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赏月”的词人形象美

2018-02-22 06:11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月宫赏月哲理

王 丹

(山西省长治市沁县中学 山西 长治 04640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苏轼任密州太守时所作。当时,他在政治上处于困境。从小序可知,此词系大醉抒怀之作,同时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怀念。

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纵观全词无一句不得醉之精妙,无一句不慕醉之神韵,将词人大醉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无状之语,醉得发狂。奇思妙想,破空而出。使读者不难联想起屈原的《天问》:“天问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和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的诗意。屈原的“郁愤深广”,李白的“飘然思不群”,此刻他是兼而有之。“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知地知,醉得深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魂游仙境,醉的逍遥。古人认为有才华者,都是有罪谪降人间的天上星宿。“来风”写词人飘飘欲仙,向美妙、圣洁的天空飞去,把人间的烦恼、尘俗、杂念都抛在脑后。但,顷刻之间词人就产生了疑虑:月宫尽管是琼楼玉宇,皎洁空明,毕竟高而寒冷,自己去了,恐怕禁受不住。这三句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月宫美好的形象,显示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同时通过“我欲”到“又恐”的变化,以及“不胜寒”的担忧,含蓄蕴藉的表现了词人犹豫矛盾的心理。对月宫仙境的向往,意味着对现实社会的厌弃。任何艺术幻想,都是社会现实的“折光”。离开了现实基础的胡思乱想,决不能成为艺术佳。品那么苏轼幻想到“琼楼玉宇”去又怕“高处不胜寒”,究竟是什么现实的“折光”呢?他在政治上是很有主见的要求“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在他看来当时政治上的问题,“失在于任人而非法治之罪。”因而他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认为它是“人心之不悦”;推行新法的人是“巧进之士”,不愿与之共事,请求离开朝廷,出任地方官。他出任杭州太守,后转知密、徐、湖等州。此词既然是苏轼在知密州写的,那他的回天宫,“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就不能说明这种现实背景无关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天上地下,醉得酣畅。这是词人对人世间生活充满留恋和热爱的告白,寄寓着“出世”与“入世”。即“退”与“进”、“仕”与“隐”的儒道思想的斗争。苏轼诗文中很多貌似“出世”的思想,实质上是“入世”思想的一种反拨形式,本词亦复如此。上阙“月”是描写的中心,以无状之语,表现苏轼执着的人生。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无眠赏月,醉得痴迷。“转”字用的逼真,写出了赏月之间,时光黯然过去的神情。“低”字用的贴切。更见出月已平西,渐渐斜下去,没下去了。仅仅两个小字眼,就经济之极,传神之极!而且又表达了赏月人的心情:刚才是当歌对酒的欢饮大醉,渐渐地,随着夜深,豪兴已经收敛。转入到一种深沉的思绪里去了。“无眠”,是泛写节日里有的人庆幸欢乐;有的人却对景伤情,正是古人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而词人关切的、要写的,正是后一种人,当然包括怀念自己的弟弟在内。“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宽慰明月,醉的神奇。用反诘的语气向明月发问:月亮不应该和人们有什么怨恨,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孤独的时候团圆呢?反映了苏轼对其弟弟苏辙的情真意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聊解已怀,醉得豁达,人生都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有阴晴圆缺,要人常团聚,月常团圆,这是自古以来难得齐全的。人们生活当中的某些缺憾。不如意,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平常事情,因此,不必为它伤神。“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肠牵离人,醉得情深。“但愿”是提出希望,“人长久”是指互相间的感情永存。“千里共婵娟”,指相隔千里的人,虽不在一起,但因感情不变。共赏明月,如同在一起一样。表露一种乐观、开朗、旷达的精神状态。抒发了异地同心诚挚亲友之情。下阙“月”是描写的陪衬,以矛盾之言。显示苏轼善处人生。

此词,借写“中秋之月”的传统题材,表现新的意境和新的情趣,即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感情的珍惜,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作品富有哲理,却又能将深刻的哲理,寓于具体生动的文学形象之中,达到诗情哲理的完全融合。另外。词人大量化用前人诗句而能如己所出。真是妙手天成。无怪胡仔云“中秋词,至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猜你喜欢
月宫赏月哲理
月宫玉兔
中秋赏月邀请会
中秋赏月
中秋一起来赏月
月宫折桂的女子——写给西楼的《穿越白》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
别样的中秋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