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异化及其超越

2018-02-22 00:53赵庆寺
学术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融合

赵庆寺

现代信息技术是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成果,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积极借鉴、充分利用和不断创新,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深度融合不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思政课教学形式的简单结合,而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系统内各要素的全面整合,借助技术促进学习理念的重塑、学习时空的延展、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思政课的普及推广中出现了值得警惕和防范的技术异化现象。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中,现代信息技术异化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导致异化现象的根源何在?如何从根源上消除这些现象,从而有效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的深度融合?这些问题成为当下网络思想政治育人能力建设中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论述。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异化现象

从“辅助性”到“充分利用”,再到“高度融合”“相互支撑”等对信息技术的定位可见,我们对信息技术价值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不断拓展的过程[2]。现代信息技术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估等多个环节全面重塑了教学生态,形成了跨越时空、开放共享的全新教学范式。值得注意的是,技术本来是人类创造并用来认识与改造自然的工具、手段或方法,作为客体的技术这种人的隶属物,以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和敌对的力量反作用于人本身[3],当技术的负向价值不断显现时,我们就必须面临这种亟待超越的价值悖论。

(一)教学手段盲目追逐技术装备

为了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很多高校盲目追逐技术装备的信息化建设,错把使用信息技术当成了教学目标,不把信息技术与提高教学质量统筹考量。这不仅未能有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政课的辅助作用,而且造成了大量教学资源的浪费。各校智慧教室、仿真实验室、情景再现实验室等教学场地纷纷涌现,云校园、云课堂、云书包等教育概念令人目不暇接,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教学形式被大量使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组织模式被普遍推广。虽然教学手段日益信息化和智能化,但广泛利用和有效利用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实际上,不少高新设备沦为摆设,很多网络课堂鲜有问津,有些教学模式昙花一现,难以被持久应用。很多信息化建设并非出于师生教学的现实需要,而是为了迎合评价标准或顺应流行趋势所采取的权宜之计,这样的教学技术应用实际上背离了教育的初衷。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广泛使用,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更多的是“结合”而非真正“融合”,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策略、考试的评价制度等并没有因为新技术的使用而发生根本性转变。从培养教师的角度来看,许多教师把多媒体课件作为上课的教案来使用,忽略了自身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此外,少数教师主讲、多数教师参与辅导和讨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阻碍了未参与授课教师教学技艺的提高,不利于教师队伍的整体性培育和成长。

(二)教学设计忽视彰显思想内涵

思政课是传授知识、培养情感、树立信仰三者统一的过程。思政课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注重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此而言,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在形式上增加教学过程的延展性和丰富性,在组织上拓展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自主性,但却在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培育方面存在明显的两面性,其负面影响尤其值得警惕。部分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呈现理论知识,倾向于不加区别地照搬到网络空间,缺少基于网络特点的分析和改进。统一设计的网络教学平台一般无法根据教师和学生特性进行个性化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流程的设计过于格式化和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互联网为学生带来获取信息资源的便利,但学生获取知识的浅表化和离散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运用网络的功利化和实用化趋势越来越突出,不仅导致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和盲从性越来越严重,也造成了学生独立探索精神弱化和理性思考能力下降。从思政课教学规律来看,在线学习的随时随地性也可能破坏学习的循序渐进性,片断化的学习容易在认知的获得与信仰的形成之间造成某种障碍[4]。

(三)课堂教学弱化师生情感交流

思政课教学过程更强调逻辑推理和理性思考,要求通过师生双方的互动与交流,在比较、归纳和概括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学习质量取决于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构建意义的能力。许多教师把大量课堂时间留给了混合式教学的线上自学阶段,但对于学生线上自学缺少激励和约束手段。由于线上自学的不充分,混合式教学的线下师生讨论自然难以深入,无法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思维状态,充分彰显理论辨析和价值引领的内在逻辑。一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停留在材料堆砌的层次,没有从学生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的视角进行精心设计,沦为新瓶装旧酒的“文本搬运工”。部分教师喜欢用大量多媒体素材扩充教学内容,过分突出对文字、界面、色彩、动画、音频和视频的链接,教学过程中切换不停,令人眼花缭乱,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仔细辨析和深刻理解,这种喧宾夺主的教学形式阻碍了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育。此外,在多媒体教学程式化的教学流程中,过于封闭和紧凑的教学过程难以使师生在交流中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对于以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为目标的思政课来说,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替代教师和学生面对面教学接触,恰恰把教师与学生有效的情感交流这一优势和特征消解了[5]。要形成网上网下育人合力,必须把价值引领从教师“指尖”直抵学生“心间”,而一些疏于引导、讨论不足、精讲有限的混合式教学严重弱化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也没有发挥网络教学的加速器和倍增器作用。

