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鹏里
(中共忠县党校 重庆 忠县 404003)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基石。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自信,是因为这条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而文化自信对我们在道路的选择权上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大国,中国文明是四大古国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即便在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近代,中国大多数优秀知识分子依然没有丧失自信,丢掉自己的传统,究其原因,是因为博大厚重的中国文明是我们自己选择、自己动手、自己奋斗的成果。
(一)近代中国文化一度不自信。近代以来,中国文明的起源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是中国同西方在政治、文化领域的摩擦,关系着中国在实现现代化道路上的选择,也关乎中国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
甲午战败、庚子赔款,给近代中国带来深重的苦难,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在文化自信上发生动摇,开始宣扬中国文明西来说,认为中国古文明源自于西方。
中国文明西来说,其背后有深层次的原因。他是西欧在工业革命后开始领先东方自负的表现,又是19世纪末西欧在社会和经济上日益困难引发对人类发明创造力悲观的表现。极端传播轮认为,所有早期文明都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古文明同样不例外。
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为此说背书,从中国古籍中找取一鳞片爪附会。刘师培认为盘古为巴枯,神农即巴比伦之莎公等。这种缺乏事实的先验之说也影响了后来的中国考古学。仰韶文化发现者安特生在对比了仰韶文化彩陶与古巴比伦彩陶后得出结论,仰韶文化源于古巴比伦文化。民国一些教科书采用了此观点,中国文明西来说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被发掘出来,这些材料纠正了人们对早期中国历史的错误认识,否定了中国文明西来说。近百年的考古发现,使得早期中国面貌得到了较为全面地揭露,悠久灿烂的中国文明源自于中国先民们的开创。
(二)古文明起源的中国模式。中国考古学自诞生起,就担负着找寻中国灿烂悠久的古文化,为饱受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重拾文化信心,然而,这种证明自家祖先比你早的风格并不是最终目的,在越来越多的材料得到揭露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早期文明的一些特点,为世界早期文明的阐释提供了一种中国可能。
常用游团、部落、酋邦、国家去考量早期文明所处的不同阶段,而国家起源上看,世界其他文明的一些特征如城市、宫殿建筑、庙宇、冶金术、文字和制度化的社会分层这些特征在早期中国或多或少也可对号入座。然而深入考察细节,会发现其内涵同其他古文明截然不同。
在进入国家以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血缘关系并没有让位于地缘关系,反而得到了加强,宗法制成为权力分配中最重要的一环。汤姆森根据生产工具及兵器材质的变革,提出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及三期说。然而,早期中国,从新时期时代到青铜时代,农业生产工具一直都是石器,青铜器并没有作为生产工具而是大量被制造成为兵器和礼器,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般认为,文字的出现,和商业发展有密切关系。但是根据目前资料,中国的早期文字甲骨文却与占卜相关,有着浓厚意识形态色彩。同样的,中国早期城市也不像欧洲那样,是一个地区的商业贸易中心,而是军事、政治中心。中国铁器的发展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种种诸如此类的特征,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证明,中国的先民们在进入文明时代,在国家建立时,所实践出的这条路,是一条不同于世界任何早期文明的一条独特道路,中华文明是独立自主的原生文明。中国的先民们在利用、改造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采取了一条最适合中国的道路,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源。
(一)传统学术在清代开始避虚就实。梁启超认为,自明亡前二十年至民国创立十年这三百年间,学术的主潮是:“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此外还有一个屡起屡伏的支流:“排斥理论,提倡实践。”这种求真务实的学术潮流兴起,源于对明代士大夫“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反思,源于对明代八股先生不喜读书的反思,西方历算学的传入也是其兴起的原因之一。在此学术思潮下,自顾炎武始,涌现出了一大批饱学之士,他们广泛搜集校注古籍,考据文字音韵,形成了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等一大批优秀著作。正是由于考据学的发展,使中国许多典籍能正确释读,让人明白所谓“河图”“洛书”不过是宋元明儒的矫诬之说;也使许多后人伪造之书无处遁形,阎若璩一部《古文尚书疏证》让千年迷案古文尚书真伪问题盖棺定论。李济在《安阳》中认为,正是由于清代考据学的精进,让甲骨文在19世纪末被发现并非偶然。
