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 200093)
网络社会是当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作为受众的我们通过媒介互动来阅读媒介内容,也通过网络传播来参与社会活动。开放、多元的网络赋予受众更为广泛与自由的话语权,给受众一个“有容乃大”的言论场所。但是自由并非无上限,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作为身处其中的受众必须拥有合格且优质的媒介素养方能保持理性、客观,不被话语权支配,迷失自我。认清话语权本质,了解网络传播特性,提升受众媒介素养至关重要。
2018年5月11日,“二更食堂”发布了一篇关于“滴滴司机杀害空姐”一案的不正当推文,5月13日,二更创始人丁丰在朋友圈进行回应,向公众致歉,并永久关停了“二更食堂”公众号。这个事件发酵到今天,我们看见一起令人痛心的案件背后有无数充满恶意的猜测和令人费解的言论。在这个自由的时代,虚拟的网络带来了无尽的便捷和好处,却也滋生着各种费解的问题。前些日子一张关于马化腾回应“腾讯没有梦想”的截图被疯狂转载,而这只是一个网友心血来潮P的图,纯属虚构的回应却得到了很多人的盲目认可和转发;“滴滴司机杀害空姐”一案也引起热议,比起亲人的痛惜、同龄人的惋惜,更让人觉得心惊的是滴滴打车的标签评论功能,这个功能可以让司机对顾客进行评论,不仅存在额外的信息泄露风险,更“方便”了其他不良司机利用评论选择性接受顾客的约车,从而实施暴行。不得不说,话语的自由消费在这个网络时代有着太多的漏洞尚待填补。
彭兰认为,“网络赋予了人们一种‘虚拟角色’。它与真实的社会角色不同,网民的虚拟角色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这种虚拟角色的功能,应以‘自我表达’为主,且兼有‘互动’的功能,而‘规范’的成分相对来说会少一些。”[1]当我们处在一个没有人监督的虚拟环境中,我们很难做到慎独,于是话语权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种消费,这种消费方式不够规范,也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
近年来,恶搞事件层出不迭,陈凯歌的《无极》电影被改变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杜甫很忙”成了我们的调侃借口、“暴走漫画”对烈士董存瑞的恶搞视频等。恶搞虽然带给一些人不知名的乐趣,但我们看到的是受众在娱乐中对恶搞对象的不尊重;虚假新闻大范围传播,广大受众被欺骗的是那颗相信事实真相的心;恶意营销创收百万,受众深陷其中却毫不知情还代为宣传……我们看到太多让人痛心的网络事件,而身处其中的受众无力分辨和自拔。正如民主社会需要公民素养,网络媒介社会更需要受众的媒介素养。
“在网络上,叙事者采用虚拟的网名,真实的主体被隐藏。法律无用武之地,一切依靠道德自律;某些网民的道德缺失就演化为语言暴力,网络成了语言的‘暴力场’。”[2]作为网络受众,我们有权发表自由言论,但法律有度,道德无彰,作为网络受众的我们如何在这个网络时代保持理性、客观而辩证,正确利用媒介探知自己所要获取的信息,这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养,媒介素养。
诚然,作为受众的人们参与网络交流和意见表达的动机十分复杂。人们无法在所有情况下保持特有的理智和客观,也无法一直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知识教育的参差不齐决定了非所有受众都拥有高质量的分辨能力,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受到错误信息与知识的误导。网络赋予受众更多自由表达和民主参与的机会,但是高素质很难一蹴而就。而高素质的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公民,由此可见媒介素养对于受众和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信息冗余繁杂的时代,受众需要更高的媒介素养方能理性客观地看待信息,不被虚拟空间蒙蔽,使媒体环境和网络空间得到净化。
螺旋效应带来的是少数人的发声,多数人选择沉默。与传统的媒介相比,网络传播的特性突出表现为复合性、连通性、开放性、多级性与网状化。这样一个极其复杂的网络传播环境里,每个受众可以选择网络信息的接收方式和接收范围,并能对信息的传播方式进行筛选,从而影响整个网络媒介的传播效果。然而,受众水平高低不齐,接收信息能力也各有差异,这就容易导致生产者的生产内容难以被受众真正理解,而螺旋效应更容易加剧社会不良信息的繁衍程度,导致难以遏制的后果。