(四)学生学习过度沉迷技术景观

现代信息技术塑造了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但如果过于倚重技术手段,把自由思考的权利交付给技术,那么技术反过来会窒息思想的活力。一些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往往局限于现代信息技术上塑造的技术景观,难以穿越技术表象进入深入思考的境界。引入信息技术之后,非但未能以现代信息技术完美呈现思政课教学内容,反而因为技术的华丽妨碍了思考的深度,这是思想政治理论遇到现代信息技术产生的价值悖论。在多媒体教学中,一些学生对图片、影视素材热情高涨,但对需要深入思考的理论问题则意兴阑珊、情绪低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从各种移动终端获取信息资源的便捷性大幅度提高,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碎片化学习时间大大增加[6]。在混合式教学中,一些学生流连于网络课堂内容的层层链接而拒绝经典文本的深度阅读,兴趣点、关注度容易从需要深入思考的挑战性话题迁移到短平快的阐释性论述。当技术处于强势而人处于弱势,师生双向交流被弱化为人机单向被动接受,人自身主体性就会被消解。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在一定的范围内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以避免技术异化导致人的物化[7]。

(五)教学评估流于简单量化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融合产生了大量反映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原始数据,但是囿于数据意识不强,数据定位与采集、分析与评估、反思与决策的能力较弱,往往无法进行精确的教学评估与决策。虽然大数据为思政课的精细治理提供了基础和前提,但各校普遍缺少大数据的搜集渠道和分析模型。即使某些高校对思政课实行了量化分析,但从数据规模来看仍然属于小数据范畴,分析方法停留在简单量化的阶段。思政课信息化带来的原始数据,蕴含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规律的基本情况,不仅可以用来分析学生的学习偏好,还可以用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对教学数据的多维融合和关联分析,对思政课作出精准有效的安排与预测,从而揭示思政课的本质规律。况且,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有情感、有意志、有理性的人,这意味着很难按照一套严格的、量化的体系标准对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加以衡量。没有对思政课的精准评估,就无法研判每个学生对基本理论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践行状况,就无法根据每个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技巧。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异化成因

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推动了教育变革,而首先要变革的就是教育理念,必须与时俱进地思考新形势下如何认识教育本质与规律、内容与方法。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融合中出现的异化现象,既受到认识不足、理解偏差和管理滞后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技术缺陷、开发能力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一)教学理念的误读

如果没有对技术使用的哲学思考,忽略了对技术本质问题的探讨,缺乏技术对人影响的观照,难免会陷入技术使用误区,导致技术应用与实际效果的背离[8]。在现代教育中,把创新思维和创造行为变成客观现实的决定性因素不在于资金和技术,而在于教学中人的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对于教学而言,技术只是一个辅助的工具,离开了人的主体性,最终只能导致课堂教学技术化的价值悖论[9]。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功能的认知性解读与价值性判断将直接决定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价值的正负转向。现实中,不少思政课教师对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目标、内涵、功能、方法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对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融合的针对性、生长点、方式方法等问题缺少研究和思考。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改变,而且带来了教学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变革。二者深度融合绝非简单的辅助和支撑关系,必须从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规律出发,从综合性、协调性的视角理解二者相互促进的核心内涵,从思想性、价值性的高度审视二者相辅相成的本质要求。为此,除了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信息技术发展规律、新时代受众成长规律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外,还要深入探究如何做到这四大规律的有机统一,从而真正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一般规律[10]。

