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时期。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妄图操控舆论,打击斫伐异派报人报刊,制造了“癸丑报灾”等破坏新闻业的事件。[1]奉系军阀张作霖颁布《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管理报纸营业规则》《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限制各报登载条款》争取舆论支持。各路军阀为争夺政权摇旗呐喊,有限地开放了民国的言论禁区。截至1928年,东北报刊总量达到258种[2],日人报刊187种,国人报刊约67种,俄文报纸2种,英文2种。其中,辽宁报刊65种,大连117种,旅顺11种,吉林14种,东省特别区22种,黑龙江7种。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被日本人谋杀,张学良接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计划“东北易帜”,实现国内统一。从张作霖罹难到张学良“易帜”半年多的时间里,各方政治势力在沈阳进行着激烈的角逐,尤其是日本人创办、扶植的各种报刊竞相为日本帝国主义在辽宁企图制造舆论,干扰内政。日本侵华势力在日政府的庇护下“交换演讲及考察游行”[3],宣扬大东亚共荣的“怀柔”政策,支付全部旅费。诚如德国名将鲁登夫在一战后感叹:“德国之败,非败于军事,乃败于德国缺乏一个路透社和泰晤士报。”[4]可见,列强在中国办报也是借报纸领导舆论,充当战争的“先行官”。
东北既是奉系军阀的发家之地,又是日、俄两国妄图占领的殖民地。此外,尚是国民政府实现国内统一不可缺少的区域。张学良迫切需要有自己的报纸宣传政治主张,对抗外报造谣。全国虽已产生晚报,但还没有形成潮流,对于闭塞的东北更是如此。戈公振统计民国以后全国产生的报纸(1911-1927)基本都是日报或其他,“没有一家晚报名列其间”。[5]况且东北通讯不便,民众教育未普及,购买力弱。正是在上述的背景下,张学良扶植创办《新民晚报》刷新内政,被誉为“东北报界明星”[6]。
《新民晚报》创办于1928年9月20日,停刊于1931年9月17日。隶属于东北边防司令公署,4开一张的日报,社址在大西边门外小铁道前五十一号,后移至大南门里文庙胡同。若按正常计算,每日发行一期,当共计发行1091期。从1929年3月31日至1931年9月17日,每周附《新民画报》一张,共发行123期。
民初,辽宁地区的大多数报人都具有官员、报人、教育家三重特性,这是辽宁报业与关内迥异的一个现象。《新民晚报》社长钱芥尘是张学良的高级顾问,代表张学良联络报界。第二任社长赵雨时当选过奉天省议会议员、辽宁省议会省宪起草委员会委员长、北京京师学务局局长,1930年在张学良的支持下担任辽宁省报界联合会主席,在办报经验和报纸规模上很有建树。主编王益知是张学良的秘书、随军记者,在办报期间大胆经营而且能够及时了解张学良的宣传意图,善于与政府、军队的各部门往来。
《新民晚报》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与文娱性。栏目有新闻、短评、副刊,“消息灵通、内容丰富”[7],大量刊登张学良的谈话和通电,成为他向社会传达政治主张的舆论阵地。率先发布东北易帜通电,启事“今日东省易帜,全国统一,本报特休刊一日,以资庆祝。”[8]注重“编辑科学化、选材艺术化”[9],李郁阶以“大小孩”的笔名经常发表进步作品,连载张恨水的《春明新史》《天上人间》《黄金时代》。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先发制人,以绝后患”[10]诱杀杨宇霆、常荫槐,该报率先向外界报道“老虎厅事件”[11]以及张学良致杨宇霆夫人的信:“唐太宗英明之才,古今称颂,建成、元吉之事,又有何策乎。”[12]日方《盛京时报》十分忌妒《新民晚报》,两报经常展开“笔战”。1930年初,《盛京时报》主笔菊池贞二以“傲霜庵”为笔名发表文章,说“虎头蛇尾”本是“虎头无尾”之误,王益知撰文批驳其谬误,两报争论了很长时间。1931年夏,张学良偶感伤寒,卧病在北平。《盛京时报》造谣中伤说“病逝”,企图在东北军内部制造混乱,王益知为此连夜前去核实,将张学良在北京协和医院养病的照片发表在《新民晚报》上以正视听。
《新民晚报》编排迅速,售价低廉。一改各日报当天编排第二天零售的习惯,重要新闻当天编,傍晚出报。“每月现洋四角,半年现洋二元二角,全年现洋四元四角”[13],后扩充为日刊两小张,“凡订阅新民晚报者每星期日附送本画报一张,不另收费,零售每份大洋二分,收奉小洋一元,每月现大洋一角,每年现大洋一元。”[14]在沈阳很快打开了局面,“销路曾达十七万份,为各报之冠,颇为一般读者所欢迎。”[15]还远销至吉、黑,每日可“发行两万份,为东北第一。”[16]
《新民晚报》多采用邮政代办,不以市场化为目的。张学良“每月津贴现洋两千”[17],1928年辽宁省政府给贺年刊费“新民晚报四十元”[18],“于凤至每月补贴一千元,并供给消息”[19],对重要的作者支付较高的稿酬。编辑部多方策划,开发新闻资源,适当降低报价,吸引读者。新民晚报辽宁分销处同时代售《北平霞光画报》、《上海画报》、《北洋画报》提高社会影响力。每逢新年,张学良携夫人于凤至都要向《新民晚报》发来新年致辞,并配发照片,向读者恭贺新年,王树翰也寄语“兴年俱进,日新月异;念兹在兹,民听民祝”[20]的周年祝词,逐渐拉近了新政权与广大民众的距离。
此外,该刊还登载广告刊例:“每英方寸大洋八角,但以二英方寸起码能容五号字六十二字,每期受大洋壹元陆角,长期面议。本报代撰广告文不另收费。”[21]由此可知,广告只占经费的小部分,效益一般。
作为一份官办报纸,《新民晚报》以报道、介绍东北新建设和张学良的政治主张为主。在今天看来,《新民晚报》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文献价值。
首先,《新民晚报》具有较高的社会史和文化史价值。张学良主政后百废待兴,在《新民晚报》的“新闻”、“评论”等栏目里,较大篇幅地发表一些反映东北是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政局变迁的消息;也不乏一些反映东北加强与关内联系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状态的文字与照片,如《青天白日旗下东北各省领袖宣誓合影》、《清代英王像》、《辽宁东北体育场中日德田径赛选》、《总理奉安特刊》、《辽宁各界抗俄大会勉慰将士书》、《沈阳大西城门外之电车道》、《同泽俱乐部改善社会风气之合影》等。这些内容丰富了对相关区域进行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其次,《新民晚报》刊登大量张学良的讲话与通电,对于中外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如《日本电影明星》、《抵制日报,十视奉天占领廿五周年》、《张副司令在南京行辕招待新闻界时谈话状况》、《张司令长官欢宴美记者团合影》、《德国报纸上之张学良》、《辽宁报界联合会举行成立典祝之会场》等图文,着重记述了以沈阳为中心张学良建设新东北的“天时”、“人民”、“教育”、“实业”、“古迹”、“政治”、“财政”、“外交”、“生活”等状况。这些报道较为详实地记录了张学良与日、俄、欧美等国的文化交流,也涉及到辽宁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来往,对考察这一时期东北政治外交关系形成的因素和历史影响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和史料价值。
再次,《新民晚报》作为辽宁第一家晚报,介绍了现代辽宁新闻业发展的历史状况,报馆人员的工作生活照、游记、辽宁报界联合会以及关内新闻界的互动等,对于民国辽宁新闻事业史、地方史研究,都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