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 春
(贵州省六枝特区第六小学 贵州 六枝特区 553400)
积累是人生永恒课题之一,自古便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警言。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厚积”才能“薄发”,可见积累才是运用的基础,没有积累,就谈不上运用。现就“如何在语文教学的说话训练中指导学生积累语言”这一阶段的研究实践梳理几点感受颇深的体会。
语文教材中,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说话训练,让文本中的佳词丽句、经典诗文在学生读与说的交互转换中得到深化认识,融会贯通,化为己有。
如执教《江南水乡——周庄》一文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作这样的导读:“初游周庄,你觉得最美的是什么?勾画相关语句,把感受批注在旁边,一会儿与大家分享”!在充分的读、思、画、批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同学们,如果你的汇报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又能恰当运用文中的精彩词句,你所描述的画面便会出现在大家面前,想要目睹周庄的美景就看你们的了”!孩子们小手林立,都想在大家面前一显神力,随着交流,教师适当展示一些经典的词句和相应的画面。江南水乡的独特风光和历史文化在学生引用的“静静流淌的小河、传统的古朴典雅;富安桥的飞檐朱栏、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等佳词丽句中深刻于每个孩子的脑海里。在下一环节的品读中教师去掉文字,让孩子们反过来用文中的形容词表述画面,加深对词句理解的同时巩固上一轮的积累成果。就这样,文本中的语言信息在学生的视、听、说、记多项处理中得以内化,沉淀并积累在自己的语言库中。
同样,古诗词的教学也可以抓住契机指导学生在品读感悟的过程中积累。如在引导学生想象《题西林壁》的诗境,感悟道理之时,出示不同角度的庐山画面,让学生说自己看到的庐山,同一个画面要求用不同的形容来表述。根据画面,结合上一环节的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各抒己见:“我看到山岭起伏的庐山”、“我看到山峰耸立的庐山”、“我看到高山峻岭的庐山”、“我看到奇峰陡峭的庐山”……说话训练中,教师适当播放配乐指导学生读前两句诗,读出庐山不同角度的美,感受庐山的多姿。随即让学生把这些词写在课文插图旁,继而启发学生感悟诗人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的原因及遇事要全面观察、冷静分析、认清本质的道理。别人说的听不进,自己悟的印象深,如此这样听说读悟的深刻印象之下,往后学生在遇到类似片面看待问题的事件,便自然会引用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表达。于是理解并牢记课内经典诗词的同时,学生又收获了不少关于山峰山岭的形容词。不断的运用既激活自身的语言沉淀,又吸收他人的新鲜词汇,以达到丰富语言的目的。可见,根据课文特点设计不同形式的说话训练,在交流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是阅读教学的一项良策。
教材中有很多故事性很强的文章需要我们指导学生进行复述,这便是我们指导学生积累的良好时机。如《围魏救赵》一文,鉴于成语多的特点,在执教过程根据故事情节把起因、经过、结果部分出现的成语提炼出来,每学完一个部分让学生用成语概述一次该部分的要点,全文学完之后又将文中成语全盘托出,让学生再次将喜欢的成语串联起来,完整复述故事。又如执教《三袋麦子》,针对每个小动物的做法,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呈现“小猪(图):憨态可爱、迫不及待、各式各样、哈哈大笑;小牛(图):勤劳节俭、有备无患、点头赞许;小猴(图):聪明能干、更有远见、异常高兴等词条,让学生看着词条,用这些词语来讲述三个小动物对三袋麦子的不同处理方式和结果。再如《天上偷来的火种》一文,可引导学生将长文读成“偷火、受罚、获救”三个简短的词语,三个词语代表三个画面,之后又让学生抓住这三个关键词,说说最感动的画面。在这些大量的复述练习中,文本中的语言材料在运用中得到了巩固,不但帮助学生深化积累,还规范了口头语言,提高了学生理解、记忆、概括等多种能力。
学生读多了,也要给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坚持每天“课前3分钟”课外阅读交流,由两到三个学生轮流汇报,可以说一两个新词、也可以说印象深刻的一句话、一两点自己的感悟等;或利用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10分钟让学生轮流讲故事;有的在晨读前3分钟介绍新闻和电视栏目等。在每堂课结束之际,根据教材的特点作一些资料收集的拓展交流补充学生的积累。如上述《围魏救赵》,复述课文之后,让学生就《三十六计》来个成语大串烧,学生兴味盎然,“趁火打劫、隔岸观火、声东击西、暗度陈仓”等成语像爆米花似的跳入课堂。又如执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读过的送别诗并诵读两句以作毕业前的道别,一时间,学生别情难抑,争先恐后吟诵起来。实践证明,在系统的说话训练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立足教材,延伸课外,广撷博采,让学生在多平台的交流中厚积材料,丰富积累,是培养学生乐于表达,善于积累的有效途径。
阅读积累是一个长效的过程,我们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努力探索,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练习说话、积累语言的天堂,最终达到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