(二)开发能力的不足

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逻辑关系应是通过技术促进教与学并使技术价值在教与学活动中实现的关系。要发挥信息技术成为思政课教学辅助手段的功能,主要取决于使用者如何使用。实际上,由于技术开发与应用主体的分离,不少思政课教师在新媒体等信息技术利用中仍处于失语状态[11]。在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过程中,如何有效开发符合教学大纲、呈现教学内容、落实教学目标的教学产品,决定着融合的程度与效果。因此,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中,不能将眼光局限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产品形式与方法的开发,必须准确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内涵与目标,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功能与意义的开发。无论是多媒体课件、网上课堂、慕课式混合教学平台,还是微电影、微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教学手段,都必须严格遵守高校思政课的基本原则。就此而言,不仅单纯技术人员无法胜任这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工作,即使是熟谙技术的教师也要严格遵循思政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从而在教学生态重塑、教学流程再造、教学组织更迭等方面推进思政课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三)学生应用的偏差

作为思政课教学的对象和主体,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认知不足和应用偏差是导致信息技术异化的重要因素。学生把多媒体教学作为必备的教学形式,而把粉笔与黑板看作是落后过时的教学手段。学生忽略混合式教学的整体性,把线上学习当作可有可无的环节。当下学生日常生活由现实生存向虚实融合转变,沉迷微信内容的碎片化知识,缺少必要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学生群体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师生一致性程度大幅降低,学生“主体逃离”的机会大幅增加[12]。在信息化时代,学生的信息接受由注意力发散向注意力快速游移转变,盲目追求现代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沉迷于现代信息技术营造的虚拟世界,不注重教育内容的适度,这些不但不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便利,反而变相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和深度参与,现代信息技术只能沦为思政课教学的道具和摆设,无论设备如何先进,都不能成为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金钥匙。

(四)技术本身的限度

任何技术的价值都具有两面性和相对性,不仅技术的负面价值不可避免,而且技术的正面价值也有限度。如海德格尔所言:“不管我们对技术持激烈的肯定与否定,我们始终不自由地束缚于技术。”[13]作为一种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只能发挥辅助作用,这种地位主要是由于技术本身的限度所决定的。技术虽然可以带来跨越时空的便捷,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可以提供基于量化分析的评估预测,但是难以充分表现基于人文关怀的思维逻辑、情感体验和政治认同。非但如此,过度的知识信息、炫目的影视素材、松散的网络学习不仅让本该进行的深度思考陷入目不暇接的观望和匆匆而过的迟疑,而且让必须突出的价值引领流于浅尝辄止的议论和无所适从的迷惘。在这种异化状态下,“技术这种人的创造物变成了统治人、压抑人的一种异己性力量,它不是‘为我’的反而是‘反我’的”[14]。就此而言,现代信息技术既能延展思政课的时空与表征,带来知识传播的便捷,也会转化为一种信息泛滥、被动接受的负担,妨碍思考的深度与力度。

(五)管理水平的滞后

课程管理是提升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枢纽环节。之所以出现技术异化,课程管理水平的滞后也影响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过程分析和课程效果评估,不仅要开发可以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还要分析完全契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并对有效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否则将无法多角度、全方位把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价值与信仰等方面的变化情况。虽然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精准施策、定向发力,但目前还需要更多成功案例的支撑。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优化路径

基于人本主义的立场来看,技术异化的产生不在于技术自身,其实质是人类的自我异化。因此,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深入研究高校思政课的基本特点,按照“配方新颖、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终身受用”的要求,通过教学方法的精细设计,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课程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精准对接,从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突出教学的思想涵育与引领

