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珍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白茨滩小学 甘肃 白银 730900)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教育问题至关重要,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教育链条上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则更加薄弱。身为基层的一线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八年来,我发现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甚令人担忧。
第一、世面狭窄、缺乏自信。现在的农村孩子有很多也是独生子女,往往容易产生“唯我独尊”的霸道行为,娇蛮任性,自理能力差而依赖性强,有的比较自负,还有的自卑心理比较严重,不会与人沟通。加上一直生活在农村,很少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孩子们大多缺乏自信,难以表达自己的感情,很容易压抑心绪,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心理问题。
第二、社会环境多变,家庭关爱缺乏。当代社会竞争加剧,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社会上的不良因素对小学生的心理影响极为严重。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给小学生心理健康带来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加速,农村小学生的年轻父母外出务工成为新常态,也有少数父母离异。家庭环境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里播下爱的种子。但这种家庭的孩子不是缺少父爱就是缺乏母爱,容易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造成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沟通。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农村家长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对男孩百般宠爱,对女孩冷漠轻视。这些家庭因素造成许多农村孩子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也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第三、师资力量薄弱,保障机制不完善。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开启学生的智力大门之外,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德育,去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虽然,在近年来,国家增强了农村师资力量的建设,而且从教师的素质、学历上都提高了要求,但是,在农村,专业的心理教师仍然比较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也没有得到普及,实际之只重视了智育,缺乏应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技能。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少教师爱莫能助,束手无策。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当遇到学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都习惯于用思想意识,道德观念或是自己的准则去做出是非、对错的简单判断,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心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还有教师由于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意识也比较淡薄,心理教育的方法也比较简单,不能及时发现和正确判断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地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因于品行问题,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措施,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针对以上因素造成造成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我认为,要想改善这种现状,只靠学校或者家庭一方面是做不到的,必须家校联手,密切协作,才能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第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灵导师。我认为父母应该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孩子的喜怒哀乐也是父母应该最先察觉到的,随时找孩子谈心,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身为父母,首先要明白挣钱固然重要,但是终极目标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将会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家长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除此之外,对孩子不要一味的溺爱,应该做到严柔相济,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还有,做父母的不要总是把什么事都大包大揽,应适当的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他们也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好处。
第二、学校端正办学思想,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学校要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努力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健康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师生之间建立“尊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光要以身立教,还要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及时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简单的八个字,诠释了对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学高”自然是与智育分不开的,那么,要想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老师必须要做到“身正”,正所谓“身教胜于言传”。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习情况以及性格特点,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对由外界或是学生自身因素造成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应及时找其谈话,为其排忧解难,进行心理教育,使其健康全面的发展。
教育者要不断完美自我,努力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并能蹲下身子和学生对话。学会与学生交朋友。对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如妒忌、多疑、敏感、抑郁等,不是归结为道德或思想问题,而是能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使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心理态势。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在分析中给予引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把握分寸,千万不要因为批评而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若出现此类错误,要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知错就改,并不仅仅作为学生所应有的良好品质,也是一个老师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一是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二是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为了共同的目标,家庭和学校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总之,农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这个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