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2018-02-22 00:09:33
学海 2018年5期
关键词:微文化媒介政治

内容提要 在“微媒介”盛行的当代社会空间中,“微文化”以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应运而生,并迅速蔓延至整个社会空间。“微文化”因其丰富的内容、个性的话语表达方式及快捷的传播效应颇受大学生的喜爱,为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和方式。但“微文化”恰似一把双刃剑,它的产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微文化”中浅表性思维方式的盛行消减了大学生政治认知能力,参与主体的情绪化削弱了大学生的政治理性,多元价值思潮的广泛嵌入动摇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鉴于此,为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应着力净化“微空间”,构建大学生的认同环境;增强能力素养,树立大学生的认同自觉;凸显“微文化”宣传认同客体的优越性,树立大学生的认同自信。

政治认同即社会成员在与政治体系的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倾向,并外化为政治行为的过程。政治认同体现了人们对国家存在合法化的认可,同时也是人们与政治生活的纽带。马克思指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就如镶嵌于社会场域中的一粒原子,必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①。在传统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相互抵牾的当代社会中,网络媒体已然成为调节人类社会中各种关系的“润滑剂”,特别是新兴的“微媒介”一经出现,“微文化”便迅速弥漫至整个社会空间。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凭其好奇的天性和超强的接受力显然更享受“微文化”带来的刺激与震撼。但“微文化”恰似一把双刃剑,它为大学生释放个性的自我提供平台的同时,也潜在地削弱着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为此,探讨“微文化”的产生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不利因素,并从多重维度挖掘、整合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资源,将是本文的立意之因。

“微文化”之简要言说

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逐步打破了人们接触性的传统交流方式,时空的超越性渐次从人们具体的交往中抽离出来。于是,快速、高效的“微媒介”颇受现代人的喜爱,文化的快餐性和娱乐性不断彰显,由此,“微文化”应运而生并蔓延至整个社会空间,成为人们交往活动的新型文化形态。所谓“微文化”,是指人们在凭借“微媒介”传播和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形态的总和。就其内涵而言,具有以下几层含义:其一,以电脑和手机为主的“微媒介”是“微文化”发生的物质根基。在功能方面,较之传统的工业机器,“微媒介”是多种功能的集合体,能够同时实现传统工业多种机器功能的复杂运作;在形态方面,“微媒介”本身的物质形态越来越轻盈和小巧,几乎已经和人形成了身体上的依附关系,俨然成为人的一个新器官。其二,“微文化”是人的现实世界的写照。当代社会中,机器的急速膨胀使得人似乎被挤压至一个非常狭仄的场域里,人们几乎成为依附于机器的伴生品。特别是手机、Pad等微型媒介机器的产生,在“微文化”的空间中,人们似乎已经忘记它们本身的物质属性,已然将它们当作生活的伴侣,代替自我去记忆、思考、筹划,从而满足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一切需求。其三,交往是“微文化”产生的动力。“微文化”将世间万物收为囊中之物,并将他们缩小为各个微小的信息,镶嵌于自己的网络结构中。对媒介物质本身而言,信息可以被所有人生产,也可以被所有人消费。对人而言,人们可以将有关自我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信息化。人们的交往根据网络的符码和语言现实地发生着,在同一场域中人们越趋相同,分享共同的生活习惯、接受同一种文化,甚至形塑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微文化”是“微时代”所独有的文化形态。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微文化”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内容的细小、碎片化。“微文化”不太关注脱离生活的理论,侧重倡导从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去印射人性和社会。其次,话语表达的个性化。在“微文化”的视域中,以稳定性、完整性、均衡感、秩序感为特征的集体主义话语逐渐被多元性、灵活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感的个性化语言所替代,是一种以个体为终端的新型文化逻辑与文化生态。最后,信息传播的快捷化。在“微时代”中,“微媒介”的移动性使得个体可以随时踏入“微文化”的体系中,随时可以加入信息世界的互动。

现代社会中,“微文化”彰显着浓烈的价值意蕴。在“微文化”这个开放的文化体系中,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我的愿景。于是,曾经高不可攀的政治生活日趋平民化,参政议政不再是精英群体的特殊待遇。然而,在现实的社会空间中,因为个体价值诉求满足的落空,纷繁多样的“微媒介”很有可能成为人们宣泄自我的一个最佳“容器”,舆论的强悍繁衍能力蕴含着爆炸性的负能量,“微文化”很有可能变成“危文化”。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困境