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技术发展观,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中变与不变、主体与载体、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把有思想内涵的思想政治话语用高颜值的信息技术手段表现出来。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决定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根本因素是思政课的理论魅力而非其他。思政课教学内容不只是基本知识的传授,更注重主流价值的引领。实现知识传授中的价值引领,必须处理好碎片化学习与系统性学习、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情景塑造和理论思考的关系;必须立足在线学习(e-Learning)、移动学习(m-Learning)、泛在学习(u-Learning)的发展趋势,根据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思维特点和学习习惯,将理论知识有机分解并创新性地整合重构,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完成理论学习和思维训练。因此,思政课教学软件的开发,必须兼备知识性、艺术性、思想性。思政课所蕴含的政治高度、历史厚度、思想深度和生活温度不仅不能单纯依靠技术手段的呈现,有时还恰恰需要对技术手段适度地疏离,从而可以在践行中体悟,在交流中感悟,在思考中顿悟。因此,实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技术呈现,必须根据内容本身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加以梳理、概括和凝练,彰显情感培育、理论辨析、价值引领的思政课特质,避免教材内容的盲目照搬和简单重复,避免教学内容的碎片化和娱乐化,不能只追求点击量,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坚持教师的课堂引导与主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和主导作用是影响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核心因素。在信息化条件下,教师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把舞台留给学生,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教师不但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必须是学习进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对话者和引导者。随着人工智能的推广和应用,思政课面临的挑战不再是信息的稀缺,而是如何把信息爆炸环境下获得的碎片化、快餐化的知识,通过师生情感交流和智慧启迪,推进学生价值观的构建和思辨力的提升[15]。方兴未艾的思政课信息化进程不可阻挡,教师要从内涵到形式、模式再到对策,对重点与难点、方法与路径等方面加强整合,以期通过完善教育策略应对信息化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教师要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有高度自觉,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确立深度融合的“正反馈”,避免功能异化的“负效应”,把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在云课堂教学、网络微视频教学、微电影教学中,还是在多媒体教学、移动互联教学、慕课等混合式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全过程的主导作用,确定有理有节的使用原则,整合教学内容,控制教学流程,把握教学节奏,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资源共享、合作学习、多重交互等学习环境,在智能化的学习环境下更好地实现预设的思政课教学目标。

(三)提高教师的技术素养与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教育产品开发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技术自觉和技术素养。技术同时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使用者无法随意改变技术的物理结构,但可以通过技术的创造性使用实现其社会功能。信息技术既具有改变原有教育环境的解构作用,也具有形塑新型教育生态的建构作用,必须确保信息技术解构和建构都发挥积极作用,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正面价值。技术既可以发挥媒介作用,也能够实现教育功能,必须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观,不断培育良好的技术素养。技术素养是正确技术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包括理解技术、使用技术、管理技术和参与技术的能力[16]。教育产品的开发者、使用者和管理者,必须对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具有清晰的认知,不断提高对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的积极效应。正确的技术观能帮助有效控制思政课教学对于技术特别是网络的过度依赖,进而在一定的限度内用足用好技术。如果不能正确把握这个度,现代信息技术对思政课的负面效应将不可避免,教学效果难免会走向反面。新技术的选择应用固然是一种趋势,但不应该让这种积极应用的热情遮蔽了理性审视的双眼,一定要考虑采用各种技术工具的必要性与可信性,实现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的优势互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因此,要加强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产品的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推进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意识与能力,更加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四)探索教法的流程再造与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开放与共享的技术理念为这两种教育环境发挥教育合力创造了条件。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固然可以为思政课教学增光添彩,但教学方法才是让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实现深度融合的工艺。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思政课的内容、载体、方法和途径,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技巧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同时自觉避免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效果的消解作用。为了增强深度融合的效果,不仅需要继承长久以来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优秀教学方法,而且也需要创新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方法。新媒体工具所具有的点对点、一对多、多对一等交互功能,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畅通无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制订出个性化的教育方案,通过因材施教的精细化教育模式全面提升育人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17]。因此,探索深度融合的路径需要从方式方法切入,把技术呈现与知识传授、价值引领、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充分结合,充分实现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效应。

(五)鼓励学生的深度参与和践行

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影响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学生不仅仅是思政课的参与主体,也是深化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力量。在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信息日益丰富的时代,学生的信息来源和技术能力不断提高,甚至远远超过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此外,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和体验,扩大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范围,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增强了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所以,思政课教学需要实现三个翻转,即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翻转,由“接受性”学习向“探究式”学习翻转,由“塑造型”育人向“成长型”育人翻转,从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18]。为此,必须寻找学生在多媒体教学、慕课等混合式教学、网络视频开发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环节上有效参与的方式方法,以学生的积极参与提升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有效克服学习倦怠、被动盲从的异化状态。

四、结 语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19]作为一种教育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不可或缺的形式意义,但是绝不能让形式遮蔽思政教育的目的和内涵,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核心目标。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有效整合的过程和结果,要在价值上坚持有限融合,方法上实现有机融合,效果上达到有效融合[20]。为此,一方面要通过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催发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另一方面要通过信息化时代思政课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由此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融会贯通与相互促进[21]。所以,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融合,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简单叠加或粗糙应用,而是要求信息技术的服务功能和应用功能要致力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呈现,要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全方位深度融合,从而构建思政课教与学的新方式,创设思政课教学生态的新情景,实现思政课教学引人入胜、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融合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