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

2018-02-22 23:42:51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惯素养

唐 洁

(四川省蓬安县实验小学校 四川 蓬安 63780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更广泛的功能。

新课标倡导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倡导教育中人文因素的挖掘,倡导人的全面素养的提高。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既是语文学科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呢?

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学生心中才能产生学习的欲望。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須积极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是效率和目标统一的快乐活动,没有兴趣的学习就会变成厌倦乏味的苦役。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切实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努力使教学有新意,让语文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注意感情的培养,创设情境,进行情感教学;培养学生广泛的好奇心;通过挖据审美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避免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课内语文学习要与课外学习,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等等。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持久而强烈,语文教学自然就会轻松起来。

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可以采用设疑法: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求知欲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悬念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关切的心情。感染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深入发掘课文蕴含的感情,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吸引学生,从面产生兴趣。激励法:对学生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多鼓励,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诱导法:就是通过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诱导,把学生其它方面的兴趣吸引到语文学习上来。微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吸引力就更大,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人们常说: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好的习惯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让学生养成一个好习惯,可以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语文素养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提离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习惯对语言功能的发展,语文规范的形成,语文能力的提高都会起到直接的作用。

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可以采取这样一些有效的做法:建立教学常规。在教学之初用一段时间,重点建立教学常规,给学生规定一定的学习语文的规矩,如语文课上怎样预习,怎样读书,怎样提问,怎样回答……从面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是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习惯的组织保障。教给学习方法,强化训练。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先要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再加以强化训练,例如,培养预习的习惯,教师要指导预习的步骤和方法,逐步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达到自动的程度,这样,预习的习惯就养成了。严格要求,坚持不懈。良好的语文习惯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起来的,不良的语文习惯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因此需要时间严格要求,做坚持不懈的努力

三、不断积累增强文化底蕴

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而这种积累,最主要的途径是大量而广泛的阅读和识记背诵。阅读能启迪人的心灵,陶冶人的品格,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熟读成诵,可达到满腹经纶。

教师要鼓励学生读书,利用各种渠道搜集资料。德博里说过:“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高尔基也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读书,还要推荐给学生合适的书目,如文学名著。并且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帮助他们解决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还要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读中积累语言,体会读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上好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要帮助学生制定长期的课外阅读的计划,指导学生有效有序开展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

四、阅读名著提升人文素养

名著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精华,是世界各国文学大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共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文学名著,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人类智款的结晶,它有着比课本更为广阔的世界。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开拓全新的认知领域,领略精妙的艺术世界,充实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精神,带给他们人生的愉悦。例如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们结识了一位有着非凡的奉献精神和工作毅力,在烈火中成长起来的钢铁战士—保尔·柯察金,能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五、加强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语文能力体现的载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来进行提升。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

总之,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永恒的追求。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习惯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上课好习惯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