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喜欢在朋友圈传播“丧文化”的心理机制分析

2018-02-22 05:51冯铭钰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丧文化葛优青年人

冯铭钰

(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2016年7月,一张“葛优躺”的图片火遍网络。微博部分用户大量转发这张“葛优躺”的图片,并在图片上配上各种消极文字,如“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I know I am wasting my life”等。朋友圈也频繁出现各种有关“葛优躺”的文字和图片,以90后为主的年轻群体更是自己模仿起了“葛优躺”,将自己瘫坐在沙发上的照片制作成“让我堕落”“生无可恋”“累到葛优躺”等一系列颓废表情包。

一时间,一种带有悲观绝望性质的语言符号,成为了年轻人新的个性标签,并逐渐演化成了一种带有颓废气息的文化——“丧文化”所谓“丧”,就是指一种消极的心态,指当下一些90后在现实生活中陷入了颓废的泥潭,每天感到疲倦、失望,对生活提不起兴趣。

继“葛优躺”之后,“丧文化”的发展愈发汹涌,悲伤青蛙、马男波杰克等“丧文化”形象日渐深入人心并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朋友圈内,各种新奇的“丧”法也是层出不穷,“丧文化”已经成为年轻人朋友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2017年年末,在年轻人中流行的“丧文化”更是被一些新媒体平台评为年度词汇。

一、年轻人在朋友圈传播“丧文化”的行为特征

年轻人喜欢在朋友圈传播“丧文化”,虽然传播的内容略有差异,但却有以下几点共同的行为特征。

(一)在利益驱动下的行为

大环境和从众心理会促使年轻人跟随潮流在朋友圈传播“丧文化”。但从传播者本身的角度来看,传播者之所以愿意传播“丧文化”,是由于这种行为能够获得某种利益,满足传播者的某种需求,特别是精神方面的需求,如释放情绪、寻求支持等。

(二)力图与外界形成互动

在社交网络中,人们通过呈现自己的照片、感想、留言等信息来与人交流,其实质就是利用符号进行表演,展现自我形象(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年轻人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生活中的“丧”和“衰”,以此来博取眼球,期望获得外界的关注,并力图与“看客”形成互动。

(三)传播“丧文化”不等于践行“丧文化”

年轻人喜欢在朋友圈传播“丧文化”,传递“丧信念”,但这种“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万念俱灰,这种“丧”只是一种无力感与挫败感的表达,是一种奋斗路途中的情感宣泄。离开朋友圈,在现实生活中,多数喊“丧”的青年恰恰一点也不丧,而是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二、年轻人在朋友圈传播“丧文化”的心理机制

(一)自我暴露,宣泄情绪

情绪,是人人都熟知的一个词语。拉扎勒斯认为“情绪是来自对正在进行着的环境中好的或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组织,它依赖于短时或持续的评价”。人作为一种情感的动物,时时刻刻都在体验各种各样的情绪。

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压力的社会,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不再匮乏,但是人们的情绪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压抑。我国社会正处于急速转型的时期,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如贫富差距、就业困难、住房压力、医疗保障缺失等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90后作为正在崛起的年轻一代,他们充满理想和斗志,但是却在奋斗过程中遭遇无数壁垒——难以超越的竞争对手、难以立足的大都市、难以跨越的阶层鸿沟……于是,紧张、焦虑、恐惧等诸多负面情绪开始在他们之中蔓延。

弗洛伊德曾经证明:“压抑和宣泄是人的两种基本的心理机制。”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场合的限制,人们一般会选择压抑情绪。而网络空间由于具有相对的隐匿性和虚拟性,正逐渐成为人们宣泄情绪的最佳场所。

“丧文化”的应运而生又正好戳中年轻人的心理,“丧文化”中那些无奈、颓丧、绝望的情绪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共鸣,他们纷纷感叹“是我!”。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朋友圈发一些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很“丧”的文字和图片,试图通过一种调侃的自我暴露方式将自己内心的不愉悦和压力释放出来,从而使消极情绪得到排解。

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提出的“安全阀机制”理论建议,要给人们的情绪宣泄提供一个缓冲地带。朋友圈就像这个缓冲地带,而“丧文化”就像胸中的块垒、心中的牢骚,年轻人在朋友圈传播一些很“丧”的东西,其实就是想借助这个平台来发一发无伤大雅的网络牢骚,暴露自己无奈和脆弱的一面,吐槽一下,缓解心理压力,消除郁闷情绪。

(二)激发同情,寻求社会支持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告诉我们,人们一般会通过“表演”在他人面前树立一个理想的形象。在网络世界中,由于网络具有一定程度的遮蔽性,使得人们更容易卸下现实生活中厚重的面具,逐渐暴露出潜意识的“自我”。

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策略按照呈现的方式可分为逢迎讨好、自我提升、强迫恫吓、榜样范例、恳求示弱等。年轻人在朋友圈传播“丧文化”,实质就是一种“恳切示弱”的自我呈现方式。这种呈现方式试图通过展现自己的脆弱、痛苦和无奈来寻求他人同情、寻找社会支持或是找到同病相怜者以削弱自身的孤独感和痛苦感。

例如,笔者的朋友圈出现过这样一条动态:“大二不仅写不出新闻评论,连新闻也写不出来了,憋了三天就憋出来一个标题。这种鬼天气,烦躁、啥也不想干、只想发呆和睡觉。”在这条朋友圈下面,有诸多调侃、安慰和鼓励的话,如“党和人民赋予了你权利,千万不要放下你的义务呀!”“别急,去看场电影,放松一下,调节一下。”“走,打羽毛球去!”等等。

