金洲 .案例教学指南[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7, 66 , 48,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