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生态的课堂教学

2018-02-22 06:11高春蓉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新课程师生空间

高春蓉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老马学校 四川 绵阳 621100)

一、生态教育理念的形成,一定是在课堂

1、走近我们的课堂空间。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常常提出要给孩子自主探索的空间。走近我们的课堂空间,在关注的还不是教师的表现,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师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设计、回应学生等等的同时,有没有想到孩子的感受。当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坐在教室里,似乎感觉就不会那么的舒服,50个甚至70、80个孩子的教室里,非常拥挤,空气不流通,在炎热的夏天,几乎什么味都有,空间何其大?教育家鲍伊尔说:“当班上人数超过30人以上,教师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为对班级的控制。”也许有人认为这是物理的空间,孩子的心理空间更重要。不由想起我们经常听的一些公开课——孩子正在“享受”着老师为其挖掘的空间,有的挖掘了许多德育因素、乡土因素、思维因素,考虑到了各种方式,有的甚至把两节课的内容强行并为一课,有的精心设计了一层又一层的大量的新知和练习,有的刚开始游戏,紧接着操作,马上又比赛,有的学生第一个活动的规则尚不清楚,就迷迷糊糊到了第二次活动,……表面上看课堂很是热闹,实质孩子觉得非常累。一堂课的学习内容过于饱和!过度的开发导致的不仅是疲惫!

2、走近学生的课堂生活。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已经作了一些改革,如今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教师绞尽脑汁想出调动学生活动的“高招”,学生一兴奋就争着发言,吵作一团,教师往往担心自己的教学任务得不到完成,自己许多“经典的练习”还没有得到落实,教师又得板起面孔维持秩序,活跃起来的气氛又“凉”了下去,节节课就这样“潮起潮落”,教师声嘶力竭,精疲力竭。课堂上来自分数与教师自己权威的影响,甚至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人性的举动。作为“教”和“学”的指挥棒,“考”似乎更是责任重大。“考什么”是“教什么”、“学什么”的导向,“怎样考”也是“怎样教”、“怎样学”的前提,是考知识还是考能力?是理论性考试还是操作性考核?老师还在这矛盾中徘徊。然而教学的有效性始终不能忽略的是它的价值属性。举例来说,某一课的教学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不折不扣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依据传统看法,这堂课是“保质保量”的,也应该说是“有效”的。但如果这堂课传授的知识早已是“过去时态”,或者这堂课所传授的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未来毫无用处,这堂课能说是“有效”的吗?课堂生活是否有效值得深思。

3、走进教师的精神。世界人们谈教育,对教师批评和不满意的声音比较多,大家更多的是看到在课堂中孩子有很多不堪的遭遇和教师有关系,教师是最直接对儿童构成伤害的人,却很少去考虑教师的生命状态、工作状态,教师所遭受的种种难堪。感觉到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工作者,他是怎样被他所无力改变的体制、规范、具体的要求一天一天地改变。对教师而言,很多要求是具体而又严酷的。现在新课程提出要解放教师,教师解放了才能解放学生,教师受到尊重他才可能尊重学生,但实际上教师的工作状态没有多少改变,他的负担有时反而更重了,因为新的要求不断地在加到教师身上,老的“常规”也在运行不误。要真正地实行生态教育,如果教师缺少足够的闲暇,缺少自主创造的空间,没有权力自主地选择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也就很难有一种平和的心态,从容自如的这种精神状态就没有了。

正如民间教育工作者张文质先生所说,我们教育最大的缺陷也就在于我们遗忘了生命,遗忘了具体的人,遗忘了日常生活里生命幸福与否的现实状态。生态的教学必然是所有的行为有助于成全生命,满足生命的各种需要,满足生命某些特殊的需要,特殊的人获得特殊的关爱和尊重,或者是特殊的帮助。

二、生态链条的运行,需要让我们在自然中徜徉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有必要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重新解读教育,重新发现生命价值,提高思维品质,形成了教师、学生各自发展与互动发展的生态链条。

1、让我们在自然中徜徉。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关注,耐心的等待,需要潜滋暗长与潜移默化,“立竿见影”往往是有害的,甚至是反教育的。让学生到自然中学自然,到社会中学社会,在劳动中学劳动,在生活中学生活,在研究中学研究,以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儿童本身就是一首诗。儿童的想像力,儿童的那种天然的、纯洁的、幸福的状态,就是人间最美好的诗歌,课堂间师生那种和谐的、温馨的、充满家庭最美好的温暖状态,都是诗。尊重生命、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内心的发展要求。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孩子的人生并不应该我们来设计,为孩子创设一种自然宽松的环境下,让他自由成长,逐渐发现他的天赋,然后才有的放矢的施肥灌溉,所谓“无为在行,有为在心”,极力倡导快乐的、符合自然天性的、充分展现自我的成才。

3、让师生在生命中对话。课堂生活是师生相伴的教育人生,是生命的对话,拥有互属的生命意义和共有的发展空间,实现在课堂学习生活中,师生间的交往、理解,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善于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教学情意场。教师们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是以一种研究的态度去反思过去,重新发现教育、发现学生。他们从每个学生不同的生活经历、社会联系、性格特点,已有的知识结构,变化的情感世界和成长规律出发,研究每个概念,每个知识的内容是怎样被学生理解的,用建构主义学说、多元智能理论,重新解读教育,重新理解教育的意义和价值,重新发现学生、与学生平等的对话。

总之,呼唤生态的教育,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的课堂,让学生的生命得以充分地舒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代新人。我们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新课程师生空间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