在“微媒介”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空间中,“微文化”因其自身的特点更契合大学生的个性需要,大学生显然成为筑就“微文化”的主要群体。“微文化”的迅速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深刻,它为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提供便捷的平台和方式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带来了挑战。就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挑战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微文化”中浅表性思维方式的盛行消减了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网络的产生催生了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对世界认知方式的变革。人们只要通过网络搜索关键词便会获得海量的信息。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信息构成的世界其实是一个被叙述或者转述的世界,信息易得带来的是体验的缺失。在信息消费的过程中,以身体在场为先决条件的体验感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重要,面对各种符码混淆的信息,人们只会截取其中吸人眼球或者与自己的价值认知相符合的一部分,最后在他们的头脑中勾勒出一个与现实有很大差异的世界。“微文化”中的信息通常是感性和表面化的,只强调论点而缺乏论证,所以对待“微文化”主体只有具备较强的认知能力才能对这些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吸收。但现实世界中,人们往往缺乏深入思考,仅从感觉出发片段式地截取某一事件,在缺乏全面了解和理性甄别的情况下便妄自评析,不断将带有个人价值倾向的评论注入虚拟情境之中。受此影响,青年大学生难以沉下心来处理这些如同浮光掠影的信息,容易被这些断章取义的话语和浅表化的图片所误导而造成自身政治认知能力的减退。此外,“微文化”的盛行也衍生出了娱乐狂欢的热潮,很多人试图通过戏弄传统、调侃经典来获取快感,如“和庄子聊聊艳照门,跟李白一起研究黑社会”等言论的产生。追寻大学生的生活轨迹,他们对明星趣事和娱乐新闻更感兴趣,崇尚在娱乐中寻求感官的刺激,崇尚颓废文化、亲近低俗事物。投射于政治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就会采用感性思维的方式,采用一些极端的语言对政治体制、政党、主流意识形态等做出主观的解读和评价。

“微文化”中参与主体的情绪化削弱了大学生的政治理性。在“微文化”中,个人发表的舆论是重要组成部分。舆论一经形成便具备自由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尤其是产生于“微文化”中的负面舆论,会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蝴蝶效应”,对社会产生负面效应,易助推社会矛盾的产生。例如,在当代中国社会,财富分化已是无可否认的事实。财富分化带来政治利益和社会地位的调整,使得社会问题的一致性表达面临困境。城乡贫困居民构成了弱势群体,他们逐渐失去了与精英群体平等博弈的能力。他们的利益表达渠道被挤压在一个狭小的场域里,愤恨和不满等社会怨恨心态便很容易产生。另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成为人们新的需要,这就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无可否认的是,党内仍存在部分党员贪图享乐之风,存在一些单位在选人、用人方面的任人唯亲之习,社会矛盾时有发生,冲击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预期。普通民众由于受现实生活中反馈渠道不畅所限,往往会借助便捷、自由的“微媒介”对社会的问题发表评论。他们一边在虚拟的场域中尽情品尝刺激的数字游戏,另一边又对各种社会问题任意地批判,宣泄着内心的不满,以致“微文化”中到处充斥着颇具感染力的批判性语调。这些批判性的舆论犹如刚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释放着强烈的负能量信号。大学生因自身阅历所限,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成熟,还不具备准确甄别传播内容的能力,所以极易受外部评价的影响。当某个现实事件、个人评论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微媒介”成为网络话题时,他们通常会第一时间做出回应;他们受传播者情绪化的影响,往往不假思索地点击、跟帖或转帖。其中的极少数人甚至会对国家政治、文化、经济等制度做出恶意的攻击和肆意的诽谤,政治理性渐被消解。

“微文化”中多元价值思潮的广泛嵌入动摇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全球化的发展打破了国家之间地域性的限制,接踵而来的资本扩张与文化激荡助推了国家之间的频繁交往,整个世界形成了一个网络体系”②。在全球性的交往中,异质文化大量进入,同我国原有的传统价值观念相互渗透与碰撞。在这个相互碰撞和挤压的空间中,“西方意识形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织,既是对‘统一的整体’的确认,又是对包容和并存的秩序体制是否可行的现实考量”③。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正面临着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④。西方国家的某些势力纷纷向我国传输“普世价值”“自由主义”等观念,妄图在意识形体上瓦解我国的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之争已成为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⑤,国民的政治信仰在混沌与冲突中面临挑战。在当代中国社会空间中,“微媒介”的广泛发展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西方意识形态的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微文化”领域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感性而稍显稚嫩的大学生虽然在思想、观念、行为等方面趋于理性,但是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发展成熟,在缺乏足够的人生经历和个体认知能力的情况下,容易受到迷惑。西方多元价值思潮不时地对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治制度进行歪曲和诋毁,致使部分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怀疑,并在随波逐流中失去立场。多元价值思潮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微文化”的空间中相互碰撞与交锋,极易动摇大学生的政治信仰。

“微文化”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多维进路

应当承认,“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遭到消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可归因于“微文化”环境中因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对认同对象的宣传不到位等外部因素,又可归因于大学生自身能力素养欠缺等内部原因。面对微文化中意识形态的复杂形势,可以从主体、客体、媒体三个层面进行回应。