清代的考据学,在方法上,同科学是相通的,就是实事求是。段玉裁在注“骫”,许慎云“鸷鸟食巳吐其皮毛如丸”,段注“玉裁昔宰巫山县亲见鸱鸟所吐皮毛如丸”。“薇”字,许慎云“菜也似藿”,段注“……按今四川人掐豌豆媆梢食之谓之豌豆颠”。这样的例子很多,清代注经者都很注重对名物的考证,类似于西方博物学家。清代考据学在文字学、音韵学、古汉语语法上的继承与开创,在今天古汉语学习中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然而清代这种学术潮流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在书本中寻找客观,源自于书本,又回到了书本。鲁迅批评其为翻故纸堆。自鸦片战争以来,外患日增,内忧加剧,以至于马瑞辰这样的考据家命丧战乱。中国的知识精英亟需一种能指引中国走出这数千年未有之困局的方法,这种焦虑不可得状况在廖平身上得到典型体现。廖平在考据学(经学)上多变,据其自撰《经学四变记》,知其初期学术思想为古文经今文经之争,到后面,言大同,至言《尚书》人学,《易》《诗》在六合之外云云,实在是莫名其妙。廖平这种混乱多变的思想,就是传统中国学术挽救时局乏力的写照,科学的指导思想传入中国,已具备充足的社会条件。
(二)西方历史学在19世纪走向客观。在中国传统学术日渐强调客观的同时,西方历史学,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19世纪是西方史学开始不断学科化、科学化的世纪,德国史学家兰克及其客观主义史学,代表了史学的实证化倾向。兰克认为史家应“如实直书”,严格考订的史料可以展示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因果锁链,达到完全的历史客观并揭示出历史的真理。西方史学至此开始摆脱了哲学、文学乃至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来考察资本主义的现实、前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以及当时的历史事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给人们带来全新视野。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不点名地批判了兰克史学:一是忽视“社会史、商业史和工业史”,二是只有“僵死的事实的搜集”。可以说,唯物史观的创立承前启后,成为西方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分水岭,促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兴起。
一股反动潮流也在19世纪末开始涌动,狄尔泰、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等新康德学派史家严格区分了历史学和自然科学之不同,强调直觉在历史认识中的作用。唯心主义史学的代表还有克罗齐、柯林伍德等,这种使历史学由思辨走向分析的思想,也有着广泛的传播。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并本土化。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马克思列宁主义契合了当时中国先进分子的需要。中国学术自明末开始趋向客观,强调实学。可以设想,在内忧外患的近代,过分强调唯心主义的学问,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问,是不能改变中国所处的困境。也许在学科史上,这些学问有重要的地位,然而这和“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又有多大的区别?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指导了中国革命,也在实践中开始了中国化。
(四)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影响巨大。马克思主义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在20世纪有着世界范围的巨大影响。在史学家享有盛名的年鉴学派,其一、二代就深受马克思主义史学影响。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生产方式概念”,对年鉴学派中世纪史专家乔治·杜比、雅克·勒高夫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新考古学潮流中,也可以见到马克思主义考古学的影响。结构主义大师列维斯特劳斯也是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可以说,在学术领域,马克思主义有着巨大而广泛的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制度,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是“中层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和衷共济解难事、提高效率办好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近四十年来中国在经济建设中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充分的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创造了无数新记录,为文化自信增添了足够的底气。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一种发展的新模式,有比喻说如果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制度的2.0,那么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类社会制度的3.0版本。制度必须与国情相符,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有中华文化浸润的痕迹,制度必须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在实践中的具体探索,如果脱了了背景,脱离了历史情境去构筑一座空中楼阁,必然倒塌。一个国家制度如果没有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故步自封,形成制度锁定,必然也将衰落下去。从道路和理论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强大的创造力,在制度建设中充分吸收发扬传统文化的力量,坚持不懈推进制度创新,建设制度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