如果新世相没有积累那么多客户粉丝,那么今年的新世相课程营销不会那么轰动,也不会引起微信对其平台的反思和改革;如果咪蒙没有强大的后援团和超高的关注量,不可能做到篇篇10万+,头条广告费75万;如果网络平台没有这么多受众用户,那么纸质新闻不可能转战线上,北京大水也不可能因为一个人的微博号召行程一支长达百辆车的机场接送队……受众就是网络传播的核心所在,而受众的多样性决定了网络传播的多样化。
转发、转载、评论这些是一个网络受众常有的动态,然而当我们作为个体融入进这个网络时代,群体凸显、个体的作用弱化,微弱的声音通过集体的力量呈现巨大的影响力。人肉搜索、网络攻击衍生出的网络暴力,有时候在具有公信力的平台也屡见不鲜。江歌案令人唏嘘不已又痛心疾首,面对江歌母亲的诉求,众多网友纷纷表示助力人肉江歌男友和其闺蜜,受众在做一件道德上正义无比的事情,却忽略了网络传播的力量,也忽视了法律的严肃和公正,更让网络环境走向一个罔顾隐私的暴力场所。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看,传统媒体对信息的把控由绝对变得相对,而随着媒介的发展,网络社会的每个人都有参与信息生产、发布和传播的权利和便捷性,工具的革新改变了新闻机构与社会受众之间的关系。虽然专业新闻传播机构的把关功能仍然存在,但是比起过去传媒的垄断性,如今受众反客为主的特性使得传媒环境不具有绝对的主动权,网络多元化和多向性以及受众的多样性让网络传播充满无限可能。虚拟空间带给受众充沛的想象力和多重选择,也让网络传播变得愈加充满不确定性。
网络的诞生改变了一个时代,改变了整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因为网络传播形态的多样性,决定了网络兼具‘公共话语空间’与‘私人话语空间’的性质。作为一个公共话语空间意味着,网络是一个允许个体进行意见表达的公开场所,个体在这样一种空间里的话语表达,有可能被他人听到。但是,这样的空间赋予个人更多的是一种说话的‘权利’,而不是‘权力’。”[3]今天的受众,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可以选择随时随地发表自由言论,可以在一个虚拟空间中进行心灵对话。然而我们不可忽略,话语权的力量如果被滥用,那么消费话语权将带来的是对社会环境的污染以及对广大受众的伤害。网络舆论影响力日益增强的今天,受众需要成为更高水平、拥有更高媒介素质的受众,去迎接网络社会带给我们的挑战和考验,而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努力。
第一,加强社会环境的监督制度。首先是政府监督,政府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网络环境信息发布的监督,对某些违规网站进行严格惩处;还需要加强正确价值观导向教育,促进网络受众文明上网、合理传播、提高受众媒介素养;其次是各大媒体网站的自我监控,严格控制部门网站内部的信息选择、内容加工和信息发布,坚持做好内容,提供优质服务,为受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最后需要提高网民的自我把关,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教育受众,提高受众发表信息和言论时的理智程度,对信息进行审视和加工。
第二,提高受众自身的媒介使用素养。1.提高受众的信息接收能力:能够理智、客观看待网络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合理筛选,合理利用。2.提高受众的网络生产水平:受众作为生产者之一,需要加强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生产能力。3.提高受众负责地发布信息和言论的素养:话语权的自由需要受众对其言论进行负责,承担相关的社会和法律责任。4.负责地进行信息再传播的素养:作为网络受众的一员,信息的网络传播与受众息息相关。5.网络交往素养:虚拟空间的对话需要诚信,创造一个和谐的交往空间。6.社会协作素养:受众与社会息息相关,受众需要提高协作能力,增强与社会的融合。
第三,提升受众的综合媒介素养。“要提高媒介素养,我们必须广泛搜寻新闻来源,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形成背景信息(即主流新闻节目没有提供的内容)。我们要仔细分析新闻视角,搜集背景材料,开发可替代的信息源,并保持怀疑的态度。我们需要更活跃地、更自觉地使用高层次的技能来处理新闻消息。”[4]我们需要强化个人定位、注重目标的有效性、提高媒介接触意识的准确性、检验心理语码、获得广泛而实用的知识、对真实——虚拟混合体的判断、跨渠道比较、反思自身观念、改变行为、承担个人责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