净化“微文化”空间,构建大学生的认同环境。从现实空间到虚拟空间的转移,“微文化”创造性地利用“微媒介”进行渗透推广,形成了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形态。众所周知,“微文化”具有包容性,多样的社会思潮与多元的价值观念可共生于“微文化”的同一场域中。由此,净化“微文化”的空间环境,已然成为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必然之举。首先,要建立“微文化”生态秩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领先水平。但无可否认的是,意识形态的“西强东弱”的态势仍将长期存在,西方国家正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对我国的意识形态进行渗透,这既丰富了我国的文化类型,同时也对我国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挑战。其中,“微文化”便是它们侵入的主要阵地。所以,在大众群体、特别是大学生参与较多的“微文化”空间中,要加强监控的力度,建立全民参与的大数据分析支撑系统,形成整体布局的监控网;建立多层次、宽渠道的预警机制,对微信、微博等“微媒介”中的传播内容进行筛选和评测,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做出研判,进而封锁、遏制腐蚀性价值观的传播空间。其次,要培育大学生领袖,营造健康向上的“微文化”舆论场。大学生领袖的培育对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工作具有推动的作用。大学生领袖本身就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意见和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凭借自身的领袖影响力引导大学生价值立场的形成。引导大学生领袖敢于发声,鼓励他们用大学生群体容易接纳的话语方式、思维模式解读热点事件或话题,如开展“年度最佳人物故事”等活动,讲好大学生自己的故事,汇聚舆论、传递正能量。同时,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引导大学生领袖主动设置议题,并设立“新闻发言人”对议题做出理性的判断与解读,以带动大学生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意见表达方式,营造积极向上、健康的“微文化”生态。

增强能力素养,树立大学生的认同自觉。在“微文化”的语境中,当面临多元价值和主流意识形态难以协调时,大学生往往容易被外来价值观所影响,从而表现出对信息传播、评价的盲目性,产生信仰的迷茫和价值观的扭曲。因此,教育主体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大学生的能力素养,帮助他们树立认同自觉。其一,增强大学生的理论素养。自人类社会步入文明时代以来,各色理论便层出不穷,不同理论竞长争高,真理和谬误交错并存。“而真理只有一个”,“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⑥。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⑦。因此,在对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凸显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一方面,要“信中有疑”。引导大学生在怀疑和批判西方思潮的过程中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将怀疑的精神沿用到日常事件的处理中。另一方面,要“疑中有信”,引导大学生善于在质疑的过程中发现真理的因素,在批判的过程中坚定信仰。其二,增强媒介素养。就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的培育而言,教育主体应做如下考量:一方面,加强责任意识教育,着力引导大学生形成不信谣、不传谣并与破坏民族团结、分裂国家的行径做斗争的自律意识和行为;另一方面,提升大学生的价值品味和价值追求,积极引导大学生摒弃浅表性思维和娱乐无限的心态,鼓励他们参加阅读、公益活动等,形成高尚的价值品味和追求,以防止被“微文化”中多元价值和低俗文化所侵蚀。最后,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法律规范的宣传力度,让大学生深刻意识到在行使公民言论自由权的同时也要承担维护理性、健康舆论的责任,从而树立认同自觉。

凸显“微文化”宣传认同客体的优越性,树立大学生的认同自信。政治认同客体是政治体系,从政治认同的实体层面来看,政治认同是对政党、政体的认同;从政治价值认同的层面来看,政治认同是对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等的认同;从政治规范认同的层面来看,政治认同是对政治制度、方针政策与国家法律的认同。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就要从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微文化”着手,着力对认同客体的优越性进行宣传。首先,利用“微文化”再塑党的美好形象。良好的政党形象不仅是团结党员形成凝聚力的重要筹码,同时也是增强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的重要保障。在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微文化”传播的新颖方式对党的功绩进行宣传和阐释。如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用简短意赅、生动活泼、新颖个性的话语体系对党的发展历程、作用地位、丰功伟绩等进行阐释。其次,利用“微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树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就要切实利用好“微文化”的宣传功能,以微博、微信公众号为依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阐释。如打造校园微讲堂、微课程等精品项目,借鉴吸收反映大学生心理、情感、诉求和愿望的网络流行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亲民性。再次,利用“微文化”宣传政治方针与制度。对国家制度和方针的认识和理解是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前提条件。利用“微文化”宣传政治制度与方针时,要摒弃空泛的、理论说教的方式,注重灵活应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话语符号,通过情景教育等教学形式将制度政策投射于社会生活中,鼓励大学生参与校园微直播、微调查、微发布等实践活动,激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总之,在当今的社会空间中,“微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不仅打破了人们传统交往的壁垒,也潜在地改变和重塑国民的认同意识。对于承载着民族发展希望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对他们的政治认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政治认同并不会先验地存在于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中,更不会自动成为他们实践的价值标尺。因此,在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塑造过程中,必须使认同主客体形成合力,在推进的过程中智慧地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唯其如此,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并内化为一种行为的自觉。

①林尚立:《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

②乌·贝克、尤尔根·哈贝马斯:《全球化与政治》,王学东、柴方国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29页。

③詹小美:《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

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45页。

⑤王永贵、史献芝:《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向度——学习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新理念新思想的重要论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第12期。

⑥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3页。

⑦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

猜你喜欢
微文化媒介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传媒评论(2019年7期)2019-10-10 03:38:32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书,最优雅的媒介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18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论网络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中国市场(2016年32期)2016-12-06 12:32:32
微文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与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00:01:51