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祥
(安徽省颍上县黄坝乡中心小学 安徽 颍上 236230)
(一)未成年人生活化德育实施的需要。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呼唤传统德育转型,要求学校德育从无“人”的、与学生生命相脱节或相悖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的格局中走出来,向“以人为本”的、踏着学生生命的节拍、和着学生生命的律动、并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现代德育要求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生命需要的健康满足;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强调学生在他自己的教育中的积极主动作用。因此,回归世界,回归生活的“生活化德育”已经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
(二)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发展的需要。人的培养在于教育,德育则是教育的首位。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邓小平曾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
一针见血,击中要害,也就是说,我国要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培养"四有"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和劳动者,全面加强德育教育势在必行。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新课标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新课改还明确提出,要打破学科本位,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使小学德育教育真正做到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语文教材作为一个例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德育内容选择的偏差。文学即人学,这要求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解读作品应以人为中心,德育渗透应具有多元性。小学语文新课标颁布后,小学语文教师才更注重培育学生的个性。但受长期思维定势的影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德育内容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偏差,总是以二元对立的思维分析作品,引导学生在某些制度下歌颂什么或者批判什么,使文学作品的欣赏性缺失,学生的人格也不能得到健康发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出现德育内容选择的偏差,多层次的德育内容出现单一化,并且忽视其深层的内涵。
(二)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的偏差。学生人格品质的形成会受到教师的强烈感染,教师对真、善、美的认同,对假、丑、恶的抨击,都会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教育家杜威说:“每个教师对于职业尊严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对正确的社会成长应努力谋求。”由此可见,教师对于德育渗透的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分析学生知识层面与所传递知识的差距,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使他们会用理性的视角和思维解决问题。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将自身定位于知识的传递者和考试的训练者,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教师的人格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有助于他们在校期间健全人格的形成,而且影响他们的人生之路。小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的偏差极易导致德育渗透的缺失。
(一)生活化的德育,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社会生活和作文教学相结合,读好生活这本无字书,才能写好有字文。平时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从德育高度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生活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及时记录其中的经历,发表想法,老师顺势引导他们发现、分析、感悟,积极引导,指明方向。诸如此类的指导,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敏锐的洞察能力,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习作,还得到了良好的德育渗透。
(二)创新化的德育,鼓励学生创意表达。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八·习作》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好题材。和以往的写作不太一样,因为这次是面展开想象写一篇神话故事。学生很喜欢写这样的联想作文,有些迫不及待地去完成。先下手为强在此次习作中并不占优势。我和学生展开系列活动:一是我先让学生在班内先讲讲有关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讲完后,很多同学蠢蠢欲动。我要求:一是必须写自创的故事,这是严格规定的。二是课后给足学生时间去查找相关资料。三是文章最好有个人感情色彩的内容,赋予文章灵魂。没几天,学生的习作完成了,精彩纷呈,各类主题的幻想文都有,如《假如我是孙悟空》、《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月球奇遇记》等。作文的时间由以前到未来,类型由神话故事到科技幻想等,各种角度的幻想文都有,甚至有现在流行的穿越形式的习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想象的空间变得多维、丰富。德育在其中生发,尤其是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得到了熏陶、感化。
作文教育与德育素养有很强的内在联系,作文教育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学生价值观形成时期对学生的教育更加重要,对学生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作文教育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教师应该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而学生在进行教材收集,感悟生活时应该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对学生作文教育需要各方面的努力,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长期的研究,促进德育工作不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