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荣柳
(广西梧州市苍梧实验中学 广西 梧州 543100)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价值观念也日渐多样化,而且由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学生在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等方面出现了诸如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缺失现象。因此,如何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已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这也就要求,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特点,并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并通过加强合作探究以及开展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提高法制意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密切关注时事热点,加强学生的公共参与,以此来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确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并在实际的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解国情、国际关系、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事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内涵等,同时,教师一定要杜绝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要结合具体的事件或者丰富的影像资料来使学生有更深切更直观的感受,从而培养起学生的政治认同。
例如,在教学《共圆中国梦》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快速发展,笔者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了一些体现祖国发展进步的图文资料。然后在实际的课堂中,给学生播放了《辉煌中国》的纪录片,并让学生结合自己手中的资料,在生动的画面中感受时代变迁,在鲜活的实例中体会祖国的发展。如此一来,学生可以深刻的感受到祖国取得的巨大进步,了解新时代祖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从而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学生在真切的感受中培养起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
初中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同时,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比较单一,对事物的认知也比较片面。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要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理性、反思的品质,并让学生懂得用理性的思维去观察分析事物,进而正确面对问题,合理解决矛盾。这也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来逐渐培养起学生的理性精神。
例如,在教学《创新永无止境》这节内容时,笔者以“科技技术”为主题,引导学生探讨科技是否重要?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科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也有学生认为科技带来了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高科技诈骗等问题。基于此,将学生分成正反方,进行“科技对我们人类有没有用?”的辩论赛,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思维进行碰撞,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让学生懂的从不同的视角审视问题,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且,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有助于引导学生有序参与公共事物,承担公共责任,从而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实现个人价值,并懂得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而是要积极的关注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社会事件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公共参与的意识,并让学生懂得去践行,从而逐渐培养起学生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授《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这部分知识时,笔者充分结合了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件“两会生活”,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了解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首先,笔者结合这个时事政治给学生讲解了政府的宗旨、原则、职能等;其次,引导学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涵;最后,让学生将时事热点与所学内容结合进行交流讨论,进而加深理解。基于此,通过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可以逐渐使学生具有人民当家作主和勇于承担的责任感,从而培养起学生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
总之,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跟随时代转变教学理念,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通过丰富课堂内容、加强合作探究、开展实践活动以及关注时事热点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进而逐渐实现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