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蕾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明德中学 山东 济南 250000)
对初中语文教师而言,最头疼的无疑是作文教学。而在作文教学的诸多环节中,最让人无奈的应该是作文的批改。究其原因,无非是以下两点:第一,教师批改作文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势必会牵扯到教师的备课、教研等活动,进而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第二,学生对批改后的作文不重视,甚至不做丝毫修改,写作水平难以提高。往往是教师点灯熬油、绞尽脑汁地批阅、评改,但学生却对老师的评语不以为然。因此“呕心沥血”的评语和批改意见换来的成效甚微。
这些现象需要我们总结、反思。我们不仅要思考怎样让学生的作文有进步,而且还要思考怎样让学生进步得更快?我觉得在作文评改这一环节,我们需要冷静反思、潜心总结、大胆实践。作文评改活动应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因此我们也应该分阶段、分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许多教师常常采用以下三种作文评改模式:一种是以教师为主的全批全改模式;一种是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的互动式评改模式;还有一种是以学生为主的互批互评模式。第三种批改方式在突破以往作文评改“少、慢、差”的无效劳动基础上,突出学生主体参与评改能力的培养,以小组合作探究式的互动评改模式为重点训练主线,最后达到以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最高目标,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变“教师评改”为“学生自主评改”。使学生在作文的互批互评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激发创新能力,张扬个性,真正达到“教”学生评改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下面就是我在作文评改方面所做的一点尝试,期待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是以“精品作文”引路。学生作文全部交上后,教师要根据本次作文训练的目标,通览所有学生的作文,并从立意、构思、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选择出典型样本,并亲自从整体上加以修改。然后面对面地指导小作者开始投入“精工细琢”的修改,直到成为“精品作文”。有的学生甚至把原作改5、6次之多,方才达到理想的佳作。然后,把这些佳作印发到每一位同学手中,以确保在课堂上,精评这3—5篇作品时,能起到“抛玉引玉”的作用。所选的“精品作文”让习作者自己朗读,要求同学在认真听的同时,并根据写作要求准备发表批改建议。读完后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见解,并让习作者介绍自己的立意方法、构思过程、选材途径等。此时,“批改者”与“习作者”同堂而论,往往作者在虚心接受“批改者”的批评同时又据理力争,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此时,教师要根据训练要求,从深层的作文理论上要加以指导,并针对本次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加以点拨和指导。
二是采用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的互动式评改模式:经过“精品作文”引路的指导训练后,学生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批改方式,对作文的辨别能力有了较高的评价意识。这时,教师就可以把评改权移交给所有学生,按写作水平高低均衡搭配成立作文批改小组。
首先,确立“精品作文”的习作者为小组组长及中心发言人,每四人为一组,组内成员交叉批改,然后每组选出1—2本有代表性的作文向全班推荐,并由中心发言人阐述评改意见。
其次,明确选择优秀作文的标准,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一看是否符合本次作文的写作要求;二看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所选材料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三看文章中心是否鲜明集中;四看文章结构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五看表达方式是否恰当;六看语言是否简练准确生动形象。七看卷面是否整洁,有无错别字或病句,标点符号是否运用规范
其次,用PPT展示作文常用修改符号及作文四级评分标准。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使评改更具针对性,首先组织学生学习作文四级评分标准及具体细则,明白评分标准精髓所在,提出“稳抓基础分,力争突破发展分”的指导思想。
指导学生规范使用“删、增、调、换”等修改符号,指导学生在阅读全文、把握文意的基础上,从作文的思想感情、整体结构、语言特点、文面等方面批改文章。针对同一篇文章,经小组讨论后,先由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提出口头评改意见,并兼纳其他组员的建议,加深学生对作文的整体评价认识,然后采用组长组织轮流执笔的方法进行评改。 另外,除用传统的“删、增、调、换”等修改方法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会旁批,并运用解说式、评述式、提示式等方法来评改作文。
最后,提醒学生批改作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批语要精当,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导向性。二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一般学生的作文,其优点和缺点总是表现在多方面的,而每次批改需有重点,不需面面俱到。如该次写作训练目标突出的重点可以是材料的选择,可以是结构的安排,可以是记叙的顺序,也可以是多种表达方法的运用等;只要紧扣写作要求批改即可,不需“全面开花”。
三是“因缺指导”,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学生的作文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互批时要随时巡视,发现问题可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针对失误较多的作文应该当堂指出批改意见,使学生从教师的评语中悟出批改的精髓。比如有些作文言之无物,批改时要指导学生选择中心材料,并逐步使之写得具体;有些文章材料庞杂,批改时就要着重指导学生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有些文章虽能用材料说明观点,但材料不够典型,批改时应指导学生如何选取典型材料,使文章内容深刻,富有感染力;有些词不达意,颠三倒四,批改时着重帮助学生修改病句,把文章写通顺,而不需提过高的要求。总之,每一次作文批改,要使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批有所得”。差的作文可以“改重于批”,尽量保留作文中主要内容,并按照组内同学的意见认真修改;好的作文可以“批重于改”,指出其写的好的地方,加以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从互批互改中激发写作的兴趣,逐步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