社交网络中的朋友更倾向于帮助那些表露出自己需要帮助的人,采用“恳切示弱”的自我呈现方式者往往不会介意表达自己的一些负面信息或者负面情绪,这使社交网络中的好友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年轻人在朋友圈发表一些“负能量”的东西,是试图借此获得他人的同情,得到他人的安慰和支持,从而减轻痛苦。

再如,笔者曾经发布过这样一条朋友圈:“背书背到想自暴自弃。”有诸多好友在朋友圈下评论:有发“握手”表情表示同病相怜的,有评论“背书背到质疑人生”的,有评论“背书背到感情破裂”的。年轻人之所以喜欢在朋友圈发表一些自己很“丧”的状态,是因为他们想借此迅速找到自己的同盟或是同病相怜者,产生共情效应,削弱孤独感,分担痛苦,从而达到心理的平衡。

(三)自嘲,自我贬低,自我防御

“感觉身体被掏空”“这个世界能不能对我好一点”“感觉自己就是个废人了”……“丧文化”其实是一场年轻人的集体自嘲。

自嘲,是指通过幽默的语言或行为,嘲弄和讽刺自己,以达到缓解尴尬、润滑气氛等目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根据临床经验,曾提出过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概念。现实自我是指个人在所处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真实的自我,而理想自我则与之相反,是指个人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或自我要求而在脑海中建构起的有关自我的理想化形象。由于种种原因,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总是存在,当对理想形象的自我期待无法满足时,人们就会产生焦虑情绪,而自嘲是抵抗焦虑情绪的有效防御手段。

年轻人的自尊心极强,他们不愿接受他人对自己的嘲弄,于是抢在他人之前,率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自我攻击”,嘲讽自己的“丧”,揭露自己的短板。这种带有攻击性质的自我评价或者放大事实,或者避重就轻,往往是不客观的,但是这种自我抨击却有效地堵住了他人的嘴,防止了他人对自己不友善的攻击,从而从源头上减轻了自己的痛苦。

自我贬低策略也在“丧文化”的传播中起到了作用。所谓自贬,是指交流者寻求或创造贬损自我的机会,减少或降低他人的期望值和尊敬度,以此为可能出现的失败提供冠冕堂皇的理由。年轻人在朋友圈自我贬损、自我嘲讽,从表面上看,“自贬似乎给人造成了一种无能的印象,但实际上,这样做通过两种途径使自己具有创造和保持能干印象的潜在机遇:一是如果行动失败,能干印象也会得到保护,因为人们把这种失败归因于此人在自贬时提供的客观条件;二是如果行动成功,就会给人留下天分高、能干的印象,因为人们会认为此人善于克服困难和障碍”。

此外,在朋友圈展现自己的“丧”,还是一种防御性悲观。人们通过对自身努力程度的否定,对结果的悲观性预测来降低自己的目标期待、实行自我价值保护,从而试图抵抗最终可能因为失败而带来的痛苦以及对自我能力的否定。

三、对年轻人传播“丧文化”的思考

“丧文化”在年轻人中的传播与流行也引发了主流媒体的关注,2016年9月30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引导青年人远离“丧文化”侵蚀》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丧文化”被视为无所事事、蹉跎岁月甚至是“行尸走肉”的标志,原本应当朝气蓬勃、“作为理想代言人、奋斗急先锋、道义担当者的青年人”,正是被这些带有负面情绪的文化所侵蚀,才会如此颓废。所以,青年人应该远离“丧文化”,回归志存高远、理想丰满的祖国栋梁形象,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不止、自强不息。

《光明日报》的担心和提醒自然应当引起青年人的反思和警醒,但同时,通过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来透视“丧文化”的传播,我们发现,“丧文化”是一种青年人的自嘲,是对成功学的解构,“丧文化”虽然流行,但是想要真正践行“丧文化”的年轻人却极少。“丧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其实更多的只是青年人在面对生活压力时的一种情感宣泄,它用自我贬低、自我矮化的方式,来寻求社会支持、排解郁闷、舒缓压力,从而形成自我保护。“丧文化”作为一种网络牢骚被传播无可厚非,合理的宣泄反而能帮助年轻人调整心态、重整旗鼓、奋力前行。然而,年轻人如果真的对生活和未来失去了目标,开始无所事事、浪费光阴、颓废不已,那么这种践行“丧文化”的行为就应当得到坚决的抵制。

[1]姜琳.交流心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9-22,151-156.

[2]韩晓丹,戴世富.网络“晒”行为的传播心理学解读[J].新闻世界,2014(10):129-131.

[3]李琼,郭德俊.印象整饰的概念、动机及行为策略简述[J].心理科学,1997(20):69-72.

[4]于风.丧文化传播中新媒体的角色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23):81.

[5]江爱栋.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及其策略的影响因素[D].南京大学,2013:5-10,18-20.

[6]贾银兰.大学生网络情绪宣泄分析与引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10-12,29.

[7]夏之焱.引导青年人远离“丧文化”侵蚀[N].光明日报,2016-09-30(10).

猜你喜欢
丧文化葛优青年人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葛优一句话怼空谈者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为啥找不到女朋友
如何看待“丧文化”?
材料作文“丧文化”导写
“丧文化”不丧, 是年轻人宣泄情绪、对抗焦虑的新武器?
“丧文化”,不必过敏不可轻视
葛